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在今年的4月新番中,有很多大家期待已久的人氣續作。比如《刀劍神域》愛麗絲終結篇、《春物》第三季、《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第二季等。

而在眾多的新番和續作中,有這樣一部動畫,可以真正稱為“文藝復興”之作,無論從時間還是影響力上,它的存在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自從1989年問世以來,它,無論是原著漫畫,還是各個監督的不同版本,以及無數的衍生作品,都以對獨具賽博朋克風格的科幻世界的描繪,對AI、義體還有其與人類關係的深入探討,輔以超越動畫形式的哲學思辨,吸引了無數粉絲。

沒錯,就是JOJO噠!咳咳。

說到這裡,很多讀者都已經猜出來了,這就是賽博朋克的經典之作《攻殼機動隊》的新作《攻殼機動隊:SAC_2045》。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從目前放出的PV來看,新作走的是全3D風格。網飛爸爸投資,製作過《蘋果核戰記》的荒牧伸志擔任監督,神山健治擔任編劇的製作班底,無論在資金還是實力上都有一定的保證。

而觀眾們最大的槽點就在於3D看起來很廉價,同時主角草薙素子的形象大幅縮水,由原來冷酷成熟的御姐轉變為了一個合法蘿莉。

同時,新作的主題也有明顯的變化。神山健治的《攻殼機動隊》(Stand Alone Complex,以下簡稱SAC),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警匪刑偵片,但是凡是對動畫有一定了解的觀眾都知道,SAC系列最主要的賣點就是紮實的故事情節,飽滿的人物刻畫,對於網絡社會中群體與個體關係的探討,還有對社會現象的深刻反思。

新作動畫的時間點設置在2045年,公安9課的成員們因為特殊任務又重新聚集到了一起。這次要面對的不再是政治事件和電子腦犯罪,而是要面對共同的敵人——擁有不輸於素子姐姐的義體質量和黑客能力的“後人類”。或者說,這個後人類是AI與全身義體人結合的更完美的全新存在。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這樣看來,新作2045已經脫離了SAC的核心領域,似乎變成了單純的打boss的熱血動畫,徒增了一股歐美動作大片的味道。似乎既沒有原作的“Shell”,也失去了精髓的“Ghost”。

不過對於筆者個人來說,我是抱著有得看就行的心態,畢竟作為一個與《EVA》同年代的老牌IP,在這個賣情懷已經沒有卵用的新時代,能看到續作就是對粉絲最大的鼓勵和慰藉了(其實我覺得幼一點的素子姐姐更養眼,各有千秋吧)。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當然最可愛的還要數塔奇克馬了!

那麼,言歸正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於動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畫面要精良,作畫要優秀,故事性與娛樂性更是缺一不可。而距離SAC系列上次出的作品已經過去了14年,這次的新作還能在如今的環境下“老樹開新花”嗎?《攻殼》系列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一部超越時代的作品

即使你沒有看過《攻殼機動隊》系列的任何一部動畫,或許都聽說過它的大名。它是賽博朋克類型作品中,系列最多、涉及面最廣、各種元素最為經典的作品。無數文藝作品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引用其中的經典元素或對其鏡頭和故事情節進行致敬。

好萊塢知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和詹姆斯卡梅隆都對《攻殼》讚譽有加;《黑客帝國》中多次出現致敬的鏡頭,其中腦後插管的元素明顯是受啟發於《攻殼》中的腦機接口;知名遊戲《賽博朋克2077》的製作團隊更是把它列為製作人員的必看作品……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黑客帝國》中有大量模仿致敬《攻殼機動隊》的場景和元素

以士郎正宗原著漫畫為“概念藍本”所衍生出的動畫中,最廣受好評的當屬押井守的1995年劇場版和2004年的《攻殼機動隊2:無罪》,還有神山健治的《攻殼機動隊Stand Alone Complex》系列。

相比於押井守偏向哲學思辨,著重展現動畫的極致藝術形式的風格, 神山健治的SAC系列側重的是對於網絡心理學和各種社會現象的描繪。在視覺上,SAC弱化了極具賽博朋克感的物理環境,你很少看到出現在《銀翼殺手》和押井守劇場版中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與低矮的貧民窟的對比,也幾乎少見閃爍的老式霓虹燈&陰暗淅瀝的雨夜。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SAC的“內核”是相當賽博朋克的。以大量政治和高敏感犯罪事件為載體,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科技高度發達,外部國際形勢動盪,內部腐敗滋生,社會犯罪不斷出現,人文和精神世界悵然若失的時代。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雖然距離2002年TV第一季播出已經過去了18年,這18年間觀眾的審美和動畫業界環境早已發生鉅變,但是SAC系列卻以遠超時代的前瞻性,無與倫比的紮實講故事的能力,對網絡化社會出現的群體現象甚至是國際問題的探討,成為了日本動畫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一部真正超越時代的經典之作。

