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奇蹟男孩》是一部溫暖的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帕拉西奧的同名小說。《奇蹟男孩》是她的處女作,她憑藉此作一舉成名,

連續超過一百二十週蟬聯《紐約時報》童書排行榜榜首

奧吉出生時面部就有先天缺陷,在經歷了27次的面部整容手術之後,他靠著旺盛的生命力活了下來。由於面貌的特殊,他的母親伊莎貝爾一直在家中對其進行教育,可是5年級時,伊莎貝爾覺得家庭教育遠遠不夠,奧吉需要得到外部世界的接納。10歲的奧吉第一次脫下頭盔走進同齡人的世界,而這場旅途註定困難重重。

電影為我們描述了一段充滿勇氣、愛與希望的成長旅程,展現了一個十歲男孩破繭成蝶的不凡故事。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影片由雅各布·特倫布萊、茱莉亞·羅伯茨、歐文·威爾遜領銜主演,豆瓣8.6分,IMDB8.1分,可謂良品佳作,曾經讓無數觀眾在影院潸然淚下。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主旨內涵、現實意義三個方面對電影進行解析,帶領大家共同走進這個善良溫暖的世界。

敘事手法:1個主視角加3個第一人稱輔視角,多重視角補充敘事,故事飽滿有張力

《奇蹟男孩》是以一個10歲男孩的成長為主線索,主視角為正常敘事視角,以男孩奧吉為主導。除此之外,影片別出心裁的採用了單獨分割的3個輔視角進行穿插描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影片主要對象是一群孩子,重在刻畫孩子的內心世界,而第一人稱視角無疑是最佳手段。因此影片的3個輔視角使用了第一人稱敘事手法,讓觀眾具有更多代入感。

①男孩奧吉的姐姐維婭第一人稱視角

作為特殊男孩奧吉的姐姐,奧吉的出生徹底改變了維婭的生活。以前的維婭是家裡的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她曾經在生日時許下願望,想要一個弟弟

可是維婭想要的是一個正常的弟弟,一個可以陪自己一起玩耍的弟弟,而不是像奧吉一樣的“怪物”,奧吉的特殊性讓他一下把父母的愛全部奪走。最愛她的奶奶去世了,最好的朋友上中學後不再搭理自己,她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她進入了一個孤單的世界。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維婭的視角讓我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備受折磨的不光是奧吉,還有可憐的維婭等待救贖。

②奧吉好朋友傑克·威爾第一人稱視角

奧吉到學校時,學校安排了三個精挑細選的孩子,想要提前帶奧吉熟悉下校園,而其中有一個窮孩子傑克·威爾。

在傑克的視角中,我們對奧吉碰到的事件有了更為全面的瞭解,視角的豐富讓故事更加立體飽滿。傑克從害怕奧吉到接納奧吉,再到把奧吉作為最好的朋友,這一視角將他心路歷程的變化展現的淋漓盡致。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在傑克的視角中,奧吉是一個聰明、大方、真實的孩子,這樣的敘述手法讓主人公奧吉的形象更加豐滿。

③維婭的好朋友米蘭達第一人稱視角

米蘭達是一個不幸、善良的女孩,她是維婭最好的朋友。

在這個視角敘述中,我們知道了米蘭達的不幸,父母離婚,母親整日生活在悲痛裡。而善良的米蘭達從來沒把奧吉當做怪物,她就像奧吉家裡第5個家人一樣,感受著家的溫暖。

主視角中我們看到米蘭達與維婭的友誼斷的莫名其妙,在在這個視角中一切疑惑有了明確的答案。米蘭達用第一人稱講述了自己為了得到夏令營同伴的喜歡,冒充維婭的內疚與不安。影片這種巧妙的安排讓故事更加曲折動人,讓描述更富層次性,也讓奧吉身邊的這些相關人物更加鮮活。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主旨內涵:成長與救贖是這部電影的主旨,而善良是實現自我救贖的最佳解藥

如果要從正確和善良中作選擇,請選擇善良。影片一開始的箴言為影片中的成長與救贖奠定了基調。

善良是心靈的選擇,羅素說過:

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奧吉的面貌無疑是可怕的,這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事實。可是善良使他相信,也許敢於嘗試,奇蹟就會出現。在這場奇蹟中,得到成長與救贖的不光奧吉,還有奧吉的媽媽、姐姐維婭、傑克·威爾以及米蘭達。

當奧吉摘下頭盔,勇敢的走進校園,是校長與老師的善良讓他堅持了下來。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①傑克·威爾的成長

奧吉對傑克·威爾的善良讓他有了一個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可是當他以為自己已經像普通人一樣融入校園時,傑克在萬聖節的一席話讓奧吉痛苦萬分。

如果我長成那樣,我早就自殺了。

傑克在環顧教室,確定奧吉不在時才偷偷的說著這些傷人的話。傑克內心是善良的,他只是不想因為接近奧吉被從前的朋友所瞧不起。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可是奧吉戴著面具站在教室聽得一清二楚,奧吉唯一的友誼被擊得粉碎,他不再去理會傑克。

