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一種經濟行為


創業是一種經濟行為

創業是通過創造與把握機會,創立自己的事業。創業也是一種經濟行為,就是創業的規律化、整體化、基礎化,使資源再生、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創業型經濟增長方式與以資源配置、GDP增長為本質特徵的要素配置型增長方式屬於不同的經濟增長方式。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時代的變遷使一波又一波的創業者前赴後繼,迸發出驚人的創造力。回顧自改革開放以來的歷次創業潮的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環境並不相同,隨著社會演化而形態多變,創業者從個體戶到合夥人,從小商販到創客……創業者,從來都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1979-1989年草根創業:個體戶爆發

中國社會自1958年到1978年的二十年間,長期處於停滯狀態,文革結束後,返城的800萬知青就業,成為了社會問題。機關單位安置有限,知青只能靠擺地攤,從事理髮、修鞋、磨刀、賣小吃等行業維持生計,人們管這叫“練攤”。為緩解就業壓力,解決溫飽問題。197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允許“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在取得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後,批准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閒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個體戶”從此應運而生。個體戶的出現,激活了一個封閉已久的經濟體對物質的渴望,王石、柳傳志、任正非、張瑞敏,中國第一代企業家也在這時“倒騰”出第一桶金,並藉助時代的機遇,成就各自非凡的事業。

1992-1997年下海潮:扔掉“鐵飯碗”

自個體經濟為人們打開新天地後,市場經濟迅速席捲全國,全國掀起一股全民經商潮,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國企員工下海”。1987年SOHO集團董事長潘石屹放棄石油部管道局“鐵飯碗”,懷揣80元南下廣東;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原由國家體改委下屬研究所調轉到海南省籌建改革發展研究所,到達海南不久,馮侖與潘石屹等四個同伴就成立了公司,做起房地產買賣。

1992年初,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時,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進一步激發了人們跳出體制,投身市場經濟之海的熱情。這一代的創業者中,誕生了俞敏洪、郭廣昌、王傳福等後來的業界大佬,而他們所領導的企業,也逐漸成長為奠定中國經濟競爭力的基石。

1997-2000年浪潮之巔:互聯網襲來

經濟體制的改變,讓人們解決了生存問題;而科技的發展,卻改變了生活方式。

1997年1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張朝陽創辦了愛特信ITC網站,次年2月,他在中國“克隆”雅虎,推出中文網頁目錄搜索的軟件,名叫“搜狐”。

1997年6月,26歲的丁磊設想網民們應有自己的信箱,於是在廣州創辦網易公司,寫出了第一個中文個人主頁服務系統和免費郵箱系統。

1998年,30歲的王志東領導的四通利方收購北美華淵資訊網,更名為“新浪網”。

1998年,馬化騰成立了“騰訊”,那時ICQ很火,QQ還默默無名。

1999年,馬雲成立了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叫做阿里巴巴。

儘管經歷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慘烈潰敗,互聯網時代的步伐並未減緩。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正是在這一時期迅速崛起,成為中國新興經濟的代表。

2014年至今大眾創業:新時代的個體崛起

時間推進到2014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一波新的創業浪潮也正在興起。

2013年,一些風投機構開始陸續投資創客項目。

2014年,總理視察眾創空間,各類孵化器逐漸興起,創客活動也越來越多。

這股創業潮的動因主要是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期,另外技術的發展打開了創業的空間,“智能手機出現後,創業機會比PC端時代更多了。因為手機可以做到實時地把人、服務、位置、產品聯繫起來。例如020模式:網上點餐,送餐上門等。

消費者有需求,技術使得消費者需求得到滿足,資本市場激情助力、政府也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雙引擎之一。

新常態經濟就是知識經濟,知識運營是知識經濟的增長方式,也是知識經濟的核心。知識運營,就是創意—創新—創造—創業,因此新常態經濟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型經濟。創業是人類社會的基礎,人類社會系統的要素與功能,在創業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相互轉化中展開。作為人類社會本質與規律的創業,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與發展的基礎。創業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只有創業,才有個人和企業的主體化,才有市場經濟的獨立主體,才有公平競爭的法律道德環境,才有市場經濟可言。創業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的持續繁榮,不是以網絡為代表的高科技帶來的,而是以網絡潮為代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潮帶來的。創業潮使資源得到直接地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高就業、高增長與低通脹並存。

