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我們一起在南方,讀懂深圳

因為愛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會不會因為一本書,而愛上一座城呢?深圳就是一個以書築城,以城築夢的地方呀。

“來了,就是深圳人”,這是一個有夢想而創造奇蹟的城市。40年的深圳,是一座因“城市推崇閱讀,閱讀改變城市”的城市樣本。深圳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首個“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中宣部兩次在深圳召開了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向全國推廣深圳全民閱讀工作經驗。

在今天“4.23”世界讀書日,南方+攜手與深圳一起成長的海天出版社,精心選擇了海天出版社32本關於深圳的圖書(其中20本已經出版,12本即將出版),倡導大家一起“在南方,讀海天,愛深圳”的閱讀活動,讀書即讀城,讓我們出發。

同時,我們發起贈書活動,向網友們徵集自己讀過的有關深圳的書籍/正在讀的書籍,掃一下二維碼進群分享讀書心得體會。海天出版社準備了3本《深圳通史》(圖文版,兩卷),2本《深圳風物誌》(共三卷)送給大家。精選留言將通過南方+展示,被選中的5位網友獲得贈書, 截止時間:4月26日。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群二維碼

推薦書單如下:

1,《花季•雨季》,鬱秀 著,以特區中學生少年的眼光對社會生活多視角的思索,極鮮明地表現出改革開放以來的新一代所特有的個性。被譽為20世紀90年代的《青春之歌》,開啟青春城市的青春文學潮流。海天出版社 1996年10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2,《深圳民俗尋蹤》,廖虹雷 著,運用翔實的田野調查和文獻典籍的搜索鉤沉,描繪了一幅萬花筒式的深圳民俗畫卷,總結了一份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深厚的民俗文化根基資料。海天出版社 2008年5月出版。

3,《深圳市人口變遷研究1979-2010》,王世巍 著,深圳從三十餘萬人快速增長到兩千萬人口,成為一座超級大城市,只用了四十年時間,是現代城市發展的典型案例。本書作為第一部研究深圳人口變遷的專著,有很強的史料和學術價值。海天出版社 2014年2月出版。

4,《鄧小平與深圳經濟特區》,《鄧小平與深圳經濟特區》編委會 主編,記錄了鄧小平同志兩次視察深圳的史實,並收錄了國內和海外媒體關於深圳特區建設的評論,既有歷史史料,又有深度研究,立體化地闡述了深圳奇蹟與鄧小平同志的歷史淵源。 海天出版社 2008年11月出版。

5,《深圳:以小說之名》於愛成 著,深圳學者中不多見的全方位涉入文學創作所做出的理論批評著作,以文本細讀化的解讀,從中尋找深圳文學所產生的現代性背景和經驗。 海天出版社 2015年1月出版。

6,《深圳讀本》姜威 主編,近百篇在特區發展歷程中產生過強烈共鳴的經典篇章,勾勒出深圳與深圳人開邊拓荒、不斷成長的斑駁影像。海天出版社 2009年10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7,《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謎》,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寫作組 編,陳秉安、胡戈、梁兆松 執筆,解讀深圳經濟特區成功之路的早期著作,深刻的理論分析和精彩的文字描述,讓“殺出一條血路”在這部作品中得到真實鮮活的呈現。海天出版社 1995年9月出版。

8,《美的追尋:胡經之文集第五卷》,胡經之 著,胡經之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文藝理論家,中國文藝美學的主要奠基人,深圳文藝理論的代表人物,該書是作者對自己的八十載人生做的一次完整回顧。海天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9,《海洋深圳:深圳海洋文化歷史地標田野調查報告》,梁二平、楊雨軒、郭湘瑋 著,本書為深圳海洋文化歷史地標田野調查報告,通過大量歷史資料、數據、實物、圖片等,反映深圳海洋文化的歷史背景和現實狀態。海天出版社 2015年出版。

