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如何看待林书豪的眼泪

第一眼看到林书豪流泪的新闻的时候,小编以为又是哪家媒体在采访林书豪时谈到之前其在猛龙队夺得总冠军时候的喜极而泣。但是随着这件事情被报道的越来越多,小编看完后才知道原来林书豪是因为谈到自己在自由市场上受挫而流泪的。

职场人如何看待林书豪的眼泪

冠军也是一件值得流泪的事

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取得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进入NCAA64强,后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哈佛大学学生,同时也是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裔球员。从当年的郁郁不得志再到纽约尼克斯的林疯狂,今年8月才年满31岁的林书豪也算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职业生涯了。

职场人如何看待林书豪的眼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

回头看下林书豪的篮球路,作为职场的小编也是感同身受。生涯起点不算高(哈佛毕业的光环也只是学术范围内的事),然后在纽约打出名声,后期辗转火箭和湖人等队,每每在职业生涯看似又将有起色的时候遭遇伤病,直到上赛季随同猛龙队获得NBA总冠军。

职场人如何看待林书豪的眼泪

愿你归来时还是少年

林书豪的职业生涯就如同当代职场人都要面对的情景一样:初出茅庐时不被人重视,当自己在展现完个人实力即将实现跨越时却没法获得与能力匹配的荣誉或者成就来让世人认可自己,好不容易获得成就时以为前途光明之时又遭遇行业裁员危机。感觉职业生涯的每一次前进都没有踩在时代的节点上,总想奋力一搏时,却总被现实打败。无奈和心酸或许是林书豪流泪时最强的心里感受了。

职场人如何看待林书豪的眼泪

这装扮是不是更符合林书豪的气质

其实这就是职场人最真实的写照,总感觉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是作为全世界最顶级的篮球联赛,每年能在NBA打球的球员也就那么三四百人(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上场机会),林书豪其实已经做得够好的了。他有过高光时刻,也最终获得了总冠军,算是功成名就了,所以小编也不太赞同他关于自己“配不上”总冠军的说法。

31岁,以后的人生路还很长,如果真的喜欢篮球也并不是非得要在NBA打球。如果将来有一天不打球了也还有别的职业可以从事。

谨以此文献给在职场打拼的人,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唯一能努力也就是让自己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