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信仰和西方同根同源,關鍵時刻西方世界卻沒有出手相救

1853年4月22日,英國蒸汽戰船“赫爾墨斯”號開往南京,英國人此去南京並不是要去解救自己的兄弟,而是為了刺探情報,很快這次行程就變成了尊嚴之爭,和初衷漸行漸遠。

太平天國信仰和西方同根同源,關鍵時刻西方世界卻沒有出手相救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西方世界也在時刻關注這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抗運動。因為清政府的搖擺不定,不願意全面開放貿易的態度,西方列強希望有另外一支力量推翻清政府,從而達成全面的“合作”,最好這支力量是自己扶持的,聽話的。

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在一個國家建立一個自己的傀儡政權,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現在他們還是這麼個套路。

扯的有點遠了,當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這支力量已經不是你想關不關注的問題了,實在太耀眼了,太炫目了,已經晃得西方列強睜不開眼睛了。當時上海外灘停著三艘外國大船:英國船“赫爾墨斯”號(Hermes)、法國船“加西尼”號(Cassini)、美國船“色斯奎哈那”號(Susquehanna)。這幾艘先進的蒸汽戰船,如果他們參戰,可能會對這場戰爭產生深遠的影響。

太平天國信仰和西方同根同源,關鍵時刻西方世界卻沒有出手相救

當南京剛剛失守後不久,清政府就照會列強,請求這三艘戰艦開進長江,幫助維護秩序,三國公使都猜不透自己國家的意思,在沒有得到命令之前三艘戰艦停泊在上海外灘之上,優哉遊哉。

太平天國佔領南京之後,各種流言傳入上海,人心惶惶,有意見事情,可見當時的情形。聽說附近有一處集鎮出現了四個“長毛賊”,人們嚇得四散奔逃,混亂之中踩死了27人。

儘管三國公使聽到的都是流言蜚語,但是太平天國這個強大的存在就在南京。外國列強在中國的唯一目的就是經濟利益,萬一太平天國取得了勝利,而自己國家沒有在第一時間同他們接觸,將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貿易中斷。

最先安奈不住的是英國公使喬治文翰爵士,在1853年4月底,下令“赫爾墨斯”號起錨,朝南京進發。美國人一看,連英國這個保守的國家都準備前往南京一探究竟,我們美國人一直以冒險精神著稱於世,怎麼能落後,於是船長下令,“色斯奎哈那”號起錨出發,不幸的是因為“色斯奎哈那”號吃水太深,剛起航就擱淺了。要不是此行英國人無功而返,美國人的腸子都要悔青了。

文翰滿心歡喜的乘風波浪行駛在長江水面上,還不忘回頭給美國人做個鬼臉。似乎事情不像文翰想象的那樣,這個在中國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天主教徒不太拿自己這個兄弟當回事,不但不願意接見,還收到了一封令人氣憤的回覆。大概意思就是說,我天王才是天下萬國之主,雖然你們英國人信奉天父已久,都是上帝的兒女,都是兄弟,但是天生愚鈍,只服務於本國人民,怎麼到現在才來叩拜你們的主人?

英國人此行雖然得到了太平天國高層准許自由貿易的承諾,但是打心底裡還是不爽,千里迢迢的去往南京,熱臉貼了冷屁股,還被當做寵物一樣擼一遍毛。

儘管不順利,英國人的歸來還是在上海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法國人一直以來秉承他們懶散傲慢的性格,還美其名曰浪漫,英國人回來了,法國人坐不住了,再不去南京,連湯都喝不上了。

太平天國信仰和西方同根同源,關鍵時刻西方世界卻沒有出手相救

不知道什麼原因,太平天國的領袖們沉浸在自己構建的太平天國裡,面對來到南京的外國人竟然表現的比法國人還傲慢。在英國之後,法國公使,美國戰船相繼來到南京,都受到了外藩小國前來朝賀般的接待。太平天國的首領們就像是住在天上的天神,仰視而不可攀,這一點起碼比清政府的奴才嘴臉要好很多。

三國戰船開往南京的唯一目的是向太平天國表示自己中立的態度,他們才不願意為某一方出頭,他們只是生意人。可是太平天國的領導們並沒有在乎這一層意思,神仙附體久了人難免會有點神經,竟然搞的三國公使一頭霧水,得出的一致結論是:彼天主教非此天主教。

儘管政治上溝通不太順利,貿易往來卻慢慢在加強,新式的武器和補給都在悄悄的運往南京,清政府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沒有一點辦法。直到後期戰事發生了重大變化,列強才轉而幫助清政府。

太平天國信仰和西方同根同源,關鍵時刻西方世界卻沒有出手相救

羅孝全

不管從那個角度,列強都不會出手幫助太平天國,儘管美國人羅孝全做了很多的努力,想讓同胞承認太平天國就是自己的宗教兄弟,可是太平天國每一次響亮的耳光打來,羅孝全心裡肯定會重新審視那個當年不知什麼原因沒有接受自己洗禮的洪秀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