10,《袁庚傳:改革現場》,塗俏著,本書追訪156人,翻閱大量內部檔案及私人日記,進行了搶救式的記錄,以重返當年改革現場的敘述文本,描述了我國改革開放起步階段袁庚的生平和思想活動,從一個人的傳記呈現一個時代,讓讀者感受中國改革開放的必然性、必要性和艱鉅性。海天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11,《草木深圳》,深圳市城管局、深圳市林業局編,這是一部第十九屆國際植物學大會推薦的深圳本土植物科普讀物,分為“郊野編”和“都市編”兩卷,精選了深圳常見的320種野生植物,每種植物包含中文名、別名、拉丁名、科屬、類型、生態環境及分佈、生境、花期、果期等基本檔案。附錄中的科屬花期索引表則以花期和科屬為線索,讓讀者瞭解當月都有哪些植物會開花。值得深圳人手一冊。海天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12,《“雙創”何以深圳強?》,王京生 陶一桃著,本書基於深圳首份“雙創”實證研究報告,參照聯合國“三元創新環境評價系統”(支撐、能力、價值),認為深圳雙創呈現出鮮明的由創新要素稟賦決定的“塔形雙創體系”結構,即“塔基(創新基礎)+ 塔身(創新主體)+ 塔尖(創新方向)”三位一體的塔形創新創業結構體系。這就是深圳何以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基因密碼。海天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13,《深圳通史》(圖文版,兩卷),張一兵著,本書以大量原始資料,從海量鮮為人知的塵封檔案中,闡述從史前到清代的深圳7000年曆史,顛覆了深圳無歷史的認知。考古資料顯示,深圳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人類活動歷史超過6700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文獻顯示,深圳的郡縣史超過1700年。海天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14,《深圳風物誌》(共三卷),程建著,地名密碼卷描繪了深圳地名的變遷,深圳各區鎮地名的由來;村落往事卷整理了深圳客家村落和廣府村落兩大古村類型;家族記憶卷解釋了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深圳為何仍然保存了“村村有祠堂”聚族而居的傳統。海天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15,《任正非:華為的冬天》,陳廣著。這是海天版華為管理戰略系列的一本,通過解讀華為在3次冬天中的管理變革與創新,提出了唯有惶者才能生存的華為冬天策略管理戰略,是恐懼讓華為成為世界級的全球企業。海天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16,《壹棉壹世界:7000年的棉與人》,劉甜 舒黎明著,本書以講故事的方式敘述了棉花與人類的關係:過去,棉花與歷史上諸多重要事件息息相關,如地理大發現、第一次工業革命、美國南北戰爭等;今天,棉花對生態文明、社會進步有重大意義;未來,舒適、健康、環保的全棉生活方式必將改變世界。海天出版社計劃2018年7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17,《深圳——開往心靈的幸福列車》,徐斌著,總結了四年來深圳市愛心與共幸福促進中心項目的理念、方法、效果,從理論探討到具體操作層面進行全面總結、提升。這是一個由宣傳文化系統牽頭,整合全社會正能量資源,創新城市心理健康建設模式,結成心理關愛公益實體和網絡平臺,屬全國城市首創。 海天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18,《北大人在深圳》(第一輯),吳雲東著,本書採訪了25位在深圳各行各業的北大人,他們中既有50年代求學燕園卻依然精神矍鑠的老校友,也有奮發拼搏年少有為的80後年輕校友;既有推動深圳創新產業發展的商界精英,也有耕耘於文教領域的雅士騷客;他們既是2萬多名在深北大校友的縮影,又是一扇通向更廣闊的歷史和時代背景的世界之窗,折射出了“一群人與一座城”的故事。海天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赠书 | 4·23,我们一起在南方,读懂深圳

19,《讓城市的每扇窗戶都透著閱讀的燈光:20年,與深圳讀書月一起走過》,尹昌龍 主編,收錄了50篇圖文並茂的關於深圳閱讀故事的文章。其中領航篇是讀書月老領導、總顧問和相關市領導講述讀書月故事;組織篇是讀書月主承辦單位領導講述策劃開展讀書月精彩主題活動的故事;名家篇主要有親臨讀書月現場的名家大師、專家學者講述與深圳閱讀文化界和市民讀者互動交流的故事;社會篇介紹長期積極參與讀書月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閱讀組織、企業員工、校園師生等各界人士講述“第一線”感受讀書月的故事。海天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20,《閱讀看見未來》,魏甫華 瘦竹主編,在深圳36歲的時候遴選了36位作者,他們分佈在深圳各行各業,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讀書人”。這是一本關於閱讀的書,一本深圳讀書人閱讀體會的書,一本關於閱讀改變和影響了人的一生的書,一本透著深圳城市閱讀價值趣味的書,而整本書下來又形成了一本閱讀指南,一本薦書清單。海天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1,《深圳先行示範叢書•科技創新卷》(共4冊),王小廣主編,叢書展現深圳創新產業動態、發展戰略、特色風貌,提供先行示範區的創新經驗和模板。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12月出版;

