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興縣探索建立政務服務“五大體系”,著力打造“3+2陽光政務”模式

今年以來,寶興縣為深入推進城鄉基層工作,進一步破解辦事難、辦事慢的難題。全面推行陽光決策、陽光審批、陽光服務、陽光執行、陽光文化五大體系,進一步規範政務公開,精簡行政審批,優化服務流程,打造“3+2陽光政務”模式,努力做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服務像陽光一般溫暖,讓落實像陽光一樣迅速。

“陽光決策”聚民智。一是決策前充分調研。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和《政府投資條例》等,對重大行政決策,嚴格執行決策提出、專項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作出決策等工作程序,杜絕盲目性和隨意性。二是決策時廣納民智。邀請利益相關人、公眾代表和專家列席,充分吸納公眾意見,按照對標政策規定、對比相鄰縣區、對照工作慣例、對照問題是否解決的“四步工作法”,使行政決策更加符合群眾實踐意願、切合工作實際、遵循發展規律。三是決策後跟蹤評估。對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執行情況定期跟蹤調查和督促檢查,及時調整和完善有關決策,進一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實施效力。

寶興縣探索建立政務服務“五大體系”,著力打造“3+2陽光政務”模式

投入20多臺(套)自助服務設備,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務

“陽光審批”減負擔。一是推行“五個一承諾制”。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流程,公開行政審批事項許可清單、審批辦理流程清單,編制246項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明確一般行政審批事項只進一扇門、只到一個窗、只填一張表、只交一套材料、只需一次就辦好。二是深化“一窗受理”。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幫辦代辦”“吐槽找茬”“窗口無權否決”等服務機制,做到“一窗受理”,提高審批服務水平。三是實施“容缺受理”。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主要申報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次要條件或手續有欠缺的審批服務事項,先予容缺受理並進行實質審查,出具審批意見,在容缺材料補齊後,及時頒發相關證照。

寶興縣探索建立政務服務“五大體系”,著力打造“3+2陽光政務”模式

通過整頓提升行政效能,政務服務中心辦事效率進一步提高

“陽光服務”暖人心。一是全面落實“五辦“服務。813項事項實現“馬上辦”,541項事項實現“網上辦”,280項事項實現“就近辦”,896項事項實現“一次辦”,109項事項實現“零材料”辦理,878項事項實現“全程網辦”,96項事項實現“容缺受理”。做到靠前服務主動辦、能上盡上網上辦、提前預約優先辦、容缺受理加速辦、全時審批隨時辦。二是推行情景化、套餐式服務。依託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100項事項實行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 246項行政審批實現全部提速60%以上, 99%以上的依申請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三是建立政企溝通協商機制。依託“12345”政府服務熱線,依法幫助解決生產經營遇到的問題,完成“12345”政府服務熱線轉交辦信件60封,回訪率100%,滿意率100%,構建政商交往“清”上加“親”。四是開展“政務服務好差評”。邀請50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和100企業業主,對27個政府組成部門的政務服務工作進行評價。

寶興縣探索建立政務服務“五大體系”,著力打造“3+2陽光政務”模式

全面推行週六延時服務,群眾滿意率進一步提升

“陽光執行”強監管。一是推行“清單制管理”。推行重點政務目標任務落實“三單兩制一監管”。建立目標任務清單、突出問題清單、工作成績清單,通過定目標、定標準、定時限、定責任,建立起決立行、行必果,幹一件、成一件的工作落實機制,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二是建立“三色預警機制”。對重點部署安排重視不夠、辦理質量低甚至敷衍了事、辦結不及時、工作嚴重滯後等突出問題,實行“首次藍色提醒、二次黃色警告、三次紅色通報”機制,切實提高執行力。三是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科學確定抽查事項,建立與抽查事項相對應的檢查人員名錄庫和檢查對象名錄庫並動態管理,及時公開檢查結果,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寶興縣探索建立政務服務“五大體系”,著力打造“3+2陽光政務”模式

清理公佈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編制最多跑一次辦事指南

“陽光文化”倡廉潔。一是加強廉政文化建設。通過黨員領導幹部定期上廉政課,組織黨員幹部進廉政教育基地,廉潔文化進機關、進家庭等,倡導“明公德、守法德、嚴私德”的文化氛圍。二是推行黨員幹部“雙生日”制度。每月選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主題學習、重溫入黨誓詞、黨員志願服務等,讓入黨日在當月的黨員過好“政治生日”;在主題黨日,各支部或黨小組要採取健康向上的形式集體為出生日在當月的幹部過好“個人生日”。三是建立實績檔案。建立幹部實績採集、審核、分析、運用一體化管理閉環,切實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寶興縣治理辦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