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闯性侵事件:他们就是欺负年轻女孩

近期,公益圈、公知圈、媒体圈知名人士, 纷纷被女性受害人指控性侵。

而使我决定写点什么的,是公益领袖雷闯被揭露性侵后,公益圈一部分人对受害人的羞辱:

雷闯性侵事件:他们就是欺负年轻女孩

雷闯性侵事件:他们就是欺负年轻女孩

雷闯性侵事件:他们就是欺负年轻女孩

这些言论令人深深心痛。为施害者开脱,往受害者身上泼脏水。

一个从事校园防性侵公益活动的韦姓人员说:6岁孩子都懂的事,这个20岁的成年女人不懂?如果他的措辞不是那么粗鄙难听,还以为他在为性侵事件痛心,强调防性侵教育公益普及的重要性呢。

那我们看看这个20岁女孩怎么一步步走向被侵害的,是”还没6岁孩子有脑子”,还是更复杂的原因。

从她的叙述里,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乖乖女,纯洁的女学生。她怀着美好的憧憬,去内蒙参加公益徒步。面子很薄,面对陌生人容易紧张,是年龄最小的队员。很遗憾的是,性侵害者、性骚扰者容易找这样的年轻女孩下手。

徒步期间,大家对这个小妹妹照顾有加。雷闯格外热情,对她有很多特别对待,比如请吃冰淇淋,请她单独去景区玩。

并不停对其他队员说,感觉她像自己的小妹妹,要像照顾小妹妹一样照顾她——这很像是为了不使其他人对他的热情举动产生疑虑,也消除女生的戒心。我出去徒步时,当时还不是我男朋友的人,只是单独为我的晚饭买了一次单,就被其他队员起哄了。

在单独相处的时候,雷闯会有很多不敏感部位的肢体接触。在她单独一个人在房间时,要求在她的房间午休。

这在野外徒步中,都可以“豪爽”地被合理化:“江湖儿女,不拘小节。”

有江湖经验的人看得出,这分明是试探。女生的叙述里面,各步骤发生顺序不详,但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要求在她房间里午休——就进行得比较深了。可以说,在每一个步骤,这个女生都有拒绝的机会,拒绝得越早、拒绝得越明确,可以越有效地让雷闯止步。可惜她“面子很薄“,并且对此毫无经验,可能确实感觉到了不妥和不舒服,但没有表达出来,而是勉强自己作合理化的解释,去接受别人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参加徒步之前,她对雷闯公益领袖形象的认知,导致光环效应,从“杰出的公益人”这样一个局部的点,推广扩大到了“他通盘都是好的”这样不合理的认知。这也使她失去应有的警惕,忘了他实际上是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陌生人。

雷闯性侵事件:他们就是欺负年轻女孩

所以,那个韦某,真是高估了涉世不深的年轻女孩们对江湖老手们的防范能力。

徒步的尾声,只有三个人可以进入北京。既然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该下手的就要下手了。

就像其他徒步活动一样,房间是由领队订的,到北京以后,女生也没有多长一个心眼,很信任地交由雷闯订房。

结果入住以后,发现不对,那是一间大床房,雷闯和她住一个房间。

这时候,如果这个女生不是乖乖女,或者社会经验足够,可能会意识到危险信号,抓住最后的机会离开房间,不管找什么借口。

可惜她没有,她在不安中,听信了雷闯的说辞:做公益的人都很穷,大家都是这样混着开房一起睡的。

最后雷闯要实施性侵时,她完全吓傻了——遗憾的是,到这里,她被性侵是水到渠成的事。

从整个事件里可以看到受害女生的“画像”:年轻;没有社会经验;委屈自己,迎合别人,很难作出拒绝。

至于雷闯,对这件事的说明,上午承认性侵并道歉,下午说:当时对她有好感,心里把她当成女朋友。。。。。。这个,确立恋人关系,需要明确的询问吧:“你做我女朋友吧!”也需要对方明确的认可吧?不是省略这些步骤直奔发生性关系吧。。。。。。

不知道那位女生的成长经历,无法了解更多,推测,她的成长经历中:自我感受是不被尊重的,不被鼓励自我表达的,被要求顺从的,不允许有自己想法的,不能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

这个女孩甚至觉得被性侵是自己的问题,雷闯肯定是好人,发生了这样的事肯定是自己不好。她选择和雷闯保持关系来过自己心理那关。

雷闯性侵事件:他们就是欺负年轻女孩

让人想起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她被自己敬爱的老师性侵后,去使自己相信是爱老师的。这都是为了使事情合理化一点,能接受一点。然而,真实的感受,是无法欺骗的。被性侵的女性,内心深处清楚是不是自愿的,是不是被侵犯的。痛苦就在那里,无法合理化。

最后,林奕含自杀了。18岁被性侵,到26岁无法承受黑暗的梦魇,选择结束生命来结束痛苦。

被雷闯性侵的女孩,三年来饱受折磨。得知除了自己外,他还性侵多名实习生、志愿者,决定说出自己的故事。希望她由此获得一定的释放和疗愈,希望她不再觉得是自己的错,希望她勇敢地继续心理治疗,希望她不受污言的伤害。

站在马后炮的位置去看,这个不幸女孩的遭遇,除了自身性格特点等因素,缺的真的仅仅是一点社会经验,但凡有一定社会经验,很可能就不会被雷闯套路。

然而,无论如何,年轻、没有社会经验,性格有点讨好型,不擅长交际,不擅长拒绝,这不是什么过错,不是别人侵害她们的理由!

