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寶媽們心中的委屈:真的不是我太“矯情”!

【寫在前面的話:之前回答了關於產前抑鬱的問題,這次想聊聊關於產後抑鬱的事兒。另外,關於有朋友問的關於個人的應對策略,我覺得差異的個體除了方法,還需輔以專業的診療標準下的及時數據參考,如此才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


年初,突然接到了大學舍友小恩的電話,才得知失聯許久的確切原因:她患了產後抑鬱症。在那段時間,一向以理性、堅強著稱的小恩突然變得感性、脆弱,情緒多次崩潰,甚至影響到了夫妻和家庭關係。幸運的是,她能較快地發現並面對問題,及時地尋求專業的幫助和積極的自我調適,最終走出了陰影。


小恩說,經歷了那段"磨難",她特別想替那些委屈的寶媽們發聲:產後抑鬱,真的不是寶媽們太"矯情"!

產後抑鬱症又稱產後抑鬱障礙,發生於女性產後,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資料研究顯示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對其有明顯的影響。由於孕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產後環境、哺乳、休息等因素的影響,產婦的情緒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部分通過休整和調適,會得到恢復並投入日常生活。

而小恩卻進入了另一種狀態:長時間感到心情壓抑,早上尤其明顯,有時會無緣無故地哭;感覺生活中沒有任何開心的事,對寶寶和老公沒有耐心,對以前熱衷的活動也失去了興趣;常常感到疲憊,覺得做什麼事情都很難,甚至難以照顧寶寶,即使經過休息或睡眠也無法恢復。


有些人還會感到焦慮、心煩、脾氣暴躁,難以集中注意力照顧孩子;感覺什麼事都做不好,常感覺自己增加了家庭負擔,又沒有照顧好孩子而內疚,常負面地認為所有問題都是自己的錯,甚至認為自己有罪;嚴重者甚至有自殺或傷害孩子的觀念或行為。


此外,還伴有睡眠障礙及其他身體症狀等。

慶幸的是,小恩在未出現更嚴重的情況之前,就前往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的精神心理科也可)及時治療。


那麼,除了專業的幫助,患者自己和家人又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至關重要。

  • 家人應積極參與患者的治療,瞭解疾病的相關知識,鼓勵和督促患者堅持治療;
  • 關注患者的心情和需求,耐心用心的傾聽,親切積極的回應,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緒渲洩通道;
  • 多幫忙照顧寶寶,保證患者良好的睡眠質量和時間,有助於改善產後抑鬱情緒;


其次,患者應積極調適,以良好的身心狀態,安全度過產後抑鬱的發生期。

  • 患者要儘可能多休息,儘量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 適當的運動也可以緩解抑鬱情緒,如團體運動,或者患者自己感興趣的項目;


最後,基於健康管理的理念,我們更應注重預防。

  • 在孕期(甚至是備孕期)多學習關於懷孕和分娩的常識,做好充分的身心調整和準備,減輕產前的緊張和恐懼感。
  • 準孕婦及家人應學習育嬰技能,避免面對新生兒時不知所措。

此外,產婦和家屬還可以通過講座、網絡等普及產後抑鬱的相關知識。


在公共衛生問題全民關注的今天,我們對產後抑鬱障礙的關注角度也應更加全面。因為它不僅關係著產婦的健康,也關係著孩子和家庭的幸福。




對於產後抑鬱,您有什麼看法?

產後抑鬱,您是如何應對或緩解的呢?

一起來討論吧!您的意見或許能給他人提供寶貴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