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貴在發現

“總之,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這句心愛的意念,成為人類發現美和重新探尋美的金鑰匙,具有普世意義。

賞石,貴在發現

石,具有不加任何雕飾而自然生成的美,賞石的過程就是發現美的過程。很難想象,沒有發現,石還能如此感動我們,讓我們痴迷、陶醉?離開發現,石頭無法玩。

賞石,貴在發現

通常,每個人都能感受幾分賞石外在的美,只是感受的強度不同。賞石人都是以天為敬、崇尚自然、渴望迴歸之人,深入解讀和感悟奇石之美,是賞石人的人生追求和生命夢想。

賞石,貴在發現

當我們在審視與觸摸奇石時,一般都會從地學的角度去認識它,從美學的角度去鑑賞它,從文學的角度去描寫它,從哲學的角度去思考它,儘管它猶如一本天書,有很多奧秘無法解讀,很多神奇難以理喻,但我們始終不會停止發現的腳步,因為發現是玩石的真道理。

賞石,貴在發現

賞石並非一定是昂貴的石頭,有時也可能是一枚不起眼的陋石,乃至“醜到極致”,但只要是大自然所創造的物品,它總有獨特的美,總有生命哲理可供深思體悟。有審美感、藝術感的人很容易從中發現美的亮點,獲得美感,從而成為手中的玩物、案頭的供設。正如羅丹所言:“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謂‘醜’,在藝術中能變成非常美。”

賞石,貴在發現

石因人們的有所發現而成為賞石,那麼賞石過程中究竟要發現什麼?怎樣才能練就發現的慧眼?

賞石,貴在發現

賞石家朱良志說:欣賞石,潛藏著中國人反人工秩序的思想。在中國藝術家看來,石是有“秩序”的,石為天工所開。石的秩序,就是天的秩序——天以無秩序為秩序。世間萬物無處不存在秩序,秩序深藏在宇宙之中。宇宙中似乎有一個無形的力量在支配、維持著這種秩序,從而使世界亂中有序、序裡有美。大千世界是極為複雜的,複雜不等同於混亂,複雜而沒有秩序才是混亂。混亂的東西顯然不產生美感。大千世界因為有秩序,才顯得簡單明瞭,才顯示出各式各樣的美。

賞石,貴在發現

石頭是自然之物,它的生成和孕育錯綜複雜,乍看之下平淡無奇,但賞石人卻能從中發現無序中的有序、不合理中的合理、無奇中的新奇,發現其形、質、色、紋、聲、意、韻等方面表現突出的自然因素條件,諸如層疊有序的形態、晶瑩縝密的質地、成熟豔美的色彩人、流暢貫通的紋理、清冷古樸的韻味等等,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協調和融合,即我們常說的“變化中的統一”。賞石的這一秩序一旦被發現,賞石人的驚喜和快感就會油然而生。我們必須堅信,大自然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它的秩序美無處不在,發現賞石之秩序,就是肯定天公造物之神秀,就是對大自然的遵從。

賞石,貴在發現

對於賞石人來說,淺嘗輒止無疑是最大的障礙。賞石人如果只看到事物表層,一知半解,淺嘗輒止,那麼只能停留在低層次的觀賞而無法感受賞石極致的美。

賞石,貴在發現

賞石是一種文化,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傳統歷史。賞石不僅要發現其有意義的形、表面呈現的美,還要發現其內在的蘊含和背後的文化。發現本來就有程度之別,發現其內在的蘊含和背後的文化無疑是深度發現。由於賞石人的情況各不相同,不同時代背景、民族背景、地域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智力、美感素養、興趣愛好等,所以對美的反應的差異也相當之大,不可能有同等份量的感受,可謂“千人千石”。如古代文人賞石,他們是抱著山嶽的想象來賞石的,賞石在他們眼裡,只是一種象徵性的符號,古代文人賞石更多的是寓情於石、以石勵志、以石修身、以石悟道,他們崇尚的是石頭的自然、堅貞、孤介、沉穩、恆久等品性。攬鏡自照,他們發現,石頭是表達自身心情與品性最好的載體。

賞石,貴在發現

賞石的有意義的形,是聯結內涵及其文化的引子。賞石的內涵和文化已經大大超越了美的概念而成為一種精神層面的善。在中國傳統價值中,內在的善比外在的美更為重要、更被重視。發現外在美,讓人怦然心動;發現內在善,讓人提升德操修為。賞石從根子上來講,不僅為了追尋外表的美,更是為了達到人性善的境界。我們必須明白,賞石過程中追尋美、欣賞美是對的,是需要的,但不應把美的陶冶過分放大,美只有建立在生命的價值上才有真正的意義。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為人的一種暗示才有美的意義。”

賞石,貴在發現

古人早這樣賞石了,最好的例子就是米芾與他的《研山銘》。就因為米芾獨具慧眼,對研山有極為深入的觀察與細緻的描述,研山成為中國賞石歷史上最具歷史價值和最富有傳奇色彩的觀賞石,書法手卷《研山銘》也成為千古名帖。更可貴的是,米芾在賞石實踐中提出的四字賞石理論,折射了當時文人的社會地位和生活處境,觀照了社會和自己內心理想,並啟示後人,賞石不僅要發掘其蘊涵的藝術魅力,還要引領人們走向美學意識的自由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無疑是一個重磅的“發現”。

發現並非高深莫測的學問,而是一種習慣、一種態度、一種技能、一種能力、一種修養,有了這種習慣、態度、技能、能力、修養。賞石過程中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拆開來看,拆穿來看,無論錙銖之別,淄澠之辨,總要看出而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