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在我們身邊,總是流傳著許多“別人家孩子”

的傳說。

別人家孩子考第一了,別人家孩子被名校錄取了,別人家孩子拿了國際獎項了。。。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每次看到這類新聞,血壓都要噌噌往上竄幾升,每天被別人家孩子搞得內心澎湃又充滿矛盾,看著自家孩子又看看別人家孩子,“欲揚又止”的巴掌最後還是拍在自己腦門上,心中開始升騰起十萬個為什麼?


△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厲害,是教育的差別嗎?

△ 這些學霸吃什麼長大的?都有什麼共同點?

△ 名校錄取都看重學生的哪些方面?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別急,今天棕櫚君再給大家看點更“刺激”的——


一口氣包圓八所藤校的offer

成為藤校們爭相招徠的對象的

那些別人家的孩子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美國少年馬丁當年收到了8所常春藤大學——哈佛、耶魯、布朗、賓大、哥大、普林斯頓、達特茅斯、康奈爾,另外還有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4所全美頂尖大學的錄取。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黑人男孩克瓦斯則被8所藤校 - 耶魯、哈佛、布朗、康奈爾、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發送了錄取通知書。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新澤西州的女生索普分別獲得了斯坦福大學和

8所藤校(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康奈爾、達特茅斯、普林斯頓)的青睞。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華裔移民二代尹渭博,6所藤校以及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錄取,並獲得了杜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


OK,看到這裡大家可以大膽的發問了:被各大藤校爭搶的學生硬件到底有多硬?到底是啥樣的硬核教育,才能培養出一位藤校大滿貫

今天就跟著棕櫚君一探個究竟。


什麼樣的硬核教育

才能培養出一位藤校大滿貫?


來,話筒聚光燈轉向他們的父母-——那些拿到藤校Offer的孩子家長,在孩子上大學甚至高中前都做了些什麼?

讓孩子擁有一顆自由獨立的靈魂

馬丁的父親是一位投資人、母親是一名護士,在馬丁的教育上,父母允許他成為一個“自由的靈魂”

馬丁說過這樣的話“我的父母,是我能取得這些大學offer的原因,他們從來沒有在學習上逼過我,只是放手讓我做我想做的, 並激勵我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夢想。”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馬丁的母親克麗絲說,馬丁從小就喜歡追問各種問題,每當這種時候,她和丈夫都會耐心回答,並提供讓孩子自發探索的機會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克麗絲認為,讓孩子學會獨立與自我激勵非常重要,尤其對於那些想上好大學的人。

告訴孩子:比起結果,過程更重要

尹渭博的爸爸尹永義是上海人,在美從事教研工作二十多年,談及學霸兒子的教育,尹永義說了十二個字——“過程重於結果,習慣重於知識”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尹永義一直告訴尹渭博,結果是好是壞不重要,只要盡力就好。在這種放鬆的氣氛中,尹渭博反而一次次發揮出了超高的水準。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尹永義對於很多華裔父母把低齡孩子送進輔導班,強制灌輸知識的做法並不認可。他深信,教孩子從小學會如何正確對待學習,那才是終生受益。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平等的親子溝通有利於學業的成功

法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也曾出過一份報告,該報告中顯示,“父母願意花時間與孩子交談”的學生比他們的同齡人在成績上高出三分之二!!!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尹永義很重視和孩子的平等交流,在尹渭博幼年之時,尹永義甚至會蹲下來和兒子說話,努力瞭解他感興趣的事物,傾聽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見解。

關於“爬藤”這件事情,其實美國的家長並不像國內的家長那麼看重孩子是否能夠上藤校,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成為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人。

在他們看來,藤校雖然很好,但並不能決定孩子一生的成就,因為孩子的價值,由他們自己去定義


牛娃才不死讀書

藝術體育樣樣抓


學霸≠書呆子


認真研究他們成功的事蹟,你會發現牛娃的很多共同點,其中一個就是興趣愛好廣泛。

馬丁還熱愛體育和音樂,在學校參加田徑、游泳隊,而且小提琴拉得特別好,經常參加交響樂團的演出。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他還是學校環境俱樂部的主席,曾擔任Key Club的副社長,幫助建立了Fargo Youth Initiative…… 馬丁身上的那種“全能感”,哪怕丟到精英扎堆的藤校,也不會遜色。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尹渭博從小到大,都以“全才”的形象示人。他熱愛音樂,擅長鋼琴和游泳,還加入舞蹈隊和登山隊。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而且他情商頗高,在學校同學們舉辦的民間投票中,他獲得了

“最有可能成為百萬富翁”的頭銜,足見他人際關係處理的多麼融洽。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普索高中的時候特別喜歡寫作和詩歌,在國家塞爾瑪的演講和作文比賽中拿過冠軍,並在所在高中Morris Hills High擔任學生會主席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而克瓦斯則表示,高中生不僅要確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領域,還要在這些領域開展課外活動。


他認為高標準化的考試成績並不是幫助他們被所有八所常春藤聯盟學校錄取的唯一因素。他們還自願參加各種活動,還擔任過領導職位,這些都是藤校考慮的因素。


揭秘!

