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林氏語言"的趣味譏諷

前言:

《紅樓夢》這部鉅著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不同的描繪手法展示出不同的人物性格,而人物的不同語言形態也讓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動鮮明。作為《紅樓夢》中濃墨重彩的人物,林黛玉的"林氏語言"更具有獨特魅力,通過對"林氏語言"的研究,我們能夠更加深入細緻的瞭解其內心世界。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林氏語言"之含諷帶刺

林黛玉的語言特色非常明顯,平日說話喜歡含諷帶刺,因此給人一種"酸溜溜"的感覺,用現代的語言描繪就是"檸檬精"。她看似自尊不與其他人"同流"但是又非常自卑,雖然具有一定的叛逆性但是又非常敏感,經常用看似溫柔的語言述說最尖銳的內心,耐人尋味。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1)言語譏諷盡顯醋意和嫉妒

寶黛之愛雖彼此明瞭,但是薛寶釵的出現還是給了林黛玉巨大的壓力,不管是家庭出身還是人際關係,薛寶釵明面上都是更勝一籌,所以每次黛玉知道寶玉和寶釵有"交集"的時候,黛玉心中就有不滿和醋意,這種強烈的情緒會通過譏諷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在第20回中,寶玉、寶釵二人到賈母處時,寶玉回應賈母是從"寶姐姐家中來",黛玉聽了心中大為不快,冷眼譏諷寶玉"幸虧是在那裡絆住了,否則早飛了"。不滿和醋意溢於言表,惹的寶玉也是心有餘悸。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黛玉對寶釵的嫉妒不僅僅是因為寶釵的家世和人際關係,還因為人人都道寶釵的金鎖和寶玉的佩戴的玉"剛好是一對兒",這對於黛玉來說可是不小的"打擊"。在第28回,賈妃端午節的禮物中,寶玉和寶釵的規格是一樣的,而黛玉跟探春、惜春的規格一樣的,相對來說規格會小一些,這等分配方式自然讓黛玉和寶玉的身份有了天平傾斜,在賈妃看來誰更適合當賈府的寶二奶奶,那也是一目瞭然的。而當寶玉讓丫鬟把自己的東西盡數帶給黛玉挑選的時候,黛玉冷言冷語說自己是"草木之人",自然沒有寶姑娘有"金玉"的福氣。這種譏諷的語言是對當下"金玉之說"的諷刺,也表達了內心的不滿和嫉妒。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2)婉轉有趣地掩蓋譏諷的尖銳

林黛玉冷傲又任性,總愛話中有話,含諷帶刺的,但是畢竟家庭也是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語言表達並不粗糙,語言中的嫉妒嘲諷,她總能玲瓏剔透的轉換和修飾,言語之中沒有粗鄙,倒有一種靈巧婉轉之美。

黛玉到寶釵家中拜訪之時,恰巧發現寶玉已經在場,瞬間心理就不爽快了,諾諾的說了句"來得不巧了",讓人一聽就酸醋味非常濃,說出"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這般話,瞬間也意識到自己的嫉妒和不滿不經意表露了出來,又馬上加以圓場"今兒他來,明兒我再來,天天有人來,不至於冷落也不會太熱鬧",巧妙的將自己的情緒掩飾起來,讓寶釵也受用。

除此之外,她還幽默風趣,將譏諷的語言用修辭的手法表達出來,也是妙趣橫生但是又讓人心中一震。

當寶玉被寶釵的美貌吸引到"呆了"的時候,黛玉起身說聽見"呆雁"叫喚,寶釵不明所以,問起"呆雁何處",黛玉說到"忒兒一聲飛了"的時候還將帕子甩到寶玉眼上,原來是將寶玉比喻成呆雁,這種一語雙關將譏諷語言帶有玩笑意味的展示出來的方式,實打實就是在諷刺寶玉的"見異思遷"。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林氏語言"與"其他語言"對比

