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野人追蹤記 3

神農架野人秘史

神州文化,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對“野人”的記載和傳聞也都不一樣。 有關“野人”的傳說,也有著上一千多年的歷史。我國古代的書籍中曾有過許多關於“野人”的記載和描述,僅“野人”的外號和別名就有幾十種之多,如“山魈”、“毛人”、“羆”、“擂”、“狒狒”等。

如《山海經》:“梟陽,其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

著人詩人屈原也曾以酷似“野人”的動物為素材,寫了《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藶兮帶女籮, 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的老家就在現在湖北神農架南的秭歸縣,屈原筆下的“山鬼”也許就是神農架的“野人”。

清代同治年間的湖北勳陽府地方誌中的《房志稿》篇:“房山高險幽遠,石洞如房,多毛人,修丈餘,遍體生毛,時出山齧人雞犬,拒者必遭攫搏,以炮槍擊之,鉛子落地,不能傷。”而房山,也就是今天的房縣,位於神農架的北部山區。

1976年,房縣出土了漢墓群,銅鑄九子燈殘片就包含在出土文物中,九子燈上所繪圖案是一隻坐在樹上的動物,看起來既像猿又像人。聯繫古書中的記載,燈上的動物有沒有可能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神農架野人呢?

神農架野人的傳說由來已久。在當地流傳著一種叫“毛人”的紅頭髮野人,據說它會緊緊抓住人的雙臂,並高興得笑昏過去,待它醒來就要吃人。所以鄉民們入山時都要隨身攜帶一副中空的竹筒,萬一碰上“野人”,就雙臂套上竹筒,野人抓住的是人手腕上的竹筒。待它嘴唇上翻遮住眼睛大笑時,鄉民可迅速將雙臂脫出,或逃走,或拿刀將它刺殺。

據解放前的報刊記載,從1925年到1942年的17年裡,房縣曾多發生活捉和打死“野人”的事件。有的“野人”被活捉之後還被捆綁著在大街上示眾。那個時候,神農架尚未開發,還是莽莽原始森林,人跡罕至,房縣就在神農架邊緣,野人的活動範圍與人類交互相連,可見那時野人部落的種群有一定的數量。

根據古生物學家研究證明,在2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初期,巨猿和熊貓曾共同生存於世。20世紀初,人類始知熊貓度過了幾百萬年的漫長歲月,成為今天的“活化石”。那麼巨猿的後裔會不會也在神農架這個特殊的生態環境中幸運地生存至當代呢? 我認為這完全有可能。

由此看來,神農架有野人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也非無稽之談。更不像是有些人質疑的那樣,是神農架林區為了發展旅遊而專門杜撰炒作的。

世間一切,皆有淵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