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管班”算不算餐飲行業?是否能通過託管形式再塑“團餐”?

“託管班”屬不屬於餐飲行業?許多人可能認為這種問題很愚蠢。對於我而言,主要關注“託管班”的形式,

從資本的層面是否盈利,在部分餐飲不適應當下市場的形勢下,是否能開闢一條新路?

“託管班”算不算餐飲行業?是否能通過託管形式再塑“團餐”?


市場需求面:

成年人上班,中午沒有過多時間接送孩子為其做飯,下午孩子放學,家長不下班,已成為一種時間差的痛點。解決這種痛點,最容易的辦法就是“託管班”。這種需求讓校園周邊形成“託管”產業,有較正規機構的,也有大爺大媽開的。基本需求為:接送、吃飯。進階需求為:接送、吃飯、輔導。


“託管班”算不算餐飲行業?是否能通過託管形式再塑“團餐”?


其中,飯菜質量問題,是許多家長較關注的點。在去年的時候,身邊有朋友做託管班,去她那裡與小朋友共進了一次午餐。雖開在家裡,也有工商局發的執照,朋友是個愛孩子的人,用良心吃這碗飯,家庭級的食材與烹飪標準,讓她在餐食方面利潤不是很高。

“託管班”算不算餐飲行業?是否能通過託管形式再塑“團餐”?



客戶細分面:

“託管班”的客戶是孩子,孩子的口味其實對食物敏感,但挑剔較少,好不好吃都得吃,你讓他們提出意見,他們也沒什麼意見,無辣偏甜也許就是孩子們偏愛的口味。

在客戶細分裡,其實我還想補充另一個群體,即“老人”。許多南方地區在幾年前就有社區食堂,提供類似居家養老配餐。在成都的時候,我還進去溜達過,餐食很便宜,老人與外來客人是兩種價格。由於地域的不同,許多地域還沒有此項政府購買服務,在這裡就不多講了。

“託管班”算不算餐飲行業?是否能通過託管形式再塑“團餐”?


客戶需求面:

無論孩子還是老人,掏錢的客戶多是忙忙碌碌的成年人,他們真是的需求不是好吃,而是健康營養。在滿足健康營養的標準裡,儘量好吃,是出資人與受益人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需要三種基本知識:食物挑選知識,營養配餐知識,專業烹飪知識。

“託管班”算不算餐飲行業?是否能通過託管形式再塑“團餐”?


菜品出品面:

“託管”的出品,其實更適合專業餐飲人來參與。在去年的時候,就見過一些託管班,嘗試餐食外包,中午從飯店到託管班的配送,一直有些問題。這種模式更像“點外賣”。而當餐飲進入托管配餐行業,更類似於“團餐”。

“託管班”算不算餐飲行業?是否能通過託管形式再塑“團餐”?


成本結構面:

現在市場上見到的“託管班”規模都比較小,配餐是一塊雞肋,自己做比較辛苦。僱人做沒有利潤。從經濟的角度看,如何提高效率,再合理分配利益,是值得思考的點。

模式拓展應用:

好的交易模式,可以讓成本更低,且高效。如果餐飲人進入“託管配餐”也許更輕鬆也更有利潤。老餐飲人在市場上這麼多年,從食材採購成本就是優勢。專業的烹飪技法加上現代化的廚具,可以滿足小型團體的快速出餐。與託管的合作費用極低,前期主要成本投入也許就是兩個人和部分廚具。(我見過某火車的餐車後廚,就兩個人)

“託管班”算不算餐飲行業?是否能通過託管形式再塑“團餐”?


託管班一般的伙食標準為10-20元一餐。每個學校周圍託管班至少都在10家以上,每家學生5-20人。有興趣可以自己去市調一下,估算一下成本,看是否有得玩。趁學生沒開學,運籌帷幄。

餐飲行業,在烹飪方面需要一定的傳承,在運營方面需要一些創新。記得在“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上,有一層的自助做成了位餐形式,供應的東西差不多,卻略顯高貴。如果“託管配餐”做得不再像剩菜剩飯一樣,也需會形成一種行業趨勢。我是騫味,懂媒體,懂美食,懂餐飲。有多懂?略懂,略懂,略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