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幾百塊錢,我購買了一次鑑別渣男的服務

沒有人能活著走出另一半的手機,連周揚青也不例外。

深諳此理的小豬準備了另一部專門用來撩妹的手機,最終仍躲不過秘密大白於天下,坐實了渣男的指控。

“渣”是一種讓人避之不及的屬性,當代男女為了避開這個感情大坑,各自衍生出一套鑑渣之道。

花几百块钱,我购买了一次鉴别渣男的服务
花几百块钱,我购买了一次鉴别渣男的服务

愛上一個渣男/渣女,或許只是一個概率問題,但沒有人願意成為那個被渣的人,如果牽涉進去的還有金錢、婚姻……誰也不想成為先輸的那個人,總希望在“渣“的行為發生質變之前,做好準備或者出其不意先下手——鑑渣,是一種風險控制。

鑑渣這一行為,儼然遊走在玄學的邊緣,因此處於戀愛關係中的人都恨不得變身福爾摩斯,從電商購物記錄、朋友圈分組、微博互動、螞蟻森林……等蛛絲馬跡中試圖找到“渣”的痕跡,以確定對方對自己是否忠誠。

當鑑渣成為了一種需求,對應的服務就會產生,如果你有需求卻無方法,或許某一天打開熟悉的app,靈機一動,輸入相關的關鍵詞……嘭,歡迎來到一個新的世界。最近幾年,鑑渣從一個人的反覆分析、朋友間的相互討論,變成了電商平臺的一件商品,明碼標價,從幾塊錢到幾千上萬不等,根據具體的服務項目來決定,似乎完全呼應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花几百块钱,我购买了一次鉴别渣男的服务

最基礎的服務,是根據資料來鑑定,買家傾訴感情中的具體事件,提供彼此的聊天記錄、照片、生活愛好等,此時鑑渣師會告訴你一句:“你給的資料越詳細,我們測得越準”。

這裡友情提醒一句,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添加了大師卻又沒有屏蔽朋友圈的話,還是儘早排除“隱患”。因為,一個“合格”的鑑渣師會出其不意地從你的朋友圈素材中發現蛛絲馬跡,你不經意發佈的一則秀恩愛朋友圈,在大師的眼中可能就是一頂綠帽。

進階版本則是忠誠度測試,號稱通過測試可以判斷出對方是否是個渣男或渣女,以及對戀情、婚姻是否忠誠。實際操作是買家提供戀人的社交賬號,由測試員去添加好友、搭訕、聊天,鑑渣師一般會用精心經營的小號出場,最後將聊天記錄全部發給買家,作為測試結果,到底渣不渣,除了特別明顯的,只能由買家自己判斷。

傳說中更高階的版本則需要出動真人,“分手大師”、“職業小三”,有各種不同的叫法,試圖把經不起考驗的人性按在“鑑渣”陷阱裡反覆摩擦,真需要驗證到這一步的買家,或許在乎的已經不是對方渣不渣了,TA要的是肉眼可見的證據和明確的分手信號。

花几百块钱,我购买了一次鉴别渣男的服务

為了深入瞭解這一神奇的職業,我們聯繫到了一位專業從事鑑情/鑑渣服務的人,對方在宣傳文案中表示:“經驗豐富,各種人設,指定性別”,發送採訪需求後,對方回覆:可以,但這是工作時間,先付費,後聊天,採訪也要按照基本法。

聊天一次,收費30,時間不限。付費後,對方提供了自己的客服賬號,“不方便進行語音”,於是我們展開了文字對話。

“我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鑑情師。”和我聊天的女孩名叫夏帆(化名),自稱出生於1996年。去年,夏帆的朋友邀請她加入他們的鑑情師團隊,團隊成立於2019年,最小的員工生於2001年,偶爾扮演客服。今年年初,夏帆正式加入,短短四個月,她接了十幾個訂單。“疫情期間,單子突然變多,很多異地戀長時間見不到對象,就用這種方式鑑定感情。”

鑑定流程很簡單,接單後,夏帆會根據客戶的描述掌握基本情況——對方的性格、喜歡什麼類型的女生等,客戶會在夏帆提供的九種人設裡選定一種讓她去角色扮演,她再通過網絡和對方聊天,基本上只需花上一個下午的時間,就能從聊天記錄中找到他們需要的“證據”。

“證據”其實全憑鑑情師的經驗和閱歷去感覺,“大概聊一聊我就能感覺出來,他說話有沒有渣男的趨勢。”夏帆對渣男的判定也很明確,“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不就是渣男嘛”。

