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00+本讀書計劃之《白鹿原》

一年300+本讀書計劃之《白鹿原》

早上完成了《白鹿原》全書的閱讀,完成全書的閱讀,我用了20天的時間,每天10%-15%的進度推進,終於在今天閱讀完畢。

這本書讀下來,給我的整體印象不如《平凡的世界》一書那樣輕鬆愜意,原因有二:一是本書的主要人物比《平凡的世界》要多,本書花費主要筆墨的人物多達7人,有白嘉軒及他的兒子白孝文,女兒白靈,鹿子霖及他的兩個兒子鹿兆鵬,鹿兆海,還有鹿三的兒子黑娃.《平凡的世界》一書,主要的人物沒有那麼多,充其量就是孫少安和孫少平兩人,外加他們戀人,田潤葉和田曉霞。二是《平凡的世界》故事情節有本書這麼跌宕起伏,這兩本書雖說講述都是陝北的故事,但因為時間跨度不一樣,使得故事密度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比如《平凡的世界》一書講的是建國之後,穿插著農村和村鎮之間的故事內容,但《白鹿原》一書從大清,寫到民國,由民國寫到抗戰,最後寫到共產黨統一全國,整個故事鏈條足夠長,複雜度足夠大,而且全套書的字數要少於《平凡的世界》,因此,兩者相比較讀起來,《白鹿原》要燒腦很多。

雖說《白鹿原》一書閱讀體驗不是極佳,但整本書的故事給我的精神震撼卻比《平凡的世界》一書來的更猛烈,我在讀完《平凡的世界》一書之後,沒有太多時間回味,因為我個人的感受就是書中故事太過於平淡,可《白鹿原》一書讀完後,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復,原因如下:

本書對靈魂人物的塑造可謂光輝高大。毫無疑問,本書的靈魂人物就是白嘉軒,作者在最後也說到:白嘉軒就是白鹿原,白鹿原就是白嘉軒。作者對白嘉軒的人物塑造超脫了世俗,更是一種精神象徵,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白嘉軒本人所展現出來的就是不屈不撓,不畏艱難,大義凌然,大公無私的光輝形象,而這一形象,恰恰是與共產黨的勁射特質項暗合。因為在共產黨統一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同樣是不屈不撓,不畏艱難,永不服輸,大義凌然的形象,這兩種形象在書中的明面上,是地方的吻合,因為白鹿原在共產黨統一的過程裡,起到了關鍵作用,畢竟原上有很多姓“紅“的人。而在書中陰線處,恰恰是白鹿原這個地方上的人物特質與之吻合,畢竟白靈,黑娃,鹿兆鵬所展現出的就是不屈不撓的光輝形象。

說到這一形象,必然繞不開白嘉軒這個人物,從他娶了7任妻子,到和鹿家置換土地,再到審判大兒子白孝文,以及不認女兒白靈,最後到自己的腰被土匪打斷,經過休養仍堅持著務農,這一切都是白嘉軒跌宕起伏的命運過程。在這一過程裡,他大義凌然,不徇私;他向命運抗爭,不屈服,不低頭。所以,說白嘉軒就是白鹿原的精神象徵絕不為過。

總結:讀完《白鹿原》,我似乎讀到的是我自己,雖說我沒有生活在那個水深火熱的年代,但故事主人公面對的人生困境,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經歷,既然如此,主人公的人生經驗便值得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