名校都愛錄取這樣的學生


美國的名校教育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能力和組織能力,在學術方面也更注意引導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所以在錄取考核時,他們更重視學生有以下幾個特點:


-獨立自主,會考驗學生是否具有自學的能力,學生是否能獨立進行深度的學科以及其他層面的挖掘和思考;


-學術好奇心,會考驗學生對於不瞭解的知識是否具有好奇心,對於已經瞭解的學科知識是否會繼續鑽研;


-領導能力,觀察學生是否可以領導團隊按時高質量完成任務,是否具有主動處理問題的能力;


-服務精神

,考察學生是否會為社區做貢獻,是否有能夠造福他人的項目在執行;


-個人創造力,是否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項目;是否能把創意和創新思維應用到生活中。


那麼這5大能力,不同階段的孩子,要怎麼去規劃呢?最後給所用家長和同學們送上下面的規劃乾貨!


不同階段,該如何規劃名校申請?


從我們棕櫚主導師們的經驗來看,一共有以下幾點:


量力而行,遞進式規劃


你要有一個遞進式的規劃,避免揠苗助長。你要判斷好自己的目標,不要一味地追求排名。

比如9-10年級的時候,一邊要保證學校的GPA優秀,一邊要準備託福,一邊可能還要發展你自己的興趣愛好,其實這個時候你能夠感覺自己在學校維持一個全A的GPA,是艱難還是學有餘力。


如果學有餘力,那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它的事情,比如先提早準備託福和SAT;對於10年級SAT就已經考出來的學生,可能有更多的充足的時間去做活動,這個時候就可以再去增加自己的活動的數量和質量。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但對於優秀的學生,比如準備衝藤的學生,除了我們說的標化、GPA還有活動三座大山之外,一定要注意去培養自己的軟實力。


所以如果是自己本身非常優秀,想要去衝藤,那麼提早就要把自己的英文能力提高,同時有意識地鍛鍊自己的思辨能力,英文叫做critical think skills。而且一定要去多多關注社會的時事,多多去做一些社會的實踐,而不是隻活在自己的興趣世界裡面。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也會有家長會問我們:


“我的孩子GPA不夠高,而且SAT也考不了1500多分。那我這個時候是不是就是應該多做活動,去彌補標化的不足,這樣子我們可能申請在更有優勢。”

這種說法也對也不對。


如果孩子能夠把活動做得非常有個性,非常突出,或者孩子本身是這樣的性格,又或者孩子本身有一個特長非常突出,是可以去嘗試的。但是同時風險也很大,而且不適用於大部分的孩子。對於不少學生來說,這個時候如果標化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你去衝刺前20、衝刺藤校是特別特別難的。

所以這個時候還是要努力保證自己花在學校的功課和標化上的時間是充足的,

因為GPA跟標化還是敲門磚。


尤其孩子的目標是30或者40名左右的學校,那我們就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如說我們的GPA能提就再提一些,哪怕只能提0.1;我們的SAT能提個10分20分也是好的。


同時我們把已有的材料給做好、做深入。比如說我們的活動能不能再深挖,我們的文書能不能提早準備,能不能提早多去修改,多去研究學校,多在選校上下工夫,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第二個原則就是在活動規劃方面。


活動方面要深入深入深入!


活動一定要體現個性,要有獨特的事業,要深入,要體現自己的思考。

什麼叫做深入的活動?


比如說別人可能都有競賽,尤其是申請理工科的孩子,都要去參加一些數學競賽、機器人比賽、物理比賽……但是一旦說我們要確定參加比賽,我們還是要衝著拿有含金量的獎的目標去。


因為競賽非常耗費時間跟精力,如果最後我們沒有拿到獎,我覺得這實際上非常沒有效率。


所以如果我們做競賽,就一定確保我們投入足夠的時間找輔導老師,要刷題,確保能夠拿到一個比較有含金量的獎,一個競賽的獎,能夠非常深入地體現你在該學科的能力。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第二點,說實話,現在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做類似的活動,比如說都去參加夏校,都去做義工。但是我們在做這樣的項目的時候,你能不能比別人做得更好,跟別人做得不一樣,能夠凸顯自己的特色,這個就是深入的體現。


比如說夏校,可能很多人都去參加這個夏校,但是在上夏校過程中,我們有些學生能夠提前拿到教授的推薦信,並且在這個項目結束之後,繼續把它在夏校裡面開始的課題深入研究。

有的學生把這個研究做成了一個更大的一個研究課題;還有的學生在商科的夏校有了一個商業的想法,直接做成了一個實際的產品,一個APP,然後成立了一個自己的公司。這個就是能夠做得更深入。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還有我們的一個學生,TA之前參加一個哈佛的夏校,這個夏校只有下午上課,上午實際上是沒有事情的。


