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由失敗者寫就

天文學 | 教育 | 認識世界 作者 / 高爽

1

1903年12月7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小鷹鎮。

氣象局來信說:這一天天氣晴朗,有點冷,適合飛行。祝你們好運。

哥哥基爾伯和弟弟奧維爾扔硬幣,弟弟獲勝。獲勝的弟弟爬上飛機,準備今天的試飛。當時地面上觀看這次試飛的只有5個人。

飛機在弟弟的駕駛下起飛了,在空中停留了12秒,飛出36.5米。

這是人類第一次成功地主動的、可控的、完全動力的飛行。

幾個小時後,飛行試驗的距離擴大到260米。兄弟兩人給妹妹的信中說:試飛成功,他們回家過聖誕節。

這次飛行試驗之前,萊特兄弟進行了1000多次滑翔實驗,上百次改造發動機,上萬次風洞實驗。每一次的結果都是失敗,但每一次都更接近成功。

2

想要飛,這是人類延綿不絕的夢想。

月亮背面有一座環形山被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位“萬戶”,以此紀念中國明朝的火藥專家陶成道,也就是萬戶。

為什麼天有九重?為什麼月有寒宮?不親眼看一看怎麼能知道?

萬戶把47根巨大的鞭炮固定在椅子上,命令僕人點燃,他坐在椅子裡,手裡舉著大風箏,準備利用火藥的推力飛上雲霄。

火藥點燃了萬戶,萬戶失去了生命。他被世人嘲笑了幾百年:一個神經不正常的傻子。

但是,萬戶的全部思路都是正確的火箭失業的基礎,只不過在600年前,沒有別的人考慮這些問題。

3

從原始人手持羽毛飛翔失敗,到萬戶在天上爆炸失敗,再到身穿蝙蝠羽翼滑翔失敗……飛的夢想,太難了。

有人甚至提出質疑,“如果上帝想讓人類會飛,為什麼沒讓人類長出翅膀呢?”

熱氣球上天了,但是難以勝任遠途旅行和精確控制。

飛艇上天了,但是娛樂和觀賞的作用遠遠大於飛行的本來目的。

憑藉動力,主動操控,讓人飛上天空,再平穩降落,是貫穿人類歷史的大問題。

我的朋友鄭金啟和他的同事們一起製作的音樂劇《毛毛帶你飛》,講述了上面這幾個故事。這可能是國產原創的第一步科技史音樂劇。他們在劇中向失敗者們致敬。我要向鄭金啟他們致敬。

《毛毛帶你飛》最打動我的不是科技史的終極勝利,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飛的夢想,被一代一代的失敗者譜寫和傳承。對每一個真正心懷飛翔夢想的人來說,之前的失敗者都是自己的偶像。對飛機的發明來說,之前的失敗者都是上天的升力。

讓我留下眼淚的是劇中的歌聲:

失敗就再試一次,再試一次

再試一次

一次

一次

高爽的得到app課程

歷時1年打磨

大綱推翻6次

每節課平均修改8次

超過16000人共同學習

梦想由失败者写就 | 高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