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力統一六國的強秦,為何會在二世便湮滅於歷史之中呢

導語:統一六國,力主春秋的秦朝實際上在歷史上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久。而其實讓人意外的是秦國在統一天下,秦始皇嬴政稱帝王為皇帝之後,秦王朝不過二世就亡了。可以說在歷史上秦王朝算得上是一個短命的朝代了。而在這個過程中,秦始皇嬴政的孩子胡亥是如何讓秦王朝敗落在自己手中的呢?而大秦帝國又是如何在強盛多年之後,好不容易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之後,卻又迅速的步入毀滅呢?

戰國巨獸--大秦帝國征戰多年的疲軟

在春秋中後期,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便一直在歷代秦王的統治下,圖強奮進。在東周時期的各諸侯國之中,秦國也一直是霸主一樣的存在,但這也並不代表著其他諸侯國的完全勢力微弱。在在周王室失去對天下諸侯的控制力之時。有野心的諸侯王一直是層出不窮,為之後春秋戰國的紛亂拉開了序幕。奠定了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各自為政的多國分裂局勢。而到了春秋後期的戰國,人常言道--戰國七雄,除秦國之外的六國也雄起於戰國之中,各自之間互相爭鬥侵吞。此時的秦國便是其中之一,秦國要想統一天下,勢必要完全侵吞這其他六國,這其中的阻力和艱難歷程,哪怕是在強大的秦國面前都是不容小覷的。

有實力統一六國的強秦,為何會在二世便湮滅於歷史之中呢

秦始皇嬴政畫像

在後世很多人都認為能兼併六國,統一天下,是秦始皇嬴政一人的千古功勞。當然我們不能漠視身為秦國的君王,秦始皇嬴政是有著絕對的領導權和卓越的功勳所在的。但是我們更要看到的是,這不僅僅是秦始皇嬴政一人之功。能順利的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其實從根本上靠的是一個國家的底蘊所在。

有實力統一六國的強秦,為何會在二世便湮滅於歷史之中呢

秦始皇與長城圖

在秦國兼併六國的過程中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哪怕秦國軍事力量雄厚,隨著不斷的侵佔他國之後,也獲得了更多的物資和資源,變得更為強大。但是刀劍車馬可以搶奪,不斷的製造,但是秦國的戰士卻不能迅速的被製造出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常年征戰給國家,給士兵,給百姓們帶來的疲軟和懈怠是無法避免的。而在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之後,這些問題隨著封王拜相也並沒有得到解決,相反隨著秦始皇嬴政要逐漸統治六國的時候,不斷累積的問題也爆發了出來。帶來的則是秦國士兵的驕橫霸道,和士氣的潰散,軍隊的懈戰等重大問題。

秦始皇嬴政忽略民心所向

由於秦國一直受人忌憚,秦始皇嬴政在先後兼併其他國家之後,秦國的勝局已經定下。在戰國後期,七雄之中也就只有趙國還有一定的軍事實力能與秦國進行抗衡。早在準備統一天下的時候,秦始皇嬴政剷除呂不韋之後,親政期間他就在秦國花了長達九年的時間備戰,想要的就是一舉吞併六國,統一天下。

有實力統一六國的強秦,為何會在二世便湮滅於歷史之中呢

秦軍圖

在吞併的過程中,面對有一戰之力的趙國,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坑殺了四十萬趙軍,成就了白起將軍的殺神之名,更是為暴秦展開了一個恐怖的開端。這樣恐怖的坑殺,讓其他國家驚恐的同時,也讓六國失去了和秦軍一戰的信心。雖然表面上看上去秦國對趙國的坑殺帶來的威懾,加速了秦國吞併天下的進程。但是實際上這樣是不利於秦國日後對其他六國子民的統治的。最為直接的,趙國百姓肯定是最為痛恨秦國的。之後無法歸順,只能藉著鎮壓去統治趙地。

事實證明,坑殺趙軍只是暴秦統治的一個開始,後來秦國滅掉燕國之後,接連就滅掉了其他四國,建立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王朝,統一中原,秦國結束了春秋戰國。

有實力統一六國的強秦,為何會在二世便湮滅於歷史之中呢

秦軍出征圖

面對一統天下的巨大成就,秦始皇嬴政更是不可一世了起來,為了鎮壓六國的遺民,秦始皇嬴政在法家李斯的輔助之下采取了法家學說之中極為嚴苛的嚴刑峻法,殘暴的統治者爭個天下。百姓之中怨聲載道,而隨著秦始皇嬴政對百姓的橫徵暴斂,天下的百姓無一不是哀鴻遍野。

