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古鄯州(今海東市樂都區)陳兵講武,你不知道的邊史

隋朝初年,文帝楊堅派軍隊進駐青海和甘肅交界地區,牽制吐谷渾首領誇呂向東發展的軍事行動。經過幾次戰鬥,誇呂大敗遠走,未走的十三個吐谷渾部落向隋投降。隋文帝認為當時的青海東部村落稀少,容易遭到襲擊,於文帝開皇四年(584年),派大將賀婁子幹率兵進擊吐谷渾,指示並勒令人民築堡聚居,墾田積穀,以備不虞。賀婁子幹後來看到這裡地廣人稀,大舉墾田收穫必少,消耗增多,而且這一帶人民多數從事畜牧業,強令集中墾田,很難維持安定。為此,隋文帝採納了賀婁子幹提出的擇點設防、“鎮戍連接、烽燧相望”、彼此呼應、人民仍可散居的建議。在如此設防下,吐谷渾再沒有大規模進擊,雙方沒有大的武裝衝突。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隋滅亡了南朝的陳,統一了南北朝,建立了統一的中央政權,聲威遠布,吐谷渾更難與之抗衡。於是,次年誇呂派使者到長安聘問修好。開皇十一年(591年),執政了57年的吐谷渾首領誇呂去世,其子世伏繼位。世伏主動與隋修好,當年就派侄子無素向隋“奉表稱藩,並獻方物”,與隋聯姻,擬送其女充當隋文帝嬪妃,隋文帝加以謝絕。這時,賀婁子乾的侄子賀婁詮擔任鄯州(今樂都)刺史,他忠實地執行楊堅的民族政策,民族友好關係進一步密切。到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將光化公主嫁給了世伏,滿足了吐谷渾與隋聯姻通好的要求。甘青地區的吐谷渾人都成為隋的藩屬。次年,世伏死,其弟伏允繼位,派使臣到長安,請按吐谷渾風俗“兄死妻諸嫂”,仍以光化公主為妻。這雖然與內地風俗不合,但隋文帝也答應了。以後十多年中,雙方保持聯繫,友好相處。公元605年,隋文帝被太子楊廣殺害,自己繼位。楊廣就是我國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隋煬帝。他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他繼位後徹底改變了文帝時的對外友好政策,而搞內夏外夷的政策,對吐谷渾極不友好,採取敵對行動。他認為吐谷渾阻礙了隋與西域的陸路交通,欲除之而後快。

隋煬帝古鄯州(今海東市樂都區)陳兵講武,你不知道的邊史

在隋煬帝的大臣中,有一位叫裴矩的人,是掌管貿易的吏部侍郎。此人很有心計,對西域情況瞭解得很多,並撰寫了《西域圖記》一書獻給隋煬帝。他向隋煬帝盛讚西域富庶,盛產奇珍異寶,並稱據西域商人們表示,西域各國願意依附隋朝,只是苦於吐谷渾稱霸西戎,阻礙中西交通。裴矩還誇耀隋朝的武力足以壓制吐谷渾。隋煬帝聽了裴矩之言後,更加堅定了征服吐谷渾的決心。

隋大業四年(608年),裴矩策動鐵勒部人(原遊牧於今新疆東南的西突厥人)進攻吐谷渾,借刀殺人,讓突厥人打吐谷渾人。突厥人為表示對隋朝的忠心,舉兵入侵吐谷渾。由於突厥騎兵強大,吐谷渾軍隊被擊敗。伏允可汗退逃至西平,並派人向隋煬帝求援,他不明內情,還因與隋朝有甥舅關係,把隋朝當作自己的救星。這時隋煬帝順水推舟,派安德王楊雄從澆河出發、許國公宇文述從西平出發,以“撫納”的名義伏擊伏允可汗。伏允見隋軍來勢兇猛,不懷善意,便率部向西奔逃。宇文述見伏允已識破詭計,就撕下了“撫納”的假面具,揮軍追殺而來,一直追到青海湖東南帶,一路斬殺3000餘人,俘虜和投降的百姓達數萬人之多。而伏允可汗一口氣逃奔至柴達木盆地。當隋軍返回後,伏允又率部眾回到故地。這次慘痛的教訓,使伏允認清了隋煬帝的險惡用心,於是加強了對隋的戒備,以防再次受到攻擊。

隋煬帝古鄯州(今海東市樂都區)陳兵講武,你不知道的邊史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夏四月,為了掃蕩吐谷渾,隋煬帝親自統兵,隨帶大批文武官員及嬪妃宮女西巡。在西行的路上,先後經過隴山、隴西枹罕,到黃河的臨津渡(今甘肅積石山縣大河家),從臨津渡渡過黃河,來到了樂都,即當時的西平郡。

隋煬帝一行進駐樂都後,為了震懾吐谷渾和其他少數民族,在樂都陳兵講武,舉行了大閱兵。到了五月九日,隋煬帝又在拔延山(今樂都南l)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圍獵活動。這次重大行動名為狩獵,實為誇耀兵力,是一次大的軍事演習.隋軍的活動範圍延綿200裡.

隋煬帝古鄯州(今海東市樂都區)陳兵講武,你不知道的邊史

十四日,隋煬帝從今樂都出發,經西寧北面長寧谷(今西寧北川)、金山(今西寧西南,又名金娥山)、浩門川(今大通河),在青海門源西北方向於吐谷渾主力部隊相遇。隋煬帝調兵遣將,從四面包圍袁川(今門源西北永安河谷一帶)。吐谷渾伏允可汗發現被包圍,與重臣商議後,用金蟬脫殼的法子逃出重圍。5月28日,隋軍又包圍吐谷渾的仙頭王部眾,仙頭王見大勢已去,率十餘萬部眾向隋軍投降。6月2日,隋煬帝派左光祿大夫梁默、將軍李瓊率軍追擊伏允可汗,均被伏允可汗所殺。後又派衛尉卿劉權率軍追擊伏允可汗,劉權大軍到了青海湖邊吐谷渾王國的都城--伏俟城,攻佔此城,後又攻佔都蘭香日德一帶的吐谷渾城池。伏允可汗追得無處藏身,最後率2000騎向青海南部逃竄,客居在党項(今青海果洛)部落之中。

隋煬帝西伐,使人民飽受戰爭之苦,但也打通了中西通道,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和祖國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