實話實說,《攻殼機動隊》是補番推薦中最難做的一部作品,無他,因為它對新入坑的觀眾實在是太不友好了。無論是哪一個系列和版本(SAC和Arise算是友善的了),都沒有展現出哪怕一丁點對於萌新們的善意。

原作漫畫的畫風凌亂、設定繁複硬核,再加上大量的邊頁的設定解釋的小字,更是影響觀感;押井守的兩部劇場版的晦澀程度更是地獄級別的,大量哲學概念的引入,玄乎的臺詞(無罪中巴特和陀古薩有幾段對話甚至直接全部是經典語句的拼接),藝術感極強卻讓普通觀眾摸不到頭腦的鏡頭語言……總之就是把不說人話發揮到了極致。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雖然從商業角度來說,觀眾讀者更希望看到通俗易懂的作品,但是士郎正宗卻認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現實世界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他更希望用接近現實的更硬核的元素,去培養觀眾看待世界的全新態度和感受。

就像玩一款頗有難度的遊戲,一旦你跨過“新手”門檻,稍微對世界觀和設定有些瞭解的話,就會發現其他動畫永遠無法帶給你的魅力。

B站上《攻殼》的版本已經非常全了,可以直接補番。押井守、神山健治、黃瀨和哉、真人版、原作漫畫基本上是平行世界,只有人物和基本設定是通用的。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個人推薦的觀看順序是SAC第一季→第二季→劇場版SSS→押井守的95劇場版→04劇場版《無罪》。如果仍然有興趣可以去補黃瀨和哉的Arise系列和士郎正宗漫畫原作,還有魯伯特桑德森執導,寡姐出演的真人版,豐富一下世界觀。

《攻殼機動隊》到底講了什麼?

《攻殼機動隊》作品系列繁多,涉及的社會心理學、歷史、互聯網和藝術哲學知識非常之多,由於筆者精力和篇幅都有限,勢必不可能完全把它講透。

而要入坑《攻殼機動隊》,可以先從名字入手。這裡我從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兩個角度進行解讀。

可以說“攻殼機動隊“這個名字其實就已經概括了全系列作品的內核。(關於“殼”的讀音,ke和qiao兩種都有道理,不必過分糾結)那麼什麼是“攻殼機動隊”?

從字面意義上來說,有兩種解釋。第1種就是對“殼”進行攻擊的特殊部隊。而所謂的“殼”指的就是外殼,在作品中指代的就是電子腦。

再聯繫9課的成員們都是電子戰的高手,擅長入侵他人的電子腦和網絡,即可進行合理解釋。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第2種解釋就是裝備有攻擊性裝甲外骨殼(塔奇克馬)的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就是主角們所在的公安9課。9課隸屬於內務省公安部,首相直接管理,對外不存在。他們的電子腦和義體程度極高,且成員幾乎全部都是特種部隊出身,主要負責高敏感的政治性任務,擅長打情報戰和滲透戰,並不擅長應對大規模的戰爭和戰鬥。是針對犯罪的攻擊型組織,習慣先發制人。

SAC第1季第2集中,在攔截暴走的戰車的時候,素子就對公安部的人說道:“我們是攻殼機動隊,請說明情況。”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而要從英文名字Ghost in the shell去解讀的話 ,翻譯過來就是“殼中的靈魂”。這個名字其實也能很好的概括全系列作品的主旨——關於載體(肉體和義體)與內核(靈魂,記憶和自我意識)之間關係的討論。同時也表現出了在全身義體化已經成為現實的時代中,人們的精神與肉體分離的狀態,還有對自身存在的懷疑態度。

在2004年《攻殼機動隊2:無罪》上映前,押井守接受採訪的時候就發表了這樣的言論:人本來是通過身體去感受自我的,但是當語言、智能設備再到全覆蓋的網絡、義體將人的感受全面擴展之後,那麼到底是真實的身體是自我,還是通過延展物所獲得感受是自我呢?抑或兩者都是?

1995版的《攻殼機動隊》中,當9課捕獲了被“傀儡師”操縱的義體以後,素子對巴特說了這樣一番話,也很好地表現了這種上升到“存在的意義”的哲學迷思: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人與機器的混合體,或者說任何能讓人的感官獲得延伸的東西,都會構成一個人的自我認同,這是《攻殼機動隊》的內核所在,也是賽博朋克類型的作品在給觀眾以震撼的感官體驗背後,令人如此著迷的深層次原因。

相關政治和時代背景

說完了名字,我們再說一說你不得不知道的相關政治時代背景。以下背景故事純屬《攻殼》世界觀的一部分,與現實世界沒有任何聯繫。

在作品的世界線中,發生過第3次和第4次世界大戰。1996年2月,橫跨歐亞大陸的核武器運輸/交易成為了引爆各國的導火索,第3次世界大戰開始。柏林受到核打擊、日本東京和沖繩受到兩次核打擊,新浜為臨時首都,後來遷都福岡,東京中部地區被水淹沒。

