張修東:不容錯過的路過


張修東:不容錯過的路過

不容錯過的路過

說到底,人生就是一趟時走時停、時順時逆、時休時行的旅行。其間,對於景物對於人緣,對於事件對於幻像,都是必然的路過,偶然的遇見,多為淡然的相遇,清然的對撞,浩然的面對,井然的迴歸。無論是路過走過,相向而行打個招呼,還是有人牽線欣然接受,命中註定坦然結緣,似乎都有一種感受,就是路過的有珍惜的必要,錯過的有敬畏的成分。

路過,經意或不經意間,都得繼續前行,都要有意搭無意搭接上話茬,拋上媚眼,握上雙手,或者是更進一步地推杯換盞,加深交往。路過,是經過的表現形式,是走過的實在內容,不管你和我面相熟不熟,投不投脾性,合不合心意,那是必須的。路過,其記憶是淺顯的,留存是模糊的,影像資料也是時斷時續時需時新的,既不存在死拉硬扯,無話搭話,也不存在委曲求全,你情我不願,或者是充滿懇求的目光,流露獻媚的眼神,做一些讓人看不起、使人看不慣的事情。人的一生中,路過很平常,轉眼即逝,駟馬難追,盎然包括風景和人景。不像賈寶玉首見林黛玉便說,好像在哪見過;不像桃園三結義,好似有天然的組合機會;更不會是一個人的轉世,與前世陰陽相隔的人又在塵世相見,覺得哪裡也曾故舊,哪裡也有故己,甚至某句話都來自前生的思維,因為轉世帶到了今世。即使是路過,就會是那種狀況: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曾經邂逅的人,於千萬年之中在時間的無涯荒野上撿拾熟悉的過往,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愛在平靜與塵封中相遇,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淡淡的問一句:奧,原來你也在這裡!既然與此,路過,就更值得珍惜了。

一位從醫的老大哥,多少年來經常說:晚上躺下是一世,早上醒來是再生。他的理論是,晚上躺在床上,啥也別想,恍如隔世走了,等到早上醒來,還能穿得上鞋子,這說明新的一天重新開始。已經走過的就是經歷,就是昨日,那如果錯過了這一覺,會悔恨終生的。老大哥的解釋恰如其分,深得同事讚賞。相對於路過,錯過,好似有點可憐兮兮,有點不那麼自然得體。路過,不是必經,終究“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錯過,不是錯行,再說錯行了也不一定趕不上好事;過錯,也不一定是過失,實際上從中吸取了教訓、不讓同類錯誤再犯,就已經不算過錯。仔細想來,正因為你的錯過,才給他人創造了機會,營造了別人的安樂窩,梳理了別人的思想,鋪平了他人前行的路過。如果沒有你的錯過,事情發展不會這樣子圓滿的。正因為他的錯過,你才會有今生的遇著,才趕上了碎步緊逼大步攀升的機遇,也才成就了你現在的工作、生活樣子。因此,還得感謝錯過。要記住,沒有永遠的錯過,這,實際上是不定時的路過,冥冥之中的相思來過,只不過未成為現實、達到預想的效果罷了。要記住,真正屬於你的,永遠沒有錯過。你的脾性你的為人你的學識你的成就你的膽識,恰恰在這時,正好在此刻,充溢空間,及時體現在你的身上,合模合體地裹挾著你圍繞著你保佑著你,這便是與你的人性相匹配,與你的魂魄相合謀的東西,這些,本該就屬於你。

經常聽人說,對過、對岸和彼岸,那可是路過、走過和錯過的凝結體。觀彼岸花開,嗅對岸花香,進而有了身處幸福不知福,這山看著那山高,媳婦都是人家的好,孩子都是自己的精的理念,那才是不該有的錯誤,那樣的錯過才是對人生歷練的一種遺憾。

昨天是來過,有點像恍然而過的前世;今天是路過,有點像偶遇的在世;明日是否是錯過,有點像不著調的學唱歌曲、沒把握的夢想臆斷。昨日已經過,後悔無動於衷,懊悔更不值得。當前是路過,珍惜當下,千載難逢,視路過為閱歷,才會豐富歷練。唯獨錯過,顯得有些倉促滿含委屈,那只有敬畏它尊崇它,畏過之而不及,懼錯過而耽擱,只有把它當回事了。

所有的錯過,都是人生的過往。正視錯過,就少些悔過,多些理解;就會少些抱怨,多些溝通;就會少些牢騷,多些樂觀;就會多些接受,少些嘟囔……經受了錯過洗禮的人,我覺得,會更加重視和麵對即將到來的錯過。

路過,實實在在,極有可能,那個和你熟悉的人在和你說了聲“再見”之後,卻是真的再也見不到一面了;錯過,不是穿越不是重生不是再鑄,極有可能是那個和你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頃刻間撒手人寰之後,你還得過活,即使有懷念即便有悲傷,那些自然的規律終究不是人類所能抗拒得了的。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珍惜路過,敬畏錯過,應該滿懷豪情,激情踴躍,應該大度從容,坦然對過,進一步增強和不斷改變不斷改觀不斷適應環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