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海報

哈嘍朋友們,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因人群集聚可能帶來的風險,中國版畫博物館針對《藏珍:從古典到當代——中國版畫博物館藏西方版畫精品展》推出“在家雲看展”系列。本系列共分兩期,讓沒機會來到現場參觀的朋友,在家也能充分感受西方版畫的時代軌跡、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共享版畫藝術的盛宴。


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Albrecht Dürer(阿爾佈雷特·丟勒)

1471年生於紐倫堡,文藝復興時期德國藝術巨匠。

他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畫、銅版畫、油畫、素描草圖以及素描作品,以版畫最具影響力,水彩風景畫也是頗具魅力。

丟勒作為德國最偉大的畫家,他的藝術探索對德國的影響是深遠的。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展廳現場

丟勒在1510年完成了從1498年開始創作的大型木刻版畫《基督受難》,此大型創作共16幅木刻組畫作品,他把這套木刻稱之為《大受難》。丟勒在他第二次旅居意大利之後開始創作小型木刻《基督受難》系列作品(又被他稱之為《小受難》),1509年開始刻制,1510年完成,其中包括36幅木刻版畫和一張封面頁。這套木刻版畫實際上是屬於聖經故事的插圖,是一個詳盡的關於耶穌殉道以及贖罪之死的故事,還包括了一些《舊約》之中與救世主贖罪犧牲有關的故事以及關於耶穌年輕時的一些傳說。最佳版本收藏於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館。

此次展出的三幅作品均出自《小受難》系列。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The last supper 最後的晚餐

Monochromatic Woodcut 黑白木刻丨12.7×9.8cm丨1510

《最後的晚餐》是《小受難》系列中的第9幅作品,畫面共計13人,但只有耶穌、聖約翰、聖彼得和猶大可被辨識。累於主題和名譽,此作品被多次出版、仿造。此出品經考證印刷於1612年的意大利威尼斯(紙張品質特徵、出版記錄可考),故尤為珍貴。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Christ appears to disciples at Emmaus(Dinner in Emmaus) 在伊默斯的晚餐

Monochromatic Woodcut 黑白木刻

12.7×9.6cm丨1510

《在伊默斯的晚餐》為《小受難》系列中的第33幅作品。圖像左下角標誌性A.D署名,無日期,據Meder,創作於1510年。

該作品共存4次狀態(兩次正式出版),6次變化。本案為1511年拉丁文帶文字版,為該作品的第一次正式出版,屬於第二次狀態:暗部區域著墨量重,最下方邊框兩處斷裂加一處5mm左右的斷裂,其罕有程度可參考烏菲齊館藏級別。

自然光線下,肉眼可見:墨色新鮮瑩潤,線條細膩,部分區域仍可見刀痕。作品刻畫生動,三維空間關係還原度極佳,耶穌背後暗部與周圍對比強烈,桌下暗部細節耐看,極佳的表現出了素描關係裡的呼吸感。背面拉丁文印刷文字為活字印刷,與博物館背書藏品之排版完全一致。本案邊緣按木板框線裁切,紙張使用同時期高品質直紋紙,背面右側可見部分水印M.20 High Crown,與文獻描述第二次狀態的用紙呼應。

作品保存質量完好,屬書籍/畫冊裁切,紙張色白無受損或是修復跡象。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Christ crowned with thorns 耶穌加冕荊棘

Monochromatic Woodcut 黑白木刻丨12.6×9.7cm丨1509

《耶穌加冕荊棘》為《小受難》系列中的第19幅作品,圖像左下角標誌性A.D署名,無日期,據Meder,創作於1509年。

該作品共存5次狀態(兩次正式出版),8次變化。本案為1511年拉丁文帶文字版,為該作品的第一次正式出版,屬於第二次狀態中的早期A變化品質(左下臺階處一處斷裂缺損,後期則有三處),其罕有程度可參考烏菲齊館藏級別。

自然光線下,肉眼可見:墨色瑩潤,線條細膩,高質量的印刷品質使之畫面的三維空間表達完美。背面拉丁文印刷文字為活字印刷,與博物館背書藏品之排版完全一致。本案邊緣按木板框線裁切,紙張使用同時期高品質直紋紙,背面右側可見部分水印M.309 Fish Bladder,為1510-1511年間丟勒印刷作品的常用紙,參見同時期作品《David penitent》《Saint Jerome in his Cell》《The Assumpiton and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作品保存質量完好,屬書籍/畫冊裁切,紙張白色無受損或是修復跡象。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Fraycisco Goya(弗朗西斯科·戈雅)

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戈雅畫風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到後期類似表現主義的作品,他一生總在改變,雖然他從沒有建立自己的門派,但對後世的現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響,是一位承前啟後的過渡性人物。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展廳現場

