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lievable!iPhone集團又挖一名特斯拉高管,蘋果真的要造車了

沒人知道蘋果是不是真的在造車,但特斯拉卻是真的快被他“挖空”了。

4月1日,在這個被稱為“愚人節”的日子裡,特斯拉有點哭笑不得。據外媒《Electrek》報道,特斯拉工程副總裁邁克爾·施韋庫奇加入了蘋果“特別項目組”(Special ProjectGroup)。這已經是近兩年來特斯拉被蘋果挖走的第三位重量級高管了。

更瘋狂的是,去年夏天就有外媒爆料,僅半年時間內,就有46名特斯拉員工被蘋果公司挖走。

Unbelievable!iPhone集團又挖一名特斯拉高管,蘋果真的要造車了

圖為: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持續“揩油”特斯拉,蘋果想幹嘛?從2015年開始,就有媒體不斷爆出蘋果正秘密籌劃電動汽車項目研發一事。另外,蘋果一直在收集有關汽車零件和生產方法的建議,同時研究自動駕駛技術,目前該項目已披露約5000名員工。除此之外,蘋果還註冊過幾個與汽車相關的互聯網域名,包括apple.car和apple.auto。

雖然,蘋果從未真正承認過“造車”一事,但似乎一切都昭然若揭。據瞭解,此次施韋庫奇加入的“特別項目組”,為蘋果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計劃“泰坦計劃”中的一部分。

誰都知道,汽車是個複雜的產業。有人說,能“玩轉”手機和電腦者,未必也能把汽車玩兒得明白。但事實上,蘋果絕對是汽車行業內不容小覷的一位選手。

蟄伏十三年,始於喬布斯

事實上,多年過去,從來都沒人能確定蘋果是否真的要造車。但其一直有造車的想法,從喬布斯還在時就有了。早在2006年,喬布斯的心願就是建立一個汽車公司,設計一款i-car。雖然,喬布斯的離開讓i-car成為了傳說,但也許庫克能為此做點兒什麼。

Unbelievable!iPhone集團又挖一名特斯拉高管,蘋果真的要造車了

圖為: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


美國人做事兒總是神神秘秘的。和特斯拉的“絕密計劃”有些相似,2015年,“泰坦計劃 (Project Titan) ”開始被人們知曉,其規模空前龐大,研發人員超過5000名,那是蘋果公司提出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計劃。當時,更有傳言稱,蘋果計劃在 2019 年將推出首款電動汽車。

從名字上來看,“泰坦”是希臘神話中古老的神族,他們曾統治世界。除此之外,泰坦還有巨大的意思。也許,蘋果是要“悶聲做大事”了,因為在小有成績前,蘋果從未公開承認過泰坦計劃的存在。

縱然如此,計劃一開始就被媒體捕捉到了一些風聲。2015年2月,《華爾街日報》聲稱蘋果安排了“數百名”員工秘密開發電動車輛。2016年3月,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道,蘋果汽車的開發工作正由15-20名蘋果員工在柏林一家秘密實驗室內進行。直到2016年12月5日,根據一封蘋果公司發給美國交通部的信件內容,蘋果“泰坦計劃”被再度確認。

當時,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顯示分析,蘋果從 2013 年到 2015 年增加的研發資金高達47億美元。蘋果確實是在搞電動車研發,他們正在招募和研究充電站的相關人員和公司。“如果錢確實花在了汽車上,那47億美元的研發資金一定能造出點什麼”。

同步進行的還有圈地活動。2015年,蘋果的工程師們就不動聲色地聯繫了灣區一處佔地 2100 英畝的廢棄海軍基地,位置距離蘋果總部不遠,內部有長達 20 英里的街道,包括立交橋、隧道和公路等。看起來,這是進行汽車測試的絕佳之處。

兩年後,2017年4月,蘋果獲得加州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許可證,蘋果工程師以雷克薩斯RX450h為原型改造的測試車就開始了路測。

終於,做出一點成績的蘋果首度公開證實了“泰坦計劃”的存在。2017年蘋果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庫克透露了“泰坦計劃”的目標。他認為自動駕駛是“所有AI項目之母”,蘋果從核心技術的角度正在聚焦自動駕駛系統,但這一系統的應用不光是汽車。

庫克所言意味著,泰坦計劃已經由傳言中的造車計劃,轉型自動駕駛軟件開發平臺。早在2014年,庫克就批准了這項計劃。當時帶領這個團隊的是史蒂夫·扎德斯基,時任產品設計高級副總裁,是福特公司的前任高管。

2018年,蘋果擁有了加州第二大自動駕駛測試車隊,而且至少有66輛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在數量上僅落後於通用汽車在加州路上行駛的117輛測試車。

2019年到了,傳說中的“首款電動汽車”並未推出,蘋果卻有些捉襟見肘起來。據2019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蘋果2018年四季度季營收為8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

收入大降的蘋果開始節流了。蘋果宣佈承擔“泰坦計劃”的自動駕駛研發部門將進行裁員,共計190人。其中,工程師佔據多數。但是,隨著前幾天施韋庫奇加入蘋果,並即將負責掌管蘋果汽車的動力系統消息一出,人們似乎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兩位關鍵人:蘋果的造車計劃或並未終止

真如庫克所透露的那樣,蘋果只專注於自動駕駛汽車系統,而放棄了造車?事實來看,並不盡然。到這裡,要說兩位關鍵人物。

先從去年特斯拉被挖走的那位高管說起。去年7月,特斯拉證實,其高級工程副總裁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離開了公司。不管菲爾德與特斯拉分手的原因是什麼,但他已經回到了五年前離開的公司——蘋果。

