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喜歡「貼標籤」?

最近在讀 Robert Wright 的書 "Why Buddhism is True",這本書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人腦的各種機制,以及佛學中的靜坐修行(也就是在西方流行的「冥想」)為什麼能幫助人變得更幸福。

這段很忙,斷斷續續讀了兩週的時間。讀完後仍不過癮,正在讀第二遍,今晚剛好讀到第 12 章。

這章告訴我們:人類的心智被設計成,在評價人的時候,會忽略或淡化情境因素,而傾向於歸結為人的本質。或者用簡單的話說,就是「貼標籤」。貼完後,我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驗證、解釋、強化這個標籤

我認為了解到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覺知到日常生活中「貼標籤」的行為,更好的認清世界的真相,從而做出更好的應對。對我們的投資和生活都會有所幫助。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先來講一下書中的兩個心理學實驗,再來看看人腦為什麼會被這樣設計,最後討論一下這樣的設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優勢和劣勢。

兩個心理學實驗

在第一個實驗中,兩組學生分別被告知要在指定的時間到指定地點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而在途中,他們都會碰到一個倒在地上需要幫助的人。

第一組學生被告知他們已經遲到了,而第二組學生則被告知時間還非常充裕。在兩個對照組中,「時間不足」組的學生中有

10% 的學生停下來幫助人,而「時間寬裕」組中這個比例高達 63%

實驗的另一方是觀察者。結果表明,大部分觀察者會用這些學生在這個實驗中「是否幫助那些人」來判斷他們是否是「善良」的人

問題的關鍵是,他們並不清楚有些學生是「時間很緊急」,而有些學生是「時間很寬裕」

這是第一個結論:人類的心智被設計成,在評價人的時候,會忽略或淡化「情境因素」,而傾向於歸結為人的「本質」(「性情」)

第二個實驗是美國兩個頂尖大學 —— 普林斯頓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的一場美式橄欖球賽。

這場比賽進行的非常激烈、甚至粗魯,普林斯頓的一名球員被打斷了鼻子,而達特茅斯學院的一名球員中途斷腿下場。

賽後,心理學家將這場比賽的錄像拿給兩個學校的學生來觀看,發現了雙方觀點的顯著差異。例如,在觀察「達特茅斯學院的犯規次數」這個指標時,普林斯頓的學生平均看到了

9.8 次,達特茅斯學生則是 4.3 次。

這帶來了第二個結論:這些被貼上的標籤,可以扭曲我們的感知

很多合理的衝撞,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支持者眼中,是無法容忍的犯規;而很多明顯的犯規,在達特茅斯學院學生的眼中,是情有可原的正常動作。

為什麼這樣設計?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兩個結論。

第一,在評價一個人(或者一個事物)的時候,我們會忽略或者淡化「情境因素」(比如那些沒有幫助別人的學生是不是在趕時間),而傾向於把看到的事情歸結為一個人的「本質」

第二,一旦在我們給人歸結了「本質」,或者說將人「定性」後。如果我們定性為「壞人」的人做了好事兒,我們會歸結為情境因素。比如,他幫助路人肯定是因為旁邊有個女士,他想讓自己看起來很紳士;如果我們定性為「好人」的人或者我們的朋友做了壞事,我們更會歸因為情境因素,他對別人大喊大叫不是因為他本性粗魯,一定是他最近壓力太大了。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快速「評價」一個人並不斷的自圓其說的

這顯然並不合理,我自認為不是一個「粗魯」的人,但如果我某天情緒不佳開車的時候被激怒,搖下車窗大聲質問插隊的司機。那些偶然看到這一幕的人,就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 「你看,那個叫孟巖的人很粗魯」。這也就是我們從小被教導的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人腦為什麼要被設計成這樣呢?Robert Wright 在書中解釋,根據演化心理學的研究,人腦是根據「物競天擇」來設計的,人腦被設計的初衷並不是「評價準確」,而是這些「評價」可以引發對評價者更好的行動,從而實現「天擇」的終極目標:生存 & 傳播基因

確實,「善良」和「美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境的影響,而不是出於性情上。但對於設計人腦的「天擇」來說,這不如「本質論」(相信每個人具有普遍良好或者惡劣的性情)來的更加快速和方便。

人腦在被設計的時期,人生活在小型的、狩獵採集型的社會中。相信一個人是「好」的,快速的進入「友誼互惠的關係」,可以增加自己的盟友;而快速相信一個人是「壞」的,破壞他在我們身上的重要性,他們傷害到我們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

當看到別人做某些事情的時候,選擇忽略「情境變量」,把自己看到的行為「武斷的」歸結於對方的「性情」。這樣的方式對於原始人的自我保護是很有利,可以在原始環境中增加自己生存的概率

不要愛上你的股票

行為金融學中有一項研究結果是「投資者特別容易愛上自己的股票」。投資大師也經常告誡我們:「不要愛上你的股票」。如果你判斷的基本面情況錯了,或者價格遠遠超過了基本面支撐的情況,你應該把他賣掉,而不是因為感情因素無法作出客觀的決定。

這並不容易。我們可能會因為某些偶然的因素,給某隻股票「貼上標籤」,愛上了它。在持續研究和跟進的過程中,我們在這隻股票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我們自動忽略那些「不利」的證據,而不斷選擇那些「有利」的事實,來強化對「標籤」的認識。如果有人說這個股票的「壞話」,他一定是「別有用心」

前一段我寫了一篇文章《這股有業績,不能買》,後臺有幾則留言就在質疑我認為科技股估值高是出於嫉妒的動機,「一定是你沒有買到這些股票所以嫉妒了」。

但市場並不會理會你的感情,而會懲罰你的錯誤。覺知、並且我們持有的股票(包括基金)保持距離,有助於幫助我們做出客觀的決定

生活中的啟發

生活中也是如此。

根據一些觀察到的現象武斷的給一個人「貼標籤」,然後用各種各樣的事情去「解釋、驗證」這個標籤。如果碰到可以驗證的,就會說:「你看,他就是這樣的人」;如果碰到與「標籤不符」的,則會歸結於「情境因素」,認為這是環境影響的,不符合這個人的本性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被「設計」出來的的理解世界和其它人的方式。這種「自動駕駛」的方式在原始人的生存環境下很大程度上幫助人類增加了自己的生存概率。但是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生存環境、方式以及信息的巨大變化,變得不再合時宜。

這並不能讓我們更準確、更真實的認識其他人、以及這個世界,也就無法幫助我們作出更好的判斷和應對。

我們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

以謹慎和開放的方式體驗我們的感受,不忙著追隨我們的感受「貼標籤」,也不急於根據我們的感受去解釋和驗證。在「刺激和回應之間留一段距離」,這也許可以更準確的幫助我們認識真相,也會讓我們更加平靜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