潮起也必然伴隨著潮落,週而復始,衝浪是一項極限運動,出沒在驚濤駭浪之中,即使熟悉水性,有高超技巧的人,也難免發生危險。踏在創業經濟潮上的創業者,需要了解一些基礎的經濟常識,掌控好平衡,才有機會肆意享受其中的“樂趣”。

知本運作(誰來做)

創業的起點往往是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創意,經過調研論證做出一份商業計劃書,所以在市場配置資源的體系中,腦力資源不能被忽視。經濟學的概念是知本運作。每個人都知道“知識就是力量”,從自然界發現事物,總結規律,形成知識,運用知識、傳承昇華的生物就是人。創意源於人腦,團隊就是最為關鍵的部分,具有不同技能的人組合成為團隊,才能把天才的創意或靈感轉化為有組織的企業。從創業的邏輯看到思想的市場和團隊的價值,人們才能理解現代企業的核心是經營價值“創意團隊”。靠資源、政策吃飯的行業,主要依賴的是公共關係,創意起的作用不大,但大部分企業死掉基本都是因為自己團隊不行。我們中國很多企業家會說:“我這個企業困難是市場不好、消費變化等等原因”,其實核心還是團隊各方面都沒跟上企業的需要。任何一個人的資源、能力是有一個極限的,每一家公司可能都有頂到發展瓶頸的時候,團隊的重要性也就更為突出了。

展望理論(為誰做)

展望理論由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內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教授提出,針對長期以來沿用的理性人假設,從實證研究出發,從人的心理特質、行為特徵揭示了影響選擇行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解釋了人們在存在風險,結果未知時做各項決定的心理。核心是“風險厭惡”,指人們對規避風險的傾向總是大過獲得利益的傾向。創業者常想當然地以為,用戶會因為自家產品更新、更快、更智能就輕易更換現在使用的產品。這種邏輯沒能考慮到的是:這些展望是風險規避型的。實際上,用戶頭腦中默認的想法是不用更換產品,因為在用戶看來你口中的“獲得”只是一種蠅頭小利,與為了獲得這點小利而付出的精力和麻煩相比,寧願停留在當前狀態。但是,如果你抓住某個現有產品不能解決的前景問題,或給用戶彌補了原有的損失,那用戶一定會更願意嘗試你的產品。這種情況下的用戶屬於風險追求者,他們更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因此,創業者必須問問自己,“我的早期用戶是否屬於市場尖端用戶”或“他們本身是否就是市場多樣需求的一塊‘補丁’”。做出正確的用戶選擇是一個戰略問題。

價值理論(做什麼)

經濟學有個重要的前提假設,這個社會的資源都是稀缺的,所謂的經濟交換是基於不稀缺的跟稀缺的進行交換,這叫稀缺理論。一杯水賣一塊錢是正常的,假如這杯水賣一百塊,你就會覺得不正常,那是因為水並不稀缺。但假如說你是在沙漠中行走,你已經快渴死了,你身上有一萬塊錢,有個人跟你說我的水賣一萬塊錢,如果你不喝你就渴死了,你就一定會買,因為在沙漠環境下這杯水非常稀缺,而在都市裡這杯水根本不值錢。很多創業者在生產產品時不懂如何定價,以為企業的產品定價是成本和利潤推算出來的。這是大錯特錯的,定價除了關注你產品的成本以外,更重要是要關注客戶心目中產品的稀缺性。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產品稀缺就可以定到客戶認為他能支付的上限;如果不稀缺那麼你的產品根本賣不出好的價格。一個創業者需要把你的產品由“不稀缺變稀缺”。有的通過科研成果、有的通過營銷包裝、有的通過工業設計、有的通過市場運作,無論怎麼做,最終的指向都是讓產品具有使用價值,賣出合理的利潤。

博弈理論(一起做)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於證據不足,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十年;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鑿,二者都判刑八年。由於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於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反映了在一個群體中,個人做出理性選擇卻往往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雖然困境本身只屬模型性質,但現實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我們把一個行業或區域的幾家提供相似產品或服務的企業看做一個群體,那麼每個企業就是個體,假設每個企業都沒有完全壟斷地位,那麼所有企業同時提高產品價格,則收益共同提高;如果所有企業同時降低價格,則有可能比可替代產品經營企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從而增加銷量,收益也共同提高;然而,如果只有一家企業率先降價,則會比這個群體的企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收益增加,其他企業市場份額減少後,會馬上做出反應,跟隨降價,形成惡性競爭,導致整個群體在整體市場份額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利潤率嚴重下降。過去,一些互聯網創業者瘋狂地打價格戰,在沒有壟斷者的市場,要麼拼死了自己,要麼和其他企業整合;當壟斷者進入市場,則集體死亡。所以競合關係的選擇,是創業者的必修課。