客戶以年輕女孩為主,但她也碰到過一位40歲的女性求助於他們的。夏帆總結,這些女孩的共同特點是“缺乏安全感,疑神疑鬼”。“無非就兩種,心裡有答案的和沒答案的。”前者需要的是“證據”,確定自己的猜測是對的;後者需要鑑情師幫他們做判斷,身邊的男子到底是不是“渣男”。

夏帆最近剛完成一個“網戀單”——網戀了三年,但一直沒結果,女孩不確定對方是否在現實生活中承認自己,於是讓夏帆問對方“有沒有喜歡的人”。和客戶商量後,夏帆選擇了“美麗性感型”人設,更換了QQ頭像和簡介。如果對方的回答觸碰到夏帆敏感的神經,她會截圖發給客戶,提醒客戶“這句話有問題,可能是渣男”,如果女孩想要繼續聊,她便繼續試探,直到女孩覺得“有問題”為止。

花几百块钱,我购买了一次鉴别渣男的服务

像這樣的回覆,夏帆便覺得是“有問題的”,他不拒絕聊天,並且有聊天的慾望。

這單她只花了很短的時間就測試出答案,男生的回答直截了當:“沒有喜歡的人。”問出這樣的結果就算達到客戶要求,夏帆便結束服務,將男方刪除。

之後這位客戶的QQ簽名改成了“來日方長,及時止損”。聊到這裡,夏帆流露出一絲難過,“這單做得我還挺難受的,又聊黃了一對。”她替這個女孩感到難過。

原以為這單到這就算結束了,第二天夏帆收到這個男生的好友請求,男生希望通過夏帆和女孩道歉,夏帆認為他不是真正的悔過,“這是一種挽留手段,道歉只是不想失去那個女孩。”

夏帆說鑑情師能幫助女孩把感情中的風險降到最低,儘量減小受傷害的可能性。鑑定出“有沒有背叛感情的苗頭”是最為重要的,如果男生在網絡上表現得熱情,卻拒絕線下見面,也會被列入渣男的行列,“女孩子也不能和這種人在一起呀,說明他有賊心沒賊膽。”她覺得網上聊天能夠比較真實直觀地瞭解一個人,但過了一會兒她又說,“幹我們這個真的是玄學,靠自己的生活經驗、感情閱歷來鑑,也沒有什麼公式判斷渣男。”

除了類似的“網戀單”,還有一些人會找她“幫忙分手”,製造出男方不忠的證據,作為分手的籌碼。

在那位客戶的描述裡,這個男生有點傳統,性格古怪,玩遊戲,但不玩交友軟件。從這點上看,夏帆告訴客戶“這大概率是好男人”,剛開始,她覺得這個男的挺可憐的,不過從加好友開始,她也覺得“這個男的確實比較奇怪”。

這次夏帆選擇了一個非常“正常”的頭像,她形容這個頭像“沒有什麼出格的”。她第一次發起添加好友的請求後,男生沒有通過他,並且很謹慎地問她是哪裡的、做什麼。“這些都屬於正常問題。”她留言給男生,通過後就告訴他,於是發起了第二次好友請求,對方依然拒絕通過,並說她的頭像“看起來不像是正經女孩”,此時她開始覺得男生的行為“有些怪異”,但依舊嘗試第三次添加好友,結果對方突然開始罵人。

夏帆將這個過程如實轉達給了客戶,“性格有點缺陷,過於暴躁,時間久了也會對你沒耐心。”後續的過程,像是在給客戶支招如何分手。夏帆給女生髮了一個人格測試的鏈接,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男生意識到自己有人格缺陷,但男方拒絕測試,由此,夏帆再次確定,這個男的“性格死板不夠配合”。

對方不是渣男,但也不適合談戀愛,夏帆表示。當我試圖與她討論,只通過三言兩語就給對方扣上“渣男”的帽子,或者只是因為對方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就“鼓勵”別人分手,是否欠妥。夏帆有自己的一套說辭,“我們不完全將結論歸結為對方是否為渣男,而是從感情的角度去判斷這個人是否坦誠。

人是複雜的,但感情一定是分對錯的。”夏帆說,“出現背叛感情的苗頭就是錯的。”

這種“八卦”男友的事她自己以前也幹過。兩年前,夏帆本人也曾在淘寶上購買過鑑情服務,目的只是為了測試男友和陌生女孩聊天時的態度。“好奇嘛”,她說,“很刺激,很爽,我就是想用上帝視角看看他。

