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從看書超慢到輕鬆些寫書評,我用了好幾年。腹有詩書氣自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這句話說的對。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湊個熱鬧,我來說說10本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書。日常看的書大概有7類,每類選了最推薦的1到2本。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1、閱讀類:《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對於我來說,之前最難的是怎樣讀書。我原來讀書的習慣比較差,基本上每個字都要讀,就像讀課本一樣,所有的知識點都想吸收,結果就是讀的太慢啦,很難堅持下去。看到這本書後才知道,我的閱讀習慣是錯的,原來不同的書要用不同的方法。

這是一本閱讀技巧入門書,速讀、跳讀、通讀、筆記等方法都有系統的介紹,結果課後的練習掌握方法不難。如果能堅持練習,簡單的書可以做到一目十行。


2、養育類:《非暴力溝通》、《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非暴力溝通》我看了兩本,上面一本是所有溝通場景的,書中提倡的溝通語言應用場景很廣,我們很多人都是受害者和施暴者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1、觀察;2、感受;3、需要;4、請求。

非暴力溝通是一門語言,就像英文一樣需要反覆練習。使用這種溝通方法之後,我明顯感覺溝通效率高了,也更順暢了。我老公感受更明顯,於是我就把方法教給了他,基本上我們不吵架,認真坐下來聊就能理清問題。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是針對親子關係的,不是一個作者,蘇拉是基於馬歇爾的非暴力溝通理論,深入探討的親子溝通方法。它提出的長頸鹿語言內核和非暴力溝通一致,是與孩子溝通更有效的語言。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這本書目前也有3本,一本升級版,和親子游戲篇。

金伯莉·布雷恩在書中提出的“情感引導式教育”讓我受益很大,其本質是“允許孩子自由輕鬆地表達情感,而不受任何壓抑或否定。”

書中提到的教育誤區“鼓勵、懲罰、控制、忽視”我在教育孩子時或多或少都存在。情感引導下成長的孩子更獨立,他知道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更知道怎樣解決問題。孩子能“自治”之後,父母比較輕鬆了。

3、心理類:《自卑與超越》、《原生家庭》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這本書版本很多,阿德勒的應該都不差,內容覆蓋面很大,有點厚,理論和案例兼具,讀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穫。看完這本書才明白自己性格為什麼是這樣的,自己哪方面有缺陷,要怎麼克服等等。

很多心理學的書都是基於這本書的理論寫的,所以首推這一本。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這本是聚焦原生家庭的,對於自己性格缺陷的修復,和子女的教育有深入的研究。

誰還沒有受點原生家庭的傷害,有人用一生去修補,有人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擺脫原生家庭,想成為一個好媽媽好爸爸的朋友,可以看下。

4、親密關係類:《親密關係》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認準這一本,我曾經買錯過。另一本羅蘭米勒的《親密關係》,很厚偏理論經常讀睡著。不善於讀理論類的建議買這本。

書中講到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月暈、幻滅、自省、啟示。到達啟示階段才是最穩固的親密關係,但可以跳過其中某個步驟。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依賴、獨立、互賴”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完之後,很多感情問題都能找到依據,很多案例都是身邊人的影子。精神很難獨立的朋友,建議讀讀這個,當然首先要先意識到自己精神不獨立。

5、自我提升類:《終身成長》、《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最受益於書中提到的兩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在各個領域獲得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甚至家庭、一個公司、國家都可以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基因。

書中理論易懂,案例很好讀。開始以為自己妥妥的成長型思維,分析下來很多情況下自己還是固定型思維,任重道遠。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這本很有趣,我看的時候,很多人問我為什麼看摩托車的書。其實是講了一場旅行,跟著作者慢慢構建思想世界。主人翁的思路一層層剝開,語言詼諧,是一本適合慢讀的書。

全篇都在討論科學、哲學、藝術的外延和聯繫,其實在探討一個類似“心流”的東西,到最後作者也沒給出一個定義。神奇的是很多技術類的書,後面參考文獻都有這本書。

6、女性成長類:《會賺錢的媽媽》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最後選了這一本,是因為它帶我走出最迷茫的時候。每個媽媽都會考慮一個問題,是在家帶寶寶還是出去工作,對於家境一般的家庭,這就是個難題。很多媽媽難以取捨,這裡也許可以給你一個兼顧的方案。

書中給了很多建議,更類似與一本“全職媽媽創業指導書”,如果挖掘自己的興趣、能力,如何找到賺錢的項目,這裡都有講到。一個很小的需求,都能挖掘出來商機,內容相當豐富。

7、寫作類:《故事》

作為寶媽,影響我最大的10本書

最近在看的書,因為決定還是要寫故事,不然可能會後悔。讀了一半,很有啟發,原來懵懵懂懂的東西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作者強調不講套路和模型,只講原理。 寫作方面的書也看過不少了,這本感覺收穫最大, 想寫故事、小說、編劇,建議都要看看。


很多人現在不怎麼看書了,碎片化閱讀讓大家覺得自己在閱讀,但零碎的知識很難系統化,還是建議可以讀一讀,哪怕只是能記住其中的一個點。

實在沒時間的話,也可以去聽書,散步的時候,上下班路上,做家務的時候,都很方便。

希望,你也是個可以從書中汲取能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