SAC動畫第2季第6集中,陀古薩去調查案件時去到的地方就是被核彈摧毀過的東京,從背景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大量被水淹沒的廢棄建築。同時這一集也展現了日本研發的微機械粉塵“日本的奇蹟”的功效,正是由於這種可以把核汙染迅速降低到安全水平的微機械的發明,才使得日本並沒有受到特別大的核打擊後影響。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雖然破敗,但是自然環境卻十分優美

因此美國引以為傲的核儲備量開始失去價值,美國衰退並分裂為美帝、美利堅合眾國和美蘇聯合三個國家。美帝其中實力最強的,也是動畫中反覆提及的國家。

而1999年開打的第4次世界大戰,又稱“第二次越南戰爭”。是由亞洲大部分國家組成的亞洲聯盟和歐盟因為經濟摩擦而展開的戰爭,由於雙方協議不使用核武器,因此是非核戰爭。就在這一時期,電子腦和義體技術突飛猛進。

第4次世界大戰以亞洲聯盟的勝利而告終。但是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消耗了大量國力,已經無力接受流離失所的難民。日本政府為了在國際舞臺上裝好人,接受了這些難民(就是第二季難民事件的背景)。

2024年,第二次朝鮮戰爭,美帝暗中為了奪取鈾礦的開採權,明面上以維護和平為目的向聯合國申請鎮壓朝韓內戰。而日本此時也已油盡燈枯,需要更多的資源去重新恢復生氣,於是接受了鎮壓內戰的任務,這場戰爭以朝鮮人民軍投降作為結束的標誌,朝韓半島得到統一。而第二季的主要人物久世英雄則正是因為參與了這樣一場不人道的戰爭,才發生了思想上的轉變。

2029年,公安9課成立。2030年,SAC的故事開始。

另外,《攻殼》中的政治結構和各個部門之間的矛盾也是看點之一。由於本人對政治的瞭解不多,因此就簡單貼一個網上找到的日本政府各個部門結構圖片,大家有大致的瞭解就好。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由於9課的特殊性質,雖然名義上是國際救援隊,但是實際上是“猴子老爹”荒卷大輔為了實現自己心目中的正義而組建的部隊。因此你會發現,9課簡直就是攻殼世界中的“正義執行”。無論是黨內魁首,還是各個省中的高官,海上自衛隊和陸上自衛隊,只要是做了有損於政府和人民,危害到了社會安全的事情,9課都照懟不誤。

雖然以上全部是架空歷史和背景,但是把它們與《攻殼》的整體故事結合,就會有一種趣味橫生的真實之感。彷彿在作者描繪的世界中做了一場長長的夢,彷彿這些故事和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看得見,摸得到,彷彿我們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個普通人,見證了在不安時代中傳奇人物們的傳奇故事。這也是《攻殼機動隊》魅力之一。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總結

好的作品永遠是這樣,無論多少人進行過解讀,無論過了多久,當你再次觀看它的時候,總有一些全新的體驗,總會發現不同的觀看角度。《阿基拉》是這樣,宮崎駿老先生的作品是這樣,《EVA》是這樣,《攻殼機動隊》也是這樣。

作為一個努力提高動畫鑑賞能力的動畫愛好者,有這樣值得深挖的動漫作品,簡直是三生有幸。就像筆者前面所說,《攻殼》的魅力與內涵遠非我一篇文章能參透,所以只能盡力去寫,盡力去表達,盡力讓好的動畫能被更多的人看見。而要想更好了解世界觀和賽博朋克的類型作品,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最後推薦一些有助於豐富世界觀的書籍,希望各位讀者沒事的時候可以去觀摩一下。

首先是《麥田裡的守望者》。要想看懂SAC的必讀之書,動畫中多次引用其中的情節和語句,主角的態度和人生觀也非常值得大家思考。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笑臉男在牆上寫下的臺詞就是出自這裡,但是他最後又加上了一句疑問:or should i?

第二本是《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沒錯,這就是那個愛讀書的塔奇克馬手不釋卷的書,講的是有心智障礙的主角查理·高登與白老鼠阿爾吉儂在醫療介入後,身體和心理發生的變化(暗示塔奇克馬在逐漸擁有了ghost後發生的變化)。


14年後續作歸來,這部與《EVA》齊名的動漫,何以成為經典?

再來推薦的是不可不看的經典賽博朋克小說《神經漫遊者》《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你一生的故事》。

另外,對於新作呢,大家該吹吹,該黑黑,但是無論如何都要看下去。畢竟它無論如何也是我們所喜愛的《攻殼機動隊》的正統續作,要想再看下部作品估計真的是“有生之年”了。而如果有些真愛粉在4月23日正片上映之後,因為質量問題把它開除攻殼的“國籍”的話,那也只能說是愛之深,責之切了。

不過有一說一,看《攻殼》只是圖一樂,真要說經典鉅著,拯救業界還得靠《盾勇》《盾娘》和《手機俠》,你們說是吧(狗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