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當下與未來”想到的兩本書

#閱讀的溫度# 說起“當下與未來”,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很多書名:《當下的力量》、《活在當下》、《未來簡史》、《未來藍圖》……但我今天想說的是這兩本書:李欣頻的《10堂量子創意課》與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

由“當下與未來”想到的兩本書


一本是一位女性於2011年出的創意勵志書,一本是一位男性於2017年出的關於自我成長的書。神奇的是,我從兩本書中的某些講關於“當下與未來”的章節中,感受到彷彿不相干的又彷彿共通的東西,在此與大家分享,純粹是個人見解。

由“當下與未來”想到的兩本書


《10堂量子創意課》中第7堂課:從“未來”往“現在”投射新路徑,從章節題目看有時會看得一頭霧水。後面提到:從你現在的點,到不了你想去的點;從“未來的自己”看“現在的自己”,找到你現在沒有看到的機會點。故,你想未來去到哪個點,就從那個點往回看,然後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要從未來的自己往現在的自己聚焦,而不是往“外在人事物上去搜索可能性”,即從高維度、置高點往較低維、低平面上聚焦,不要在同樣處於低水平的人事物上找可能性。

而李笑來在書中直接講述了卡羅爾·德韋克的人格理論:“表現型人格”與“進取型人格”。

表現型人格: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現,只要有可能做不好,就乾脆不做。

進取型人格:更在意自己是否變得更好。雖然自己暫時表現欠佳,但堅信持續練下去,必將看到更好的自己。

按李笑來的說法,這兩種價值觀將造就兩個不同物種:

表現型人格的物種最在意自己當下的表現。

進取型人格的物種最在意自己未來的表現。

核心差異:前者的元認知活在當下;後者的元認知活在未來。

於是,表現型人格物種就如李欣頻書中提到的以現在的自己尋找通向未來的目標點,就像戴著舊思想的手銬腳鐐走舊路,只能在原地打轉。既然如此,倒不如聽李笑來的建議:注意個人大腦衛生,經常要洗腦,真正學會學習,更在意自己未來的表現。而李欣頻的這第七堂量子創意課最後提出的建議是:做自己的採集者、冒險家、救世主、革命者、先鋒隊、預言家、造物主,每一天為自己的夢想,做一個新的嘗試,實踐一樣新的事物,創造獨一無二的自己。

從我自己的理解來看,就是拋去固有的舊觀念,升級自己的價值觀,從未來的高我,指引現在的我,去堅持做一些事,當然最好是對他人有用且自己天賦所在的事。現在的自己看起來有點笨拙,但剛開始誰都這樣,實踐多了,自然會好起來,並將漸漸地向未來的點靠近,遇見獨一無二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