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愛一個人,都別做這三件事,留下一些餘地,別讓自己丟掉

文|徐慕黃

無論多愛一個人,都別做這三件事,留下一些餘地,別讓自己丟掉

張愛玲說過的一句話“說好的永遠,不知怎麼就散了。最後自己想來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當初是什麼原因把彼此分開的。然後,你忽然醒悟,感情原來是這麼脆弱。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

感情真的是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東西,它會影響一個人的一切,讓你變得不像自己,都說“愛七分,留三分”,可是面對愛情的呼喚,每次都忍不住想要多給一點,最後卻因為愛的太用力,連一絲餘地都沒有留下。

人都是這樣總以為付出的越多結果就越好,可是結果依然沒有改變,反而被傷害的越來越深,所以無論多愛一個人,都別做這三件事,都給自己留下一些餘地別丟下自己。

無論多愛一個人,都別做這三件事,留下一些餘地,別讓自己丟掉

不要丟掉自己的工作,不要讓自己失去獨立的能力

懷孕的時候很多女人都能聽見男人說“以後我養你吧,你不要去工作了”,這句話真的有想的那麼溫馨嗎?

或許剛剛開始這樣的生活會讓你感到幸福,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會發現,雖然不用考慮物質帶來的壓力,可是卡里的金額重來都是和上個月月末一樣,而在空閒的時間裡除了柴米油鹽和孩子的日常中消耗青春,還能得到什麼。

每一次想給父母買東西,都要去問自己的老公,一次兩次沒什麼,等次數多了,他就會認為“自己工作那麼累,而你卻生活的那麼輕鬆”。

在男人眼裡,全職太太是一個很輕鬆的職業,不用去考慮金錢所帶來的煩惱,回家以後,鞋子一脫趴在那裡玩著手機,嘴裡還唸叨著“飯怎麼還沒好?”如果孩子表現的不夠理想,他又會覺得你都不用工作,還連一個孩子都教不好嗎?

生孩子前婆婆還會很開心的對你說“你不要去工作了,以後你生了孩子我幫你帶”,可是到了現在她又會嘀咕“別的女人都是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

所以啊女人一定不要丟掉工作,最起碼有一個自立的能力,太多例子告訴我們,女人有錢真的是太重要了,為了婚姻放棄工作的女人是很可悲的,最後只是把青春的激情都浪費了,孩子需要獨立樂觀的媽媽,而男人喜歡一個獨立自主的伴侶,而自己也是需要像曾經希望中的那個自己,不要丟掉了那個有底氣的自己。

無論多愛一個人,都別做這三件事,留下一些餘地,別讓自己丟掉

不要丟掉自己的社交和圈子

我有一個朋友,自從結婚以後就好像失蹤了一樣,叫她去吃飯她沒空,叫她去逛街也不去,各種活動她都是以有事推脫。

後來才知道其實她是想和我們一起的,只是她老公不肯,她老公希望她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這樣的結果讓我們很是吃驚。

這讓我想到我的大學舍友,是一個很活潑的女生,每次有什麼活動就像一個看見蘿蔔的兔子,可是自從她找到男朋友以後,好像她的生活都和我們隔絕了。

因為她的男朋友希望她能夠只呆在他身邊,最開始她還以為這是男人在乎女人的表現,可是慢慢的她就感覺到了“窒息”。

他總是看自己的手機,還不讓自己和其他異性接觸,就連工作需要和同事討論他都要生氣,這近乎變成了一種魔咒,緊緊抓住了她的喉嚨,讓她喘不過氣來,我問她那你為什麼還要讓他這樣對你呢?

她苦笑著說“我是一個害怕麻煩的人,我很愛他,也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影響到兩個人的感情,所以我每次都妥協,可是最後我實在受不了”,她想和以前的朋友訴說,可是卻發現她們都被自己推開。

兩個人最後還是分開了,她說“分開以後她彷彿獲得了新生,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身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多,好像離開他就是一個幸運的抉擇”。所以啊女人不應該為愛情放棄社交,否者最後愛情消失之後發現自己身邊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無論多愛一個人,都別做這三件事,留下一些餘地,別讓自己丟掉

不要逾越自己的底線

每一段感情都應該守住底線,就像出軌,只有兩種結果,一次和無數次,你能保證他真的能夠改過自新嗎?

心軟只會造就對方更出格的行為,我們見過太多的出軌,一開始都是偷偷摸摸生怕被發現了,可能女人察覺到了男人應該有外遇了,可是又怕挑明以後兩個人的關係到此為止,以至於就這樣隱忍著。

可是慢慢的偷偷摸摸就變成了明目張膽,好像你才是插入他們感情的第三者一般,試想最開始你就挑開話來說,還會有這樣的結果嗎?

所以這樣的底線是不能逾越的,心軟只會讓你受到更多的傷害。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那種家暴的男人,也女人往往選擇隱忍,到了最後慢慢的也變成了習慣,每一天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曾經對未來充滿自己現在只剩下了麻木。

以前以為他能幫自己遮風擋雨,可卻發現大風大浪都是他帶給自己的,自己還變成曾經最討厭的樣子,和誰在一起最終會讓你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了愛一次一次逾越自己的底線,甚至靠著犧牲自己的方式,來維持一段感情,可這樣終究只是自我欺騙。

可是我們都懂,面對最愛的人總會想著把自己的最好給他,明明知道結果不會改變,可是還是選擇“飛蛾撲火”,付出不求回報沒有底線的人,往往也得不到珍惜,也會被愛情傷的很深,所以無論多愛一個人,都守住自己的底線,這是給自己留有選擇的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