《奇想集》 是一部描繪西班牙社會的風情畫卷,最初創作的原因是用於給一位叫弗朗西斯科的西班牙作家的文學集《隱性和話語》作插畫。最開始只是純粹用於插畫,但是他在創作過程中慢慢加入了一些情緒的宣洩,最終他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包括一些思維、價值和理念的表達呈現在《奇想集》裡面。《奇想集》於1797-1799年創作完成,以銅版蝕刻和飛塵技法為主要表現手段,共計80幅,作品繼承了前輩裡貝拉等人的版畫傳統,用瞬間攫取的動作與光影技巧製造出即時性的視覺效果,戈雅在創作中大膽試驗新的表達與創作手法,善於使用飛塵,常常採用大面積飛塵的技法制造黑色,並且能夠主觀的控制飛塵的大小和深淺,營造更為豐富的畫面空間。

《奇想集》中的一些作品,堪稱藝術史上的傑作。作品首次出版於1799年,至今共計出版十二次。此次展出的《他們怎麼掐她》和《青年準備》均出自《奇想集》。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How do they pinch her 他們怎麼掐她

Etching, dry engraving, Aquatint 銅版蝕刻、幹刻、飛塵

21.7×14.8cm丨1779

此件作品為共計十二版次《奇想集》系列的第四版印稿,少見的印稿來源於1878年皇家馬德里版畫學院出版,共計65本。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Youth preparation 青年準備

Etching, dry engraving, Aquatint 銅版蝕刻、幹刻、飛塵

21.5×15.3cm丨1779

此件作品為《奇想集》系列完美罕見的第二或第三版印稿。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A Group of dog like tigers got wings fighting with bull 如虎添翼的群犬鬥牛

Etching, dry engraving, Aquatint 銅版蝕刻、幹刻、飛塵

24×35cm丨1814

1815至1816年,69歲的戈雅完成了33幅《鬥牛》系列銅版畫,描繪了西班牙傳統鬥牛比賽的場景。

此件作品可確認為附加印稿,是從第三版之後加入《鬥牛》系列的。本案是該銅版的第二次印刷,印刷在帶有“Van gelder zonem”水印的紙張上,共計出版100幅。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I QUE GUERRERO 我是個戰士

Etching, dry engraving, Aquatint 銅版蝕刻、幹刻、飛塵

24.5×35cm丨1877

弗朗西斯科·戈雅《寓言》系列作品,從1864年至1937年先後九次出版,加之1877年增訂出版的四幅作品,整個系列共計22張蝕刻版畫。

本案紙張使用十九世紀直紋紙,暗棕色墨;圖像可見略微不均勻的中顆粒飛塵,整體色調和諧, 對比明烈,體現出趨於完美的對光影的表達。作品整體在自然光下肉眼可見:墨色瑩潤,線條挺立,細節突出,實屬佳品。

1877年巴黎L’Art 以《I QUE GUERRERO》為標題出版該作品,圖像左下腳可見“Goya inv.et.sc”以及其下的“L’Art”標識,右下方與“L’Art”平行對應“ Fcois Liénard. Imp. Paris”字樣。1907年,在Leroi.P 將其剩餘30張印刷品以及銅板原版買斷後,此作品未再另行出版,故此1877年增訂版為唯一一次出版,其罕見程度和珍稀程度由此可見一般。

作品保存質量完好,未見修復。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BAILANDO EN UNA CUERDA FLOJA 馬戲團女王

Etching, dry engraving, Aquatint 銅版蝕刻、幹刻、飛塵

24.3×35.5cm丨1877

弗朗西斯科·戈雅《寓言》系列作品,從1864年至1937年先後九次出版,加之1877年增訂出版的四幅作品,整個系列共計22張蝕刻版畫。

本案紙張使用十九世紀直紋紙,暗棕色墨;粗顆粒的飛塵,整體色調和諧,畫面高光中的女人和馬與隱藏在暗部中的觀眾之間所構成的光影對比尤為明烈,呈現出極富戲劇化、舞臺化的場景效果 。作品整體在自然光下肉眼可見:墨色瑩潤,線條挺立,細節突出,高光部處理光彩奪目且暗部線條耐人尋味。

1877年巴黎L’Art 以《BAILANDO EN UNA CUERDA FLOJA 》為標題出版該作品。標題下方手寫斜體印刷(Une reine du Cirque),圖像左下腳可見“Goya inv.et.sc”以及其下的“L’Art”標示,右下方與“L’Art”平行對應“ Fcois Liénard. Imp. Paris”字樣。1907年,在Leroi.P 將其剩餘58張印刷品以及銅板原版買斷後,此作品未再另行出版,故此1877年增訂版為唯一一次出版,其罕見程度和珍稀程度由此可見一般。

作品保存質量完好,紙張由於光照出現黃斑,僅做除酸清理。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亨利·朱利安·費利克斯·盧梭)

法國成就卓越的後印象派畫家,被譽為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藝術先行者。他18歲從軍,27歲參加德法戰爭,後任海關稅務員,退休後開始不斷地作畫,作品受到當時前衛藝術家畢加索等人的推崇。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展廳現場