失去友誼的傑克備受善良的煎熬,他知道奧吉是善良的聰明的孩子,是他應該維護和尊敬的朋友,他為自己的所做所為後悔。當他再次聽到朱利安嘲笑奧吉的容貌時,他憤怒的毆打了朱利安,冒著被學校開除的風險。

在《我的世界》遊戲裡,傑克向奧吉道歉,二人重歸於好,傑克在與奧吉的相處中慢慢的成長。

②維婭與米蘭達的成長

維婭無疑是善良的,她是那麼愛自己的弟弟。可是奧吉剝奪了本該屬於她的父母之愛也讓她內心充滿不忿。

當她在戲劇社告訴剛認識的黑人男孩自己是獨生女時,她的心中透露著自己的不滿。可是維婭畢竟是善良的,即使遭遇朋友的背叛,她仍然心懷善意。

弟弟的真誠與自己的善良讓愛融化了憤恨,維婭帶著自己的弟弟到學校觀看戲劇演出,而戲劇的女主角是米蘭達,維婭是候補。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米蘭達在戲劇開始前拒絕上臺,把主角的位置讓給了維婭。米蘭達的心中滿是愧疚與自責,善良的米蘭達需要自我救贖,而奧吉的勇敢給了她動力。

③奧吉的媽媽伊莎貝爾的成長

伊莎貝爾自從奧吉出生後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奧吉的身上,她放棄了正在攻讀的碩士學位,更加忽略了女兒維婭的感受。

而隨著奧吉勇敢的走進校園,伊莎貝爾慢慢發現自己的不足。她看到了女兒的孤獨,也重新想起了自己的學業。

奧吉的長大讓伊莎貝爾想到了自己也需要成長,她在萬聖節時主動要求女兒請假,陪著女兒看電影聊天,這應該是維婭這10年來最開心的一天。

最終,伊莎貝爾解開了與女兒的心結,也完成了自己的碩士論文,實現了自己的成長與救贖。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其他人的變化來源於奧吉的勇敢與善良,儘管成長的路充滿艱辛,但是奧吉從未放棄,他的善良讓樣貌不再重要,學校的同學最終全部接納了他,而奧吉更是在畢業時獲得了最珍貴的勳章。

所有偉大的人,不論男女,都因擁有個人魅力而極具感召力,感染無數的人,而奧吉的個人魅力就來自自己的勇敢與善良。

現實意義:用詩意童話般的結局啟迪我們對現實的思考

有的人曾經把《奇蹟男孩》貶得一文不值,認為影片脫離現實。

正如《紐約新聞》對它的評價:影片在宣揚善良,卻又極具諷刺性。電影主旨在於接受個體差異和發掘超出表象的內容,但卻沒有突破傳統而只是停留在表面。

其實電影並不是完全的脫離現實,影片中對現實進行了很好的交待。

當朱利安的惡作劇被拆穿時,校長叫了他的父母來到學校,這裡的一段對話讓我們知道,影片的導演並沒有忘記現實的殘酷。

朱利安的父母是社會名流,當校長宣佈朱利安需要為自己的過錯停課兩天時,朱利安的父母曾經威脅到,他們為這個學校捐了很多錢,他們有很多的朋友在董事會。而朱利安的母親更是直言,受欺負的是自己的兒子,因為朱利安因為奧吉的醜陋而害怕哭泣。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你去跟這個真實殘酷的世界說這些吧”,朱利安的母親這句話是耐人尋味的,也是影片留給我們的思索。

其實《奇蹟男孩》這個故事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作者在冰淇淋店裡偶遇的一個有面部創傷的小女孩。那天,帕拉西奧帶著兩個孩子去冰淇淋店,遇見一個面部受過傷的小女孩。

年齡小的兒子在看見小姑娘的臉後直接哭了起來,而年紀稍大的一個,雖然剋制,卻也表現出了向後躲的動作。氣氛瞬間變得尷尬,小女孩的媽媽牽著小女孩友好並且溫和的說:好了,我想我們也該走了。

這件事讓帕拉西奧觸動很深,並且在之後時常想起這個小女孩和她溫柔的母親。於是,小男孩奧吉的故事由此誕生。

我們都知道,現在校園霸凌事件時有發生,學校裡那些特殊的孩子往往成為被攻擊的對象。電影總是虛幻的,美好的,現實中不可能有那麼多善良負責任的老師,特殊孩子的融入也不可能如此順利。《少年的你》中描述的欺凌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事例。

但是電影真實的目的就是向現實世界傳達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現實世界的殘酷才會讓我們對影片中的美好觸動很深,從這一方面來說,《奇蹟男孩》無疑是成功的。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在電影中感悟成長與救贖的旅程

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與人生苦戰。如果看完影片的我們能夠比平時善良一點,我想這個世界可能會有無數備受煎熬的人會獲得救贖。

我們相信奇蹟,我們也需要奇蹟,人生不易,對別人的善良終會變成自己的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