回到闊別五年的蘋果,菲爾德沒有回到Mac engineering,而是在為蘋果的泰坦計劃汽車團隊工作——因為,蘋果將不僅要做一個附加的自動駕駛汽車套件,而是有更大的計劃。

2018年8月8日,“蘋果可能很快就要推出新能源汽車了。現在樣車應該已經出來了,本月底開始小批量送樣。但是保密,內部總監都看不到”,一位特斯拉的中國供應商神秘透露。

緊接著,今年2月德國《經理人雜誌》引用匿名消息稱,“蘋果汽車可能將以電動貨車的形式出現。蘋果工程師已經設計了採用黑色和銀色噴漆的樣車,典型的iPhone團隊工業設計”。

Unbelievable!iPhone集團又挖一名特斯拉高管,蘋果真的要造車了

圖為:蘋果電動貨車


當然,這並不能代表蘋果想大規模造車提供給消費者。因為此前的報道中提過,關於泰坦計劃的自動駕駛系統軟件開發中,正在測試把一輛自動駕駛汽車作為員工的班車使用,恰巧此類電動貨車符合這一測試用途。

但是,如果不計劃生產汽車,還有些事情說不通。這些事情,是通過第二位關鍵人物得知的。去年7月7日,前蘋果工程師張小浪通過美國加州聖何塞國際機場的安檢時,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他。原因是張小浪竊取了蘋果公司自動駕駛的相關信息。

聯邦調查局在涉案報告指出,蘋果對其汽車項目是認真的,僅從項目團隊的規模就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負責調查此案的聯邦調查局特工在官方刑事訴訟中寫道:“訴訟中披露了蘋果公司135000名員工中大約5000名參與了泰坦項目。”“這其中有大約2700名被指定為項目的“核心員工”。

比起2700名的核心員工來看,裁員190名也並非“大規模”舉動,並不至於因此唱衰。且據其他媒體查證,蘋果SPG已經擁有近1200名員工,其中300多名來自特斯拉,170多名來自福特,這些人才在整車企業的經歷又似乎在驗證蘋果已經在籌備造自家的車。

另據法律卷宗透露,泰坦項目涉及的技術,包括先進的電池和車內電子設備。蘋果甚至已派出高管與世界第四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斯太爾(Magna Steyr)在內的,多個高端汽車的代工製造商會面。

如果蘋果並不計劃生產汽車,那麼研發電動汽車電池、電動機等其他零部件的用途為何呢?這都不得而知。

要深入汽車生態,Carplay是觸角,iPhone是鑰匙

造車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談及蘋果造車,通用汽車前首席執行官丹·艾克森曾表示,蘋果可能低估了汽車生產的難度。“如果想進軍汽車核心製造業的話,最好三思而後行,我們可是將鋼材變成汽車,他們在運營汽車製造業務之前,永遠不會真正瞭解這個行業”。

確實如此,傳統汽車工業的優勢在於機械技術以及配套的供應鏈體系和裝配工廠資源。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其工業優勢在於電池技術和電源管理技術,這都是以軟件開發見長的蘋果難以攻破的技術壁壘。

但當蘋果開始用其擅長的軟件,潛移默化地深入新的汽車生態,這彷彿成了穩賺不賠的買賣。2013年,蘋果宣佈向汽車領域進軍, Carplay誕生了。多年來,無論是因其支持車型較少,還是第三方應用匱乏,抑或是功能較侷限,Carplay始終給人“雞肋”之感。但是,蘋果始終堅持將其做了下來。

如今,隨著ios 12的更新,以及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開始支持,Carplay這隻醜小鴨終於有了天鵝的影子,也成了蘋果將ios應用生態打入汽車市場最直接的武器。

這很好理解,對於汽車廠商而言,裝配高性能車機、維護系統軟件升級,這並非擅長的事。但如果有了Carplay,一部iPhone搞定語音助手、導航、音樂等一切服務。

如果不能大刀闊斧的製造汽車,那就先用iPhone這把“鑰匙”來打開汽車服務生態。根據最新的報道,蘋果正在將iPhone打造成安全版的車鑰匙,不僅可以解鎖汽車,還可以召喚車輛來到用戶跟前。

一個面向用戶端,一個面向產業端,如果兩條路都能走順,蘋果“泰坦計劃”前景可觀。但目前來看,對蘋果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其自動駕駛技術究竟能否領先行業?

目前來看,這還是一項不小的挑戰。據2018年美國加州車管局(DMV)公佈的加州自動駕駛路測數據顯示,蘋果以1.1的MPD值,在所有提供了數據的自動駕駛企業中排名倒數第二。也就是說,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每行駛不到2公里,就需要人工接管一次。反觀排名第一的谷歌,其無人駕駛車輛行駛17731公里,才需要人工介入一次。

Unbelievable!iPhone集團又挖一名特斯拉高管,蘋果真的要造車了

圖為:蘋果自動駕駛的傳感器陣列


根據外媒拍到的測試車輛的照片,可看到蘋果測試車輛上方搭載了傳感器陣列等,與常規的自動駕駛車輛相似。但是,對於外媒的部分詢問,蘋果公司從未做正面回應。所以,暫無外人能徹底得知蘋果為這些自動駕駛測試車做了些什麼。更沒人知道,蘋果還隱藏著怎樣的實力。

“泰坦”計劃到底有多“巨大”,這沒人知道,蘋果公司是否要真的造車,這也沒人知道。但現在唯一清晰可見的是,對蘋果來說,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