盧梭的畫沒有師授,完全靠自學成功。他自己說:“除了自然之外,我沒有老師。”人們稱他為“星期日畫家”。這類畫家出於完全喜歡畫而作畫,沒有任何規律約束,有著純樸的感情,因而其作品有一種原始的和純樸率真的美感。盧梭也常被人稱為“原始主義”畫家,因為他筆下那浸潤著幻想色彩的熱帶叢林風光,人與野獸間充溢著溫情的對視,和一種似夢非夢的神秘情調,很容易將人引向對一個遙遠的古老時代的“回憶”。濾去原始時代血與火的殘酷,留存的只是天真、稚拙、寧靜與生命的單純。

盧梭作品的主題包羅萬象,除了巴黎市郊風景,還有手法率真直接的人像、瑰麗的寓言性作品、花卉,尤其是極具異國情調的大幅幻想式熱帶叢林作品,這些是他常逛巴黎的公園、植物園、動物園所激發出來的靈感創作。這位都市裡的“土著”就生活在這個只屬於他的想像的世界裡。他憑著本能畫畫,認為創作者必須獲得完全的自由才能在思想上達到美與善。正如他自己所說,夢的單純的力量,支配著我的景物。盧梭只是忠實地記錄了一個又一個奇妙的神秘的永遠的夢。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Tigers in tropical storms 熱帶風暴裡的老虎

Autography 轉寫石版丨45×57cm

(此石版畫由巴黎版畫技師根據亨利·盧梭原作印製)

亨利·盧梭主要以叢林畫聞名於世,此畫就是他的第一幅叢林畫。原畫創作於1891年,收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畫面展現了一隻老虎被一道閃電打亮,狂風中正準備撲向它的獵物。從1886年起,儘管當時作品還沒有出名,亨利·盧梭還是定期參加畫家獨立協會的沙龍展,關注度逐年上升。1891年展出的《熱帶風暴裡的老虎》(又名《驚奇!》),首次收到關鍵性的評論,年輕藝術家菲利克斯·瓦洛東寫道:“《驚奇》是不容錯過的,數一數二的畫作。”然而盧梭在十年後才重新創作他的叢林畫系列。盧梭聲稱《熱帶風暴中的老虎》是來源於當年在軍中服役時跟隨部隊到了墨西哥的雨林中見到的這般場景,實際上,他卻根本沒有離開過巴黎,他的靈感都來自於巴黎的植物園、圖書館的插畫、以及各種野生動物標本,畫面極富想象力。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Passers by in the wild jungle 野生叢林的過客

Autography 轉寫石版丨45×62cm

(此石版畫由巴黎版畫技師根據亨利·盧梭原作印製)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Pierre-Auguste Renoir(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法國畫家,印象派運動的領導人之一。1841年生於法國小鎮裡蒙(Limoges),後來隨家搬遷到巴黎。以油畫著稱,亦作雕塑和版畫。

作為最受歡迎的印象派畫家之一,他的畫反映了對人類的關注和對生活的熱愛。雷諾阿運用了明亮的色彩、溫和的輪廓線和柔軟的筆觸來刻畫19世紀末期原生態的、迷人的巴黎生活場景,他的作品中滲透著一種溫暖和寧靜。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Lunch on the yacht 遊艇上的午餐丨Autography 轉寫石版丨69×49cm

《遊艇上的午餐》是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於1880年-1881年創作的經典作品,此次展出這件版畫是原作的局部,畫面中是雷諾阿的妻子阿莉娜·莎麗戈的肖像,玩弄著一隻小狗。雷諾阿喜歡用豔麗透明的顏色來渲染氣氛,所以他的畫作大多呈現出歡樂和諧的氛圍,看一眼就不會忘記。這幅畫是雷諾阿印象派時期的最後一幅作品,也是他青春時代的光輝總結。在此畫之後,雷諾阿逐漸放棄專注在製造光影的呈現,而趨向於較平實的描繪。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Fan girl 持扇的少女丨Autography 轉寫石版丨49×38cm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Edgar Degas(埃德加·德加)

法國印象派重要畫家、雕塑家,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個金融資本家,祖父是個畫家。他曾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受到安格爾的很大影響。

德加富於創新的構圖、細緻的描繪和對動作的透徹表達使他成為19世紀晚期現代藝術的大師之一。他最著名的繪畫題材包括芭蕾舞演員和其他女性、以及賽馬。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Theatre Lobby Rehearsal Venue 劇院大堂排練場地

Autography 轉寫石版丨45.5×65.5cm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Amedeo Modigliani(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莫迪利亞尼是“巴黎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繪畫作品中以肖像畫最多、最好。他的肖像畫主要特點是善於抓住對象的個性特徵,用寫實與變形相結合的方法表現出來,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他慣用的把人物軀幹或面部有意識地加以誇張的表現方法,成為他的肖像畫的重要特色。

在家雲看展(一)丨從古典到當代:16世紀至19世紀

Jenny Ebtney 珍妮·埃布特尼

Autography 轉寫石版丨68×44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