在水木丁《我们心中的怕和爱》一书中,读到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

也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刚刚毕业,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公司在外地开分公司,老板把她和另一个同事带去,经常需要在酒桌上应酬。

有一次她喝醉了,同事借口有事,把宿舍钥匙交给客户公司的老总,让该老总送她回去。送到床上后,该老总毫不客气地开始性侵,而当时女孩已经醉得无力动弹。

水木丁写道:这些事屡见不鲜,拿年轻姑娘当礼物,这是厚黑学的老套路了。。。。。。。就是明摆着欺负年轻的女孩。。。。。。

防止性侵,需要女孩们知道一点社会现实,不能雪白的天使一头扎进去,通过累累伤害来积累社会经验。

鲁迅先生说过:一开始知道一点染缸的事实,总比突然从象牙塔里被扔进大染缸,痛苦少点。

可以通过和年长的女性交谈,可以通过阅读《我们心中的怕和爱》这样祛魅祛毒良心大实话+常识普及的书(我不是为它打广告)。学点心理学,了解一点人性,就更好了。

防止性侵,还有赖于女孩们的自我成长。

虽然我们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我们的父母距离贫困和男尊女卑的年代并不遥远,我们距离我们的父母也并不遥远。很多女生出身于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并没有得到多少尊重和爱。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父母想生个儿子,却限于计划生育政策,没法实现愿望了。

她为父母的失望背锅。父亲经常辱骂她,而母亲在家庭中毫无地位。她长得又瘦又小,畏畏缩缩,又胆小又自卑。

她从少年时受性骚扰,在公交车上,在大马路上,经常被咸猪手。她同样不知道该如何对付,不知所措。她不明白为什么会被这么频繁地性骚扰,穿得很保守,身材也不好,长相也很一般。这是为什么?然而毫无办法,只有承受的份。

直到她长成一个成熟的女性,性骚扰神奇地不再发生在她身上。

回过头,才明白,那些人就喜欢找胆小懦弱的女生下手,看着就好欺负,没什么力量,没什么护持。一旦她看上去“长大”了,不是个文弱的可怜兮兮的无措少女,性骚扰者们不再选择她作为对象。

她经历了内在审视和成长后,才看到自己因身为女性而深深地羞耻,备受屈辱。什么都是她的错,连出生都是她的错。虽然这些就镌刻在她自小的经历中,但先前并不明白。明白以后,也无需羞耻了,因为生而为女性,又不是什么错。

自我肯定,是最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女性身份的确认、肯定,充分对自己负责,拒绝性侵犯,还需要女孩们明晰:

1, 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尊贵的生命,我有权利决定怎么使用自己的身体,任何让我感觉不舒服的碰触,我可以义正词严地拒绝

把女性物化、性化,也不想多说了。必须在心里树立严正的三观:我是最宝贵的生命,我对自己有自主权,我的身体不是用来取悦别人的物品。

电影《完美陌生人》里面,17岁的女儿给父亲打来电话,这是她重要的一晚,她不知道该怎么决定,男友希望她去他家里,而父亲也在她出门前给她包里装了避孕套。

这位父亲说:听着,这是对你非常重要的事,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为了成为明天朋友间的谈资。如果多年后,你想起这件事,会嘴角上翘,依然觉得美好,那你就去做。如果多年后这件事会让你感觉不舒服、沮丧,那你就不要去做。

2, 我不需要屈从权威

权威——上级、成功人士、师长的光环还是很厉害的。确实,Newbie被蒙骗的几率很大,不由自主被套路的几率很大。

时时在心里提个醒吧。

撇开他们的身份、成就、地位,他们的心理世界和普通人是一样的,没有本质区别。

年轻女孩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你会长大,你会慢慢知道很多事,慢慢懂得很多以前不明白的真相、事实。

有一天,你曾经崇拜的师长、偶像、很厉害的人,你会和他们站得一样高,甚至比他们还高。

如果你觉得没有选择,没有路走,好像只能屈从了,那是因为你还没攀登到足够高的人生位置,看到的出路不够多。

你只为自己出征,你的任务是领略自己人生的精彩和美好,不做别人的炮灰和牺牲品。

最后,在现实层面,切实可行的事:准备一款安全的防狼工具,了解防性侵知识与技巧

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在演讲中提到过,最好的防狼工具,是一款手电筒,会发光,会发出尖利的声音。刺目的灯光让歹徒睁不开眼睛,刺耳的声音让歹徒想关掉它,女生可以趁机逃走。

我20出头时独自旅行,想想有点害怕啊,要不要带上刀?后来学习心理学时候知道,带刀是很危险的,发生争端时,刀具是攻击线索,本来不想捅人的,看到刀会拿起来捅。——当时,我的一位老师,确实跟我说:“刀,就不要带了。”

防性侵知识与技巧也是必要了解的。比如身边没有可信任朋友照顾时,不喝醉;比如让自己与对方呆在公共场所,不进入私密空间。遇到紧急情况时,破坏公共或私人财产,可以最有效地得到他人救助。等等等等。

可能很多人看过一篇骇人听闻的亲历讲述,女金领险些在巴黎五星级酒店被绑架,当事人就拉响了火警警报,使得半夜寂静的酒店很快人声鼎沸。

以上。祝每一位女生,享有尊严地、平安地成长。

雷闯性侵事件:他们就是欺负年轻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