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政法工作的“兰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政法工作的“兰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政法工作的“兰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兰州市委政法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聚力“全省政法工作大提升行动”。兰州市政法工作不仅做出了傲人的成绩,兰州公安“十个强化”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扫黑除恶工作受到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上,兰州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地市,作了题为《向智能化要执行力以大数据支撑大平安》的交流发言,向全国推广经验做法。

9月20日,“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采访团记者,深入采访了解了上述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兰州政法系统干警们默默无闻付出勤劳的汗水换来的优秀成果。

1

创新治理促平安

【“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政法工作的“兰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采访团走进张掖路派出所



干警们正在给前来办理身份证业务的群众拍证件照,输入上传资料数据,办证大厅内工作繁忙且井然有序。这是9月20日上午,记者在兰州市张掖路派出所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平安是老百姓的第一需求,群众看政法,首先看平安。”兰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天泉如是说。

张掖路步行街地处兰州市繁华地段,是旅游人群集中地,同时也是“严管街”。正是张掖路派出所的管辖区,公安部门在该路段设置了“平安驿站”,方便群众能够在需要帮助救助时第一时间找到这里。如遇警情,“平安驿站”的志愿者可第一时间拨打派出所电话,派出所值班民警能够在数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有利于提高出警效率。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切实保障城市夜间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7月,兰州市公安局在辖区治安形势相对复杂、经济发达、繁华区域等试点建设了11个“平安驿站”。

“平安驿站”的建设,只是兰州市政法工作创新治理促平安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张天泉告诉记者,兰州政法部门以打造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为牵引,努力构建新格局、新机制、新体系、新模式,大力提升城乡社会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积极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健全平安建设责任制全覆盖机制,科学界定、合理分配各级各部门风险管控责任,构建齐抓共管、联动融合的社会治理格局。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强化矛盾源头预防、调解组织建设、多元联动, 大力推广人民调解“四联单”、微小矛盾纠纷“随手调、口袋调”等工作制度机制,大力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大力推广“四防并举”、十户六联、红袖章、邻里守望等具有兰州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有效形成全民共创共建共参与的平安建设新格局。

2

重拳出击除黑恶

【“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政法工作的“兰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七里河区禁毒教育基地




“我们在维护稳定、服务大局上主动作为,在防控风险、创新开拓上积极探索,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上重点突破,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成效明显。特别是2018年,全市八类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为近5年最高,‘两抢一盗’案件发案为近5年最低,治安案件受理数为近5年最低,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张天泉说。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兰州全市打掉黑恶团伙及村霸9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68人,起诉37件301人,审理判决25件235人。涉及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立案5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人,组织处理23人,移送司法8人,依法严惩、打伞破网实现新突破。兰州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9.5%,“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38.3%,群体性事件和群体性上访同比下降27%,有力保障了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政法工作的“兰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缉毒犬演练现场


张天泉告诉记者,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兰州市打掉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涉恶犯罪团伙以及破获的刑事案件数、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数均位列全省第一。公安机关“十个强化”(强化组织领导、专业队伍、工作机制、专案攻坚、线索核查、督导落实、协同联动、破网打伞、乱点整治、工作保障)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扫黑除恶工作受到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3

服务民生情系群众


【“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政法工作的“兰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兰州铁路东村派出所民警接受采访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8月中旬,一名1988年离家出走,户籍消失的辖区居民陈某,前往兰州市张掖路派出所要求恢复户籍。

由于其未办理二代身份证,且其本人的母亲妻子均已病逝,无法确定相互关系。为此,该所户籍室民警在多方查找其亲属,并大量翻阅原始档案后,最终查到其原始户籍资料,顺利为陈某落上了户口。

今年6月份以来,兰州市城关区何家庄东街一处“三不管楼院”小区,因个别住户长期拒缴水费导致该小区停止供水,造成该小区198户居民用水困难。多数居民情绪躁动,矛盾日渐升级。

兰州铁路东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黄华,曾多次前往街道社区与相关负责人协调沟通,并专门前往个别不交水费的居民家中耐心说服居民们缴纳水费。经过先后一个多月的努力,该小区居民们交齐了水费,小区的供水问题最终得到了有效解决,小区业主专门派出代表给派出所送去锦旗,以表谢意。

据了解,兰州市政法部门稳步推进公共法律体系建设,目前全市112个乡镇(街道)建成法律服务工作站、1150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也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切实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

同时,着力提升政法智能化水平,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平安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加快搭建跨政法部门大数据平台,完善“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裁判文书上网管理、文书评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建成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衔接平台,为政法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上,兰州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地市,作了题为《向智能化要执行力以大数据支撑大平安》的交流发言,向全国推广经验做法。”张天泉说。(李双红)

声明:本文转自“法治甘肃”,在此致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