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川藥業股價連跌2年,"蒲地藍"銷量銳減4000萬盒,原因到底為何

曾經依靠蒲地藍馳騁整個醫藥市場的濟川藥業,持續強勁的業績增長卻在2019年戛然而止。根據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為69.22億元,同比下降3.72%,淨利潤為16.23億元,同比下降3.84%。

濟川藥業股價連跌2年,

而根據某權威記者爆料,濟川藥業雖然營收和利潤都同比下降,但是在銷售費用上的投入卻絲毫不手軟,僅2019年銷售費用中的差旅費就"砸"了6.3億元,而恆瑞醫藥同期旅差費為9.09億元(醫藥行業龍頭:恆瑞醫藥市值達4000億元,而濟川藥業只有一百多億),華潤三九為7013萬元(中藥龍頭),為行業龍頭華潤三九的近10倍。

濟川藥業股價連跌2年,


但是2019年報顯示:濟川藥業銷售費用更是高達34.49億元,而2019年度濟川藥業的利潤只有16.23億元。而銷售費用更是超過淨利潤的2倍,而2019年2.10億元的研發費用真的少的可憐,而根據下表顯示:百濟神州的研發費用高達43億元,而恆瑞醫藥的研發費用為26億元,復星醫藥的研發費用也高達23億元,與此相比,濟川醫藥重營銷輕研發也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精緻。

濟川藥業股價連跌2年,

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19年度,濟川藥業王牌產品蒲地藍銷量同比2018年下降4000萬盒(2018年蒲地藍銷量1.66億盒,2019年銷量1.26億元)這也是濟川藥業營收下降的主因之一。而蒲地藍銷量銳減在筆者看來主要有兩個因素。

原因一:2018年底國家藥監局公佈了修改後最新的蒲地藍的說明書,增加了噁心、腹脹、腹瀉、腹痛、乏力等不良反應,並明確指出敏感體質的兒童和孕婦慎用等條款,蒲地藍的口碑直線下降,銷量銳減自然也是情理之中說的事情。

濟川藥業股價連跌2年,

原因二:蒲地藍的替代品不斷增多,蒲地藍本身市場已經飽和,擴張潛力小,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

無獨有偶。2019年度,濟川藥業的另一款明星產品小兒豉翹也黯然失色,雖然銷量仍然處於漲勢,但是新的說明書修改中不良反應顯示為:尚不明確,這種模糊的說法有可能再次給小兒豉翹埋下一個大雷,而濟川藥業逆勢擴展小兒豉翹生產也給未來增加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濟川藥業股價連跌2年,

而就在今年4月3號,濟川藥業在放大招,非公開增發2億股,預計融資約為14.05億元,看到這裡我真的可以說是痛心疾首,我們可以計算一下,14億元2億股,等於每股成本為7元左右,對比濟川藥業現在22元的股價,我們毫不隱晦的說定向增發簡直是躺著賺錢,而且是對中小股東財富一種無情的掠奪,簡直是無恥至極。

濟川藥業股價連跌2年,

根據公司歷年公告顯示,這已經不是濟川藥業第一次定增了,自6年前濟川藥業借殼上市以來,簡直可以說得上融資上癮了,公司在賬面不缺錢的額情況之下三次融資(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有22.85億元的貨幣資金),而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實際控制人曹龍祥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經過一系列定增之後,曹龍祥直接持股比例高達69.16%。

而公司六年來分紅高達32.63億元,簡單的說,曹龍祥就是用高分紅分到的錢然後低價定增公司股票,持股比例不斷增加,分紅也不斷提高,而永遠受傷的只有中小股東和散戶,痛哉!悲哉!難道資本遊戲真的可以這麼玩?

濟川藥業股價連跌2年,

總結:(1)濟川藥業發展遭遇瓶頸,主流產品增長乏力,公司未來發展潛力值得擔憂。

(2) 公司實際控制人整天各種割韭菜,投機不斷,而股價連跌兩年,離價值投資漸行漸遠。

(3) 銷售費用居高不下,研發費用增長乏力,企業未來創新能力受到市場質疑。

所以說,濟川藥業雖然股價腰斷,但是現在絕不是抄底的時候,只要莊家(包括實際控制人)在這麼恨著玩下去,股價到底能下跌到多少,絕對顛覆你的三觀。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若有雷同,必為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