對於這種行為,她覺得沒什麼問題,“我們只是給女孩提供自己的判斷和第三視角,幫助他們做決定。”夏帆說,鑑定感情就像給自己買一顆定心丸,她認同人性經不起考驗,但她認為測試是必要的,不測試就無法給自己的疑慮找到答案。

聊天進行了一個小時後,夏帆突然問我要不要去吃飯,聊天中她多次叫我“小可愛”、“美女”,成熟得不太像一個96年的女孩,不知道她是帶入了某種人設跟我聊天,還是暴露了真實自己的某一面。

花几百块钱,我购买了一次鉴别渣男的服务

鑑情服務出現伊始,是收費滿足一部分善男信女們的需求,但在這個市場日益火爆之後,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騙局和亂象,因為牽涉到金錢交易的問題,一些賣家設置了一道一道的付款流程,讓鑑渣心切的人一步步踏入陷阱。

首先被騙的是一些買家,經過一層一層的付款,得到似是而非的答案。據《新京報》報道,有結婚五年的女子因為懷疑丈夫出軌,去電商平臺購買鑑渣服務,希望查到“開房記錄”,從搜索中找到一家,客服態度友善,提醒她這種交易很敏感,不能直接交易,女子添加了對方的私人聯繫方式,隨即被要求支付50元定金。

支付之後,需要查詢的內容出現在一張截圖裡——似乎已經出了結果,但“開房記錄”被打上了馬賽克,ok又是一道付錢手續,支付600元解碼費後,終於收到了一份文檔——加密的,如果想繼續,還得加錢。這樣反反覆覆付了幾千塊,女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更可怕的是隱私洩露。買家提供了詳細的戀人信息,qq、微信、微博、手機號、身份證、工作信息、個人喜好,一旦這類信息被反手轉賣出去,將會製造出精準的詐騙。

再來看看號稱專業、有經驗的鑑渣師們到底是誰,有心一點的會放上一張心理諮詢師證,或者號稱自己感情經驗豐富,擁有特殊的鑑渣技能。而生意不錯的商家,同時也會在其他平臺招聘兼職的“鑑渣師” 和“測試員”,他們大多沒有系統的心理學知識和相關資質,只經過了商家的接單培訓,其餘按照買家的意思,投其所好+自由發揮。

“鑑渣”越火,說明“渣”的現象越普遍。打開微博,以“綠帽社”為首的出軌信息投稿賬號換了幾輪馬甲,素材和追隨者們還是源源不斷,吃瓜的人終有一天發現自己也貢獻出了新瓜,豆瓣小組的成員們分享各自裸眼鑑渣男的技巧,在鋼鐵直男聚集的虎撲步行街,綠更是成了一張通行證,以“我是不是被綠了?”和“我被綠了”為主題的帖子,以固定頻率出現在步行街上,史稱“虎撲綠帖”。

這些現象也被數據印證。2016年,有7萬名網友參與的一項線上調查顯示,六成男性出過軌,女性約四成,而超過三成的夫妻、情侶雙雙出軌。從2000年開始,中國性社會學之父潘綏銘每隔五年就做一次全國範圍的性學調查,其中最讓他震驚的是出軌數據的變化:

“無論男女,比例都在上升。尤其妻子的婚外戀,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中國大約每3個丈夫和每7.5個妻子中,就有一個曾經出軌。”

花几百块钱,我购买了一次鉴别渣男的服务

出軌、不忠、花心在世上氾濫成災,可以與一大堆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因素聯繫起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生物學系統來解釋這個現象,認為人類的出軌天性很可能在漫長的史前時期就形成了,為了保證基因的傳遞。

分手和離婚,常常發生,這意味著關係的不穩定已經成為常態。現代人在親密關係中的不信任感和對忠誠的渴望,部分被投射到鑑渣的熱情當中。

親密關係中的焦慮和裂縫,帶動了鑑渣服務的火熱。受到這種焦慮最大影響的,是兩類人:關係中的弱勢方,和曾經有過背叛行為的一方。當親密關係中,有一方嚴重依賴另一方的感情與經濟支持,那麼失去這種支持勢必意味著生活的崩壞。

所以測試對方會不會出軌,是不是”渣“,無非想給自己一個卑微的安心結果。對於背叛者,更簡單了,因為“背叛者不太相信他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別人與他們一樣有著背叛動機”。

參考資料:1.新京報《“專業鑑渣師”幫你遠離渣男?你信你就輸了》;2.潘綏銘全國調查;3.羅蘭·米勒《親密關係》;4.卡洛琳·戴奇《連接感:如何應對親密關係中的焦慮》;

花几百块钱,我购买了一次鉴别渣男的服务

為什麼年輕人都不敢談戀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