規模經濟(持續做)

邊際成本遞減幾乎是每種商品的普遍規律,指隨著產量增加,所增加的成本將越來越小。最有代表性的產品就是軟件,研發軟件原型的時候你的成本是最大的,但是當複製的時候成本是很低的,而且生產的量越大,成本就越低。要明確的是對於一般商品而言,其遞減的範圍是有限的。小米第一代手機定價1999元,當時小米的成本是高於售價的,當小米賣到一定規模臨界點後成本就降低了,同樣的價格就賺到錢了。IT產業零部件隨著規模的增大成本下降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傳統產業也是一樣的道理,生產樣品的時候成本一定是很高的,當生產規模越大的時候成本就會逐漸降低。無論是一傢什麼樣的企業,要想突破市場的競爭就會面臨“價格戰”,這就需要企業控制生產成本,而控制好成本就一定要使生產規模足夠大,這帶來的好處不僅是對內降低生產成本,對外來講更是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幸福經濟(開心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整體都在忙忙碌碌,按照自己的方式參與社會分工,無時無刻不在追逐自身的利益。這句話是對芸芸眾生的生動寫照,經濟學中講人都是自利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安全獲利。麵包師麵包做的越來越好,買的越來越多,越來越便宜,才能賺到錢,在賺到錢的過程中,就不經意間給消費者帶來了好處,消費者可以少花錢,買到質量更高,口味更好的麵包,所以麵包師主觀上為了自己賺錢去努力,而客觀上為消費者帶來了物美價廉的好商品。這是一種自發的,個人的力量,永遠不要忽略個人自發的力量。在經濟社會中每個人需要的生活物品,要通過金錢去購買,而金錢要通過向社會提供有價值的勞動才能獲取。人們只有去工作才能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如果不勞動就沒有收入,或者說不會適當地支配自己的勞動收入,就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就無法實現幸福的生活。所以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須要做一個勤奮的生產者和精明的消費者。企業及個人利益實現過程中,必然伴隨著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增長。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就會高高興興地,自覺地去努力工作,因為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幸福明天。

不管創業方向是什麼,一定要回歸商業模式的本身。如果商業模式有問題,短期可能還會有不錯的發展,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很難挽回。嚴重違背最基本經濟常識的一些互聯網創業公司已然煙消雲散。當下中國經濟增速趨向平緩,導致創業的門檻逐漸升高,資本會越來越青睞頂級創業者,草根創業者成功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人口紅利的消失,市場就那麼大,只能精細化運營;新的行業機會確實越來越少了,能從小發展到大的市場,肯定是個原始叢林,誰快,誰野蠻,誰就能贏。早些年很多行業的市場還不是特別高效的市場,越原始的新興市場波動越大,套利空間越大,創業越容易成功,但現在幾乎每個細分領域都有人創業,很難撿漏,也很難對標國外的信息差複製到國內。前幾年資金環境寬鬆,導致資產價格虛高,投資主體槓桿虛高。國家監管力量強勢介入,大力去槓桿,導致估值下滑和融資艱難。此時的創業者缺少了資本推動,第一時間需要反思的就是商業模式和團隊是否有問題,在確定商業模式沒有問題,團隊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剩下要做的就是熬下去、熬下去、熬死對手。如果商業模式或團隊出了問題,一定先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否則一切都是無謂的堅持。

經濟學的實質是人學,解讀著一切人類的經濟活動,這裡提到的經濟學理論更適合初創企業的創業者瞭解,而隨著企業的成長,將從知本運作逐漸升級為資源運作、產品運作、資產運作、資本運作,我們還有更多的經濟學理論可以去參詳運用。路長腳為尺,山高人為峰,創業者一直在登高,涉遠,衝浪,涉險,也許心會迷茫,但只要堅持每天提高一點點,進步一點點,再高的山再遠的路也能走過去,再狂的浪再大的風也能闖過去,為自己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