22,《深圳新文學大系》(四卷),李楊、孫民樂主編,這部全新的“大系”雖以“深圳”為名,講述的卻是正在發生的“中國故事”。大系打破“純文學”的體裁限制,採用主題學的分類原則,選取“新城市文學”、“打工文學”、“底層文學”、“非虛構寫作”等雖然創生於深圳,但其意義遠不侷限於深圳的文學——文化政治範疇,展開知識考古與思想辨析。不僅在“問題與方法”層面為“中國當代文學史”的寫作提供啟示,同時,還為“中國故事”的講述提供新的視野與動力。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7月出版。

23,《為什麼是深圳》,陳啟文著,通過對華為、騰訊、大疆、雲天勵飛等深圳優秀創新型企業的深度調研,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回答“為什麼是深圳”這一偉大歷史命題。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8月出版。

24,《向深圳學習》,傅高義作序,由美國人類學家、深圳榮譽市民馬立安及其團隊撰寫。第一部由海內外學者通過解剖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以“深圳學”揭示深圳發展模式的全球史含義。本書英文版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後曾引起很大轟動,成為西方世界瞭解深圳的重要讀物。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6月出版。

25,《在極地與山峰間行走》,蔣平著。本書記錄張梁從普通銀行職員,隨著改革開放的歷程,成長為中國登山第一人的事蹟,反映當代深圳人為夢想拼搏、挑戰自我的進取精神。張梁的“攀登夢”是深圳夢、中國夢的精神寫照。計劃2020年7月出版。

26,《我的光輝歲月——深圳散文四十年》(上、下冊)、《我的深南大道——深圳詩歌四十年》,鄧一光主編,編選了深圳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優秀散文作品和優秀詩歌作品,展現這些年深圳人文風貌、歷史進程和文學發展,紀念深圳城市四十年光輝歲月。計劃2020年7月出版。

27,《深圳口述史》,戴北方主編,繼《深圳口述史(1980-1992)(1992-2002)》(五卷本)基礎上,再精選100名左右2002-2012年在深圳的建設者代表,講述在深圳這片土地上發生的精彩故事,以進一步發揚敢為天下先、不斷探索奉獻的精神,為今人和後來者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是深圳建設者的第一手精彩檔案。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8月出版。

28,《深圳,深圳》,李躍著,這是一部深圳城市之歌,展示了作為設計之都、創新之城、名企雲集、世界最佳旅遊城市的深圳城市魅力。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8月出版。

29,《新時代深圳精神》,陳金海主編,本書是對“新時代深圳精神”第一次全面的深化解讀和理論闡釋,圍繞“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時代深圳精神內涵,通過詞義解釋、長篇通訊、專家訪談、典型人物故事採寫等形式,對“新時代深圳精神”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進行解讀、闡釋和凝練昇華,彰顯深圳最鮮明的城市氣質,突出新時代特徵! 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8月出版。

30,《鵬城飛歌》,樊希安著,本書是樊希安“不滅的軍魂”第三部,描寫了七千基建工程兵在深圳特區建設成長中的戰鬥歷程,他們多姿多采的生活以及脫下軍裝後不同人物的命運,他們在融入這座城市後對理想的堅守。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8月出版。

31,《改革先鋒禹國剛——中國資本市場的開路人》,樊舟著,本書以時間為主線,全景式詳述禹國剛先生從少年到老年、從故鄉安康到先行示範區深圳、從一介學子到締造中國資本市場成功企業家的人生歲月。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8月出版。

32,《深圳》,南兆旭著,這是一本綜合性高品質全綵口袋式旅遊指南書。介紹深圳的景點、線路、餐飲、娛樂、購物、書城等。此外,介紹深圳的人文、歷史、風情、建築等。寫作團隊一線實地調研,親身體驗,推薦人所稱譽的特色旅遊項目,注重實用性、有趣性和個性化。海天出版社計劃2020年12月出版。

【記者】郭悅

【作者】 郭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