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精準扶貧、產業先行。安徽各地“結對子、走親戚、煉真經”,牽住產業幫扶這個“牛鼻子”,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在宿州市碭山縣玄廟鎮馬良村現代化恆溫出菇基地,脫貧戶蔣松安正在培育菌棒。在基地工作兩年來,他已熟練地掌握了菌棒的管理技術,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宿州市碭山縣玄廟鎮馬良村 脫貧戶 蔣松安

一年能收入一萬多塊錢,我這也脫貧了,生活感到很有奔頭。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馬良村的這個現代化恆溫出菇基地是由廣德碭山縣域結對幫扶資金投入260萬元建設而成。通過租用貧困戶土地、聘用貧困戶務工和集體分紅,幫助全村增收脫貧。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宿州市碭山縣菌之家家庭農場 負責人 蔣鵬

我們這個碭廣對接的扶貧產業項目,每年能給我們周邊帶來兩萬多個工的就業,其中就有六七千的是貧困戶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自縣域結對幫扶工作啟動以來,廣德市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500萬元,支持碭山縣建設了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基地,幫助208戶貧困戶就近就業,1200多人脫貧。

正值蘆蒿上市的季節,阜陽市阜南縣新村鎮蘆蒿種植基地裡,脫貧戶陶玉英正在整理分揀收穫的蘆蒿。靠著鎮裡大力發展蘆蒿產業的契機,陶玉英帶著土地和勞動力入股,如今已順利脫貧。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阜陽市阜南縣新村鎮於窪村 脫貧戶 陶玉英

連地的(租金),合一兩萬(元),過得很好。

新村鎮實施“蘆蒿致富”戰略,先後從武漢、南京等地引進先進技術,提高種植效益。目前蘆蒿種植面積6000多畝,產值達1.2億元,帶動200多戶脫貧戶增收致富。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阜陽市阜南縣新村鎮 黨委書記 張亮

從一鎮一品出發,通過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們的脫貧攻堅,產業振興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聚焦特色產業,增強造血功能。阜南縣圍繞“強柳、擴菜、壯畜、增果、興魚、融產”的特色農業發展加速脫貧步伐。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阜陽市阜南縣農業農村局 總農藝師 郭國康

截至目前,已建立特色種養業扶貧基地163個,受益貧困群眾84366人,實現增收近2億元。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把深入推進產業脫貧工程作為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措施和主攻方向,2020年安徽各地正積極總結脫貧攻堅經驗,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著力打造產業扶貧升級版,讓貧困群眾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碭山縣:產業進村 貧困出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