我們就教TA怎麼在這個夏校開始之前,去跟TA那個帶領夏校的哈佛博士聯繫,然後問是不是有任何的項目或者一些工作是能夠幫忙的。其實就是相當於提供一個免費勞動力,那這樣子的話,第一,能提前跟教授建立起良好的聯繫;其次通過這個額外的跟博士做的實習,能夠最優化TA在這個夏校的收穫。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重點講講科研的規劃

剛剛也提到了,現在科研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的學生做科研,那麼科研到底是不是必要的,到底要不要做?

科研其實有幾種方式:


一個是直接聯繫大學教授。


其實我們之前指導過一些非常優秀的學生去做這件事情,然後也有不少學生套磁教授成功,直接就去大學裡面給教授做實習了。但是這種成功率是比較低的,我們也是要海投,群發幾百個教授,可能才有幾個教授回覆,但是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因為這個完全是你自己爭取來,相當於通過了面試。進入的話,這個教授通常也會在研究的東西上把你的名字輸上去,然後寫一封推薦信,這個還是非常非常有含金量的。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還有一類是學生會自己鑽研。


自己選擇一個話題,然後需要的一些知識和技能會上課自己學。自己也會學習一些科研的方法,自己去寫論文。這種適用於自覺性、學習能力非常強的學生,當然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幫助學生去選擇話題,給孩子提供一些網上的課程,教會TA科研的方法,也會幫孩子指導論文。

第三種是付費教授,或者是老師指導。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這種科研背景提升的機構。就是因為它是付費的,所以到時候肯定是能夠寫推薦信的。而且很多機構能夠保證發表,都是一些藤校的教授等等,有專家的指導。

第四個,就是可能在這兩者之間。


一部分是自己做,然後一部分就像剛剛那個申請到康奈爾的N同學。就是我們給孩子找一個斯坦福的博士,去給孩子上課輔導。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第五個,是頂級夏校。


一些頂級夏校本來就是以科研實習為基礎的夏校,就是你申請到這些夏校,跟著這些大學的教授去做一些他帶領的科研項目。這種夏校,其實也非常難進,很難申請。

那科研是不是必要的名校敲門磚呢?


我覺得要思考三個問題:

第一個,科研是你學術能力的展現,很可能是學術能力最高的展現。所以你要看你自己的學術能力是不是需要去提高和彌補。


學生可能花了很多時間去參加一個很重要的、很有含金量的比賽,那麼我覺得可能TA也沒有必要一定要用科研再去展現自己學術的實力,TA可能就是準備那個競賽拿一個大獎,也能夠充分地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第二點,有些學生可能對於某一個領域是完全不瞭解的。完全不瞭解就去展開科研,尤其是在有教授的帶領的前提下,其實我覺得也有一定的弊端。


就是可能這個教授對你的印象不會那麼深刻,他可能覺得你對這東西也沒有特別瞭解,也不是有自己的想法,這也會影響到推薦信。


科研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對某一個話題自己產生了興趣,然後自己去做一些研究,有一定自己的認識,那麼你想再繼續深入研究下去,發現有瓶頸,需要別人的指導,這個時候你在別人的指導下,把自己的想法投入進去,有了自己的一篇論文,我覺得這個是最合理的。

另外也要思考自己的特點,有些學生他就是比較偏學術,喜歡去鑽研,那我覺得科研就會有意義。有些學生他就是動手能力很強,或者是創造能力很強,他也不需要一定要通過科研來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

第三個就是要考慮自己所學的專業。


一般來說,理工科的話,科研還是比較重要的,人文的話也越來越重要了,但是比如說你學的是商科,或者是設計、藝術,這些比較偏實踐類的專業,科研它也並不是一個必要活動規劃。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最後,因為美國Top 30對學生個性的重視程度,所以我想再強調規劃的個性。


規劃的個性


它很多時候是一種創意。


它其實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切入點,然後你就從這一點去想自己的人設、形象,你做的事情是要符合和突出你這個人設的。


你要對自己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我的優點是什麼,哪怕只是一個很小的優點。有的人可能就是做飯好,有些人可能就是特別特別會認路,哪怕只是一個很小的優點,我們都可以把它放大,而不是總去追求特別高大上的優點,其實沒有必要。

如果我們是去做一些千篇一律的事情,比如說義工、實習、夏校,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在裡面要有自己的特色,

我們就是比別人要多想一層,我們怎麼樣能夠做得更好,做得更有我們的一些特色在裡面。


一口氣包圓8所藤校的學霸:我能拿到Offer,全靠我父母!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規劃乾貨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