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座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

省會城市,一般都是省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匯聚了全省各類人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類要素資源。

省會城市無論是經濟發展首位度,還是城市印象知名度,絕大多數在省內位居第一。

福州:一座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

福州市三街七坊


不過,福建省省會城市福州市,在省內聚集的資源很多,但與省內廈門市、泉州市比較,一些方面還有一定程度的差距。

在全國27個省會(首府)城市(不含臺灣省)中,福州市人口首位度排名在全國靠前,聚集了全省近20%的人口,但經濟首位度排名卻在全國倒數。

不得不說,福州市是一座沒人存在感的省會城市。

福州:一座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

廈門市鼓浪嶼


1.就政治地位來看

福州市作為省會城市,福建省各類機關事業單位駐守在此,但城市級別上,只是一個地級市,而省內廈門市,則是副省級城市。

放眼遼寧省、山東省、浙江省、廣東省,省內有非省會城市的副省級城市,其省會城市也都為副省級城市。

在重慶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前,四川省內,重慶市為副省級城市,成都市也同為副省級城市。

福州:一座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

泉州市泉州港,可追溯至南朝,唐朝時期“市井十州人”


2.就社會發展來看

福州市作為省會城市,應該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與省內其他城市比較,比較弱勢,以致於對福州市的歸屬感不強。

歷史方面,泉州市是“海上絲綢之路”起航地,是歷史文化古城。

教育方面,廈門市擁有985、雙一流建設的副部級高校——廈門大學。泉州市擁有華僑大學,海內外知名度要高於福州市高校,特別是在籃球方面,也讓華僑大學近年來特別火了一把。

文化方面,龍巖市、三明市是客家文化聚集地,泉州市、漳州市是閩南文化的起源地,莆田市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這些都與福州市無緣。

福州:一座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

莆田市湄洲島媽祖像


3.就經濟發展來看

泉州市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一,知名品牌在數量上也要多於福州市。

廈門市經濟總量儘管落後於福州市,但廈門市是經濟特區,經濟發展政策方面也要優於福州市,知名品牌也要多於福州市。

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本來是張王牌,但2012年更名為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2013年平潭綜合實驗區獲得行使設區市的管理權限,改由福建省直管。

福州:一座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

平潭跨海公鐵兩用大橋


4.就“強省會”來看

近年來,各省在“強省會”進程過程中,部分省會城市從周邊地區劃歸管轄或代管,不斷擴張城市國土空間。

1996年,原松花江地區撤銷,所轄縣市區全部劃歸哈爾濱市管轄。

1998年,原地級市東川市撤市設東川區,以及曲靖市的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劃歸昆明市管轄。

2002年,瓊山市劃歸海口市管轄,設立了海口市瓊山區。同年,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劃歸銀川市代管。同年,南寧地區撤地設立崇左市時,原南寧地區部分縣劃歸南寧市管轄。

2007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併入烏魯木齊市,與烏魯木齊市東山區合併,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

2011年,地級市巢湖市撤分時,廬江縣以及新設的縣級市巢湖市劃歸合肥市管轄。

2016年,簡陽市由資陽市代管劃歸成都市代管。

2017年,西鹹新區劃歸西安市代管,西鹹新區包括了咸陽市部分區域。

2018年,深圳市通過飛地代管深汕特別合作區,擴展了城市發展的空間。

2019年,山東省將濟南市與萊蕪市合併,濟南市直接增加了兩個區。

但福州市卻出現了一個奇特的“逆強省會”現象,即福州市平潭縣劃歸平潭綜合實驗區管轄,城市國土空間還縮小了。


福州:一座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

漳州市永定客家土樓


5.就自然地貌來看

福州市位居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這一自然地貌,決定了福州市在全省偏隅一方,自身國土發展空間較小,在地理中心意義上難以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