《紅樓夢》中不同的的人物有著不同的語言特點,相較於其他人的"其他語言",林黛玉的語言特點就顯得更加文藝而又幽默風趣。

王熙鳳也同樣具有幽默風趣的語言特徵,但是她的形式更貼近於生活,生活氣息和世俗的味道會更加濃烈。而林黛玉則更加"文化"精緻。例如在建詩社取別號的時候,探春自稱"蕉下客",而黛玉則玩笑道"蕉下客"乃為鹿,所以趕緊牽了燉了做鹿脯。這種戲謔的方式可愛又別緻,幽默有趣得很。而劉姥姥二進賈府離開之後,眾人談及劉姥姥之時,黛玉笑稱劉姥姥是"母蝗蟲",還讓惜春作畫畫上"母蝗蟲",起名《攜蝗大嚼圖》,黛玉其實嘲笑的是劉姥姥鄉土氣息又大吃大嚼,將她比喻成"母蝗蟲",其實就是上流社會的小姐瞧不起窮苦百姓的做派,但是她這種表達方式又充滿了風趣,也增添了"玩笑"的情趣。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說話喜歡連諷帶刺的可不只有黛玉一人,其實晴雯的說話方式跟黛玉的說話方式相似度非常高,但是晴雯的嘲諷和嘲笑方式更加直接露骨,比如她譏諷襲人和寶玉的特殊關係"鬼鬼祟祟乾的那事兒",用來嘲諷襲人的"痴心妄想",言語之中有譏諷也有嫉妒,可謂是一針見血。而"林氏語言"就更加含蓄委婉,例如寶釵唸的《魯智深醉鬧五臺山》戲詞,寶玉聽了"喜的拍膝畫圈",對寶釵是讚不絕口,惹的黛玉不受用,敲打了一句"安靜看戲罷,還沒唱《山門》呢,你倒《妝瘋》了",以戲名來嘲諷寶玉,委婉含蓄但是又不失語言的"分量"。黛玉和晴雯的譏諷語言表達形式和結果都有所不同,這也是由於身份地位以及文化素養的差異所導致的。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說到文化素養,大觀園中能成為黛玉"競爭對手"的那必然是寶釵了,雖然兩位姑娘都是才華橫溢,但是從語言特徵來說,黛玉更顯"真性情"。黛玉經常說一些戲謔的"粗話",這些話語在寶釵看來是萬萬說不出口的,寶釵的語言更顯中規中矩,在寶釵看來,黛玉看《西廂記》《牡丹亭》等之類的雜書是非常忌諱的,因此還對黛玉進行教導,而黛玉更顯得坦蕩和率真。她能回王熙鳳"不過是貧嘴賤舌討人厭惡罷了",也能罵紫鵑"又與你這蹄子什麼相干",言談之間倒也爽朗不扭捏。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林氏語言"的詩情畫意

林黛玉是一位才女,一位感情豐富的詩人,她性情孤傲生活卻富有詩意,她的語言也頗具浪漫詩化色彩。

眾人看慣了花開花落,而黛玉卻自比為花,看著春天將去,花期結束,她擔著花鋤,拿著花帚,將落花裝於絹袋,以土埋之,讓它"本質潔來還潔去"。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在大觀園這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黛玉也能將詩意生活化,她吩咐紫鵑收拾屋子,撂下一扇紗屜,燕子歸時放下簾子,用獅子倚住,燒了香就把爐罩上,如此一來,燕子安了家,屋內也潔淨芳香。

而與寶玉談琴理之時,稱其若要撫琴,要天時地利人和,"焚香靜坐,與神合靈,與道合妙",

她的浪漫和詩情畫意通過語言,已經融合到生活的點點滴滴。


《紅樓夢》人物語言魅力:林黛玉


結語:

在《紅樓夢》諸多的人物刻畫中,林黛玉的情感更加豐富和複雜。因變故而寄人籬下,雖冰雪聰明、才華橫溢,但是生性孤傲清高,不願將就也不願屈服,敏感多疑又自尊心極強,因此在說話之時總喜歡含諷帶刺,這種語言風格在她與寶玉、黛玉的三人情感糾葛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她雖能感受到與寶玉的"情感默契",但是又有強大的外敵壓力,畢竟薛寶釵同樣優秀出色,還有強大的背景和"金玉之說"做支撐,因此她嫉妒、煩惱,這種情緒就會用譏諷的語言表達出來。她擁有強烈的自尊心,凡是意識到他人"踐踏"了她的自尊,她也會用犀利的語言加以譏諷回擊。但是因為她深受封建禮教的浸染,所以這種譏諷的語言會用婉轉的形式加以修飾。雖快人快語但是因著素養極高,因此語言也更具幽默風趣,加上她率真又浪漫的性格特徵,也讓她的"林氏語言"更具有人格魅力。通過對她的語言研究,我們也能夠更加深入的瞭解她的內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