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4.1指出仁學是一種傾向於群體性的策略,是應對大變動社會的生存智慧,4.2指出仁學能夠不再受貧困與富貴變動性的制約,而具有自我成長性,能夠有智慧地進行應對。4.3指出只有仁者才能夠在大變動社會中辨別對錯、區分善惡。此三章給出了仁學的特點(里仁為美、擇者處仁)、功能(不受外界的影響,可久處約、長處樂)、內涵(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和功效(能好人、惡人),下一章(苟志於仁矣,無惡也)也是對仁學功效的經典歸納。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參考譯文」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喜好或是憎惡他人的判斷。”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前章有了對仁的重要性述解後,此章是對仁的功能和仁者應有能力的陳述,也是反面映託能正確地“好人、惡人”的人是仁者。這與4.1就能夠對應上了,4.1章的“里仁為美”指出仁學具有團體化應對的策略,那麼,判斷人就非常重要了,否則難以選擇適宜自身發展的生存環境。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對人的認知和判斷不是片面的,而是具有整體性和綜合的,因此具有複雜性,正是後面孔子講的,“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正是由於對人的判斷的複雜性,因此需要有相應的判斷方法,只有做到了能夠做到善惡、對錯、好壞的判斷,才能夠實現“擇者處仁”、“里仁為美”,能夠實現“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此章中何為好惡最為重要。因為仁學提供的是“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堯曰篇》),“好仁者,無以尚之”(《里仁》),實現的是“君子不器”(《為政篇》),正如《為政篇》中所講,仁學提供的是內在人格的成長,而非基於外在時空的判斷。因此,此處的好,是指符合仁的,而惡是不符合仁的,或是講,所謂好,是指符合人發展的,而惡,是指不符合人發展的。這裡的好惡與是否符合仁對應起來。而如果沒有仁學的支撐,這裡的好惡就難以確定了。但是,仁本身難以確定,“吾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里仁篇》),這說明,好惡與我們日常的道德意義上的好惡意義不同,甚至是相反。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如果我們藉助於西方傳統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仁學中的好惡了,人類常識中的好惡與符合人的發展的善惡其實並不相同。在《創世記》的伊甸園故事中,伊甸園的中央有一棵智慧樹,樹上結著能夠判斷善惡的智慧果,但是神的戒律是伊甸園裡的其它果實都可以吃,唯有善惡果不能吃。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但是,人類的祖先亞當與夏娃卻聽從了蛇的誘惑,聽了善惡果,眼睛變亮了,知道了羞恥(發現自身沒有穿衣服,於是用樹葉做衣服,從此人類就有了文明),但是,人類也違反了神的戒律,被趕出伊甸園了。這其實是《創世記》中最讓人費解的地方,人類知道了善惡,眼睛變亮了,為什麼還會被趕出伊甸園呢?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如果將《創世記》中的後續發展結合起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到為什麼人類的善惡傳給引起大麻煩。首先,亞當夏娃的大兒子該隱基於自己的善惡殺死了自己的弟子亞伯,再到後來建造通天塔,人類也因為為了頌揚自己的名,結果導致分散於各地,不能團結建設塔。再後來諾亞時代,人類基於自身的善惡導致了毀滅,唯有被世人嘲笑的諾亞基於人類不能理解的造船行為而存活下來,再到後來亞伯拉罕時代,索多瑪、蛾摩拉也基於自身的善惡而導致了毀滅。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縱觀《聖經》,人類的善惡是導致毀滅的根源,而克服這一問題,則需要回歸永恆的神的善惡,這才是智慧樹上永恆的善惡的含義,人類在吃善惡果的時候,還沒有能力掌握永恆的善惡,即符合人的發展的善惡。因此,人類吃了善惡果之後,僅僅能夠判斷短暫的善惡,而需要通過磨練、訓練,從成認識到神的善惡。因此,整個《聖經》的目的在於如何迴歸到永恆的善惡,或是符合人的發展的善惡。這與仁學中的好惡的含義完全一致。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春秋禮崩樂壞,給人的好惡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人類的任何善惡都會被大變動社會所否定,而仁學提供了能夠使人立足於大變動社會的安身立命之道,它不同於我們日常的善惡。比如仁學提出在禮樂崩壞之下仍然尊德循禮,但需要對德與禮進行改革,德是受好學、好禮的改造,否則,德會走向惡行,而禮樂則不再是封閉的貴族、士族之禮,而是向庶民開放的禮樂,崇尚儉、敬,旨在培養民眾的有恥且格的內在自主人格,使得民眾能夠興於仁。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因此,仁學的善惡標準與當時禮崩樂壞之下的善惡存在著很大的落差,因此,需要敏於行、權於義的支撐,否則,這樣一個善惡標準無法行於天下。仁學中的好學很中心的含義是“敏於行”,君子的人格是“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篇》),孔子對自己經驗的總結也在於敏於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將仁歸納為五項品質,其中一項也是敏,“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篇》)敏是行動的基本法則,“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堯曰篇》)孔子對自己整個人生的歸納也是如此,“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篇》)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另一項行動的支撐則是“權於義”,“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里仁篇》),擔憂的事情也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篇》)仁學主旨的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中的“達”也需要義的支持,“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顏淵篇》)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仁學提供了完全不同於我們常識的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但是,永恆的善惡並非與人普通的、常識性的善惡沒有關係,而是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人的興趣、愛好、慾望這些“思無邪”的因素都將被永恆的善惡所吸收,成為仁學的應對大變動社會的策略,從而形成“興於詩、志於道、立於禮、據於德、依於仁、敏於行、輔於友、合於愛、遊於藝、成於樂”,從成構成仁學的好惡。

永恆的好惡:仁學提供的善惡標準(4·3)

用仁學來解釋經典,可以填補《論語》篇章間的空隙,讓我們瞭解到完整的仁學,同時也能夠見識到仁學的強大解釋力,同時,也可以豐富仁學的內涵。如果需要進一步瞭解仁學的內涵,敬請加入視頻慕課《論語啟蒙:論語的法典化解讀》,或參考《仁者無敵: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