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撤資?瑞幸不怕?陸正耀:沒事,我們已發夠了財!

屋漏偏逢連夜雨,銀監會公開表示,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性質惡劣,並已督促相關銀行加強風險監測與貸後管理,瑞幸本身處於輿論泥潭不能自拔,又不得不面對金主們擠兌。但瑞幸咖啡背後的男人陸正耀卻依然瀟灑:沒事,我們已發夠了財!為啥陸總底氣十足,一點不虛?

首先我們先理理誰是冤大頭?

隨著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啟,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一事將一大堆銀行、保險、券商、信託、創投等機構置於風口浪尖。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瑞幸咖啡短期貸款為1000萬元,主要用於日常運營,這是其從浦發銀行獲得的最高額度6000萬元授信的一部分。在上市前,瑞幸在浦發銀行的短期貸款餘額則為6558萬元。

同時,瑞幸咖啡還擁有2.27億元的長期貸款、2976萬元的融資租賃以及15.2億元的店面與辦公場所租憑合約。瑞幸與光大融資租賃、中關村科技租賃簽訂了總金額最高為3.95億的協議。

TTPO即西藏信託是瑞幸長期貸款的主要提供商。根據天眼查,西藏信託成立於1991年,註冊資本30億元,是一家有近20年金融從業經驗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曾與小米、趣店、寶馬等成立過多隻信託產品。

根據第一財經此前的報道,西藏信託官網曾發佈過瑞幸咖啡信託貸款信息,危機爆發後,這些已不知去向。西藏信託聲稱目前已從瑞幸身上收回全部信託貸款本息,與其無任何債權債務關係,不過,該公司並沒有能夠從瑞幸咖啡混水中全身而退。

為了獲得西藏信託的貸款,瑞幸咖啡曾向前者授予過認股權證,西藏信託可進行不超過6000萬元的股權投資,行權價為A系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發行價的1.6倍。在瑞幸上市前夕,西藏信託行使了該認購權,以890萬美元的代價購買了1.52萬股B-1系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按照約定的規則,1股B-1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相當於500股A股,8股A股摺合成1份ADS,這意味著西藏信託的成本價是9.37美元/ADS。在4月7日停牌前,瑞幸股價只剩下4.39美元,西藏信託賬面浮虧473萬美元。

除各金融機構資金是否能收回外,因集體訴訟而面臨鉅額賠償的瑞幸咖啡在上市前投保的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級職員責任保險(以下簡稱“董責險”)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焦點。

據瞭解,瑞幸咖啡董責險保單組成的“共保體”一共有4層,總保額為2500萬美元。其中第一層保額為1000萬美元,其餘三層每層保額為500萬美元,共有包括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財險等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參與承保。

其中,平安產險在第一層共保體中所佔比例為30%,即承保30%份額,承保保額是300萬美元,由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具體參與。

截至目前,平安產險表示:“公司已收到被保險人提起的理賠申請,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太保產險對此回應稱:“中國太保產險以跟單形式參與了瑞幸咖啡董責險的共保業務,並已進行了再保分出安排。目前為止,尚未收到主承公司的正式出險通知。我司將密切關注,按照保險合同和共保協議處理相關理賠事宜。”

不過,這張董責險保單能否履行,即瑞幸咖啡能否獲得相應賠付,目前來看此次賠付還有較大不確定性,其中一個關鍵是對於“欺詐行為”的認定,是否構成欺詐是賠付的關鍵!

接盤俠早已找好,陸正耀才有底氣:瑞幸倒了也不影響我們發財!

在官方的點名與施壓之下,浦發銀行必然會加大排查金融風險力度,甚至提前向瑞幸催討。

表面上看,瑞幸從銀行獲得的資金非常有限,即使被迫還款,也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其實不然。

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對風險容忍度比較低,浦發銀行願意押注瑞幸咖啡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相當於在為後者背書,投資者很容易據此認為,瑞幸咖啡是一個優質的投資項目,而非一個互聯網泡沫,也就更加積極砸入重金。

在財務造假事件後,投資者已成驚弓之鳥。儘管陸正耀曾在朋友圈向投資者表示歉意,但這種廉價的表態根本不可能安慰一顆顆受傷的心靈,幾天之間,瑞幸市值就蒸發了近60億美元,投資者損失慘重,無關痛癢的幾句話頂什麼用?

浦發銀行一旦加速撤離,必將在投資者中引發更大的恐慌,那些正在考慮進入瑞幸的金主也會打退堂鼓。這對於瑞幸不啻於又一枚重磅炸彈。

截至去年9月30日,瑞幸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5億元,看似不少,但相對於其驚人的燒錢速度來說猶如杯水車薪,堅持不了多久。

只是瑞幸真倒下了,也不影響陸正耀、錢治亞們掙得盆滿缽滿。渾水明確指出,瑞幸的管理層強調,他們從未出售過公司的任何股份;然而,他們已經通過股票質押融資套現。抵押的股份數量幾乎是他們全部股份的一半,按當時價格價值25億美元。

好大一局啊,套路好深啊!

不過,一杯星冰樂≈兩杯coco雙響炮≈三杯3.8折的瑞幸小鹿茶,真不希望它涼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