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界:臘八面

微文界:臘八面

臘八面

轉眼之間,已到了臘月,二零一八年剩下最後的二十多天了。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心卻茫然若失。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飛逝而過,無奈一年又將結束。歲月真是一把無情的刀,恍惚間又在年輪上刻了一個痕跡,臘八節也如期而至了。

民間有句諺語——過了臘八,長一叉把。意思白天漸漸變長了,夜晚慢慢短了。過了臘八,年氣漸濃,人們就開始準備置辦年貨,今天買點蔥,明天買點白菜,直到年三十,算是一切齊備了。

不知道從那朝那代流傳的臘八節,據說是為了祭祀神靈和先祖的節日,為了給來年討個好彩頭,好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臘月初八這天,我們乾縣人有吃臘八面的習慣。

從我記事起,每到臘月初八這天,母親就早早起來,準備做臘八面。天還沒太亮,先把面活好。活面不能太硬,天冷不好擀不說,吃著不爽口。再炒下鍋菜。紅蘿蔔豆腐蒜苗一炒。燒水擀麵,水裡下些提前用水泡好的紅小豆煮。把面擀薄,切成韭葉寬的長條,豆子煮的差不多了下面。煮麵的湯不能太多,太稀不好吃。湯稠而麵條勁道,一勺一碗,滿屋子都是下鍋菜的香味。

儘管母親不迷信,從不相信神鬼之說。但臘八這天,她做好了麵條,必須給灶王爺供奉一碗,祈求灶王爺保佑一家人平安。供奉完的那碗飯,非我莫屬,說吃了給神供奉的飯,會無病無災。

那天每個人都會吃兩大碗,吃完熱氣騰騰的麵條,混身熱乎,感覺天氣也不太冷了,感覺過年般的滿足。那天吃麵,老人說不能放辣子,吃辣子,成瓜子,也就是說人會變傻,不知道是個啥講究。不過,不放辣子還挺好吃,感覺油而香。臘八面做的多,吃一天,絲毫不覺得膩味。在七八十年代,人們食糧緊張,有個臘八面吃就不錯了,算是年的味道了。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臘八面的材料豐富。有品樣繁多的菜和肉,可再也吃不出過去的味道了。好懷念以前的臘八面,因為那面融入了母親的情,母親的愛,和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親情。願大家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不要總以為來日方長,可能一個轉身而子欲孝親不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