而在歷史上秦始皇嬴政非但沒有注意和緩和百姓的憤怒,去撫慰天下中大多數失去自己原來國家的子民。反而驕傲自大,甚至變本加厲的做出了許多讓人乃至後世責難的事情來。如傳說中被項羽燒了三個月都沒有燒盡的阿房宮,就是耗費了很多人力和奴役百姓為他建造出來的。而之後的焚書坑儒和追求長生不老的事蹟則更是向全天下乃至後世眾人,彰顯了秦始皇嬴政作為一個天下之主的殘暴之處。由此可以看出,其實早在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之後就已經失去了民心所向,寡道失助。

反秦勢力的覺醒和湧現崛起

在秦始皇嬴政當政的後期,秦國的統治就是依靠著強大的武力統治著臣民和百姓。而在秦始皇嬴政各種各樣的暴政之下。各地隨著秦始皇嬴政的逝世,反秦勢力就開始逐漸湧現出來了。起初勢頭並不大,但是在秦始皇嬴政逝世之前,楚地就已經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歌謠了。受盡了壓迫的百姓們都藉著這首歌謠詛咒著秦王朝的敗落,希望秦王朝早日滅亡。之後聽聞這樣消息的秦始皇嬴政雖然很快就鎮壓了當地的百姓,但是越是鎮壓,越是有反抗。

在秦二世胡亥當政之後,中原歷史上便出現了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直在帝王統治的時代流傳著,而陳勝吳廣在當時便是以反秦勢力,想要通過抵抗,拜託暴秦的壓制。所以在大澤鄉舉行了起義。天下百姓紛紛響應,聲勢浩大。在與秦軍的對戰中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勝利,各地的百姓也紛紛受到了鼓舞加入了反秦的鬥爭之中。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

有實力統一六國的強秦,為何會在二世便湮滅於歷史之中呢

大澤鄉起義圖

後來陳勝自立為王,國號就叫做"張楚",雖然最後因為陳勝吳廣等人自身的侷限性,起義的將領之中,因為內部爭權奪勢而自相殘殺,最終導致了起義的失敗,但是有一便有二。之後在各地之中,反秦勢力像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像後來的西楚霸王項羽,和漢高祖劉邦,都是在這之後湧現了出來。

秦二世的無能和失控

秦王朝二世而亡,雖然有著很多的外部原因,但是歸根到底都是內部的崩壞和潰散。而亡朝之君胡亥就是當時最為直接導致秦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有實力統一六國的強秦,為何會在二世便湮滅於歷史之中呢

胡亥與趙高圖

從胡亥登基之時起,就註定了秦王朝的不安穩。因胡亥他自己本身的血統問題。他在秦國其實並不是正統的繼承人。相傳他的母親並不是中原地區的人,作為一個夷族之後,主持朝政的秦國臣子肯定是不會鼎力支持的。當時若不是趙高亂政,公子扶蘇才應該是秦始皇嬴政死後的繼承人。然而秦國卻由胡亥繼承的帝位,不得朝中的支持是不可避免的情況。但是這個情況卻不是胡亥和趙高可以容忍的,因此在朝中反對他們的人都在暗中被他們處理掉了。這些臣子之中不乏能穩定秦國局勢的有才之人。

而不止如此,胡亥當政的時期,他沿襲了自己父親秦始皇嬴政的暴政。甚至還變本加厲的在施政之中為了鎮壓百姓,採取了連坐的手段。既得不到內部的支持,又得不到民心。隨著反秦勢力的崛起,秦二世胡亥被打敗其實只是時間的問題。

結束語:原本強大到可以兼併六國的秦國,最終在劉邦和項羽的合力之下陷落。秦王朝終究湮滅在了歷史之中。事實證明壓死駱駝的不是一根稻草,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累積起來的壓迫。而秦王朝的暴劣,終歸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秦始皇嬴政死後,胡亥作為一國之主,他忽視掉的所有問題,包括他自身就是壓死強大的秦國的最後一根稻草。被壓死的駱駝就像是被後世王朝取代的秦王朝,它只能徒留遺憾的消失在歷史之中,給後世留下千古傳唱的啟迪和教訓。

參考文獻:

《中華上下五千年》 新華書社

《史記》司馬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