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教育之花在古城零陵綻放

紅網時刻4月17日訊(零陵站記者 陳濤)“民擁軍意比泰山,軍愛民情似東海”。2019年以來,永州市零陵區積極推進全民國防教育普及發展落地見效,突出做好“三個結合”,把國防教育與文化建設相結合,與學校日常教學相結合,與雙擁共建工作相結合,在全區營造了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良好氛圍。在零陵區每年徵兵季,適齡青年的參軍熱情持續高漲,大學生參軍比例逐年增加,眼下,這朵國防教育之花在古城零陵大地上已然綻放,鮮豔而芳香。

紅色傳承 打造國防教育名片

“他們戴著五角星帽,一個老紅軍在牆上寫下‘工農專政’四個字……”在素有“紅軍村”之稱的零陵區菱角塘鎮永連村,97歲的唐介元老人坐在家門口的板凳上給前來參觀的遊客講紅軍過零陵的故事。

“1934年紅軍長征路過我家,這個老宅被徵用為臨時指揮部。駐紮期間,紅軍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唐介元老人拿出一塊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手絹,小心翼翼地逐層掀開,“當年紅軍送給我父親半截象牙筷,我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著,這可是那段歷史最好的見證呀!”

走進永連村,各參觀點熱鬧非凡,圍滿了各地來參觀的人,“現在,我們的小山村人氣很旺,有不少人前來參觀學習。”唐介元老人高興地說。在節假日期間,這裡每天接待的遊客量都會翻番。

2019年,零陵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國防教育融入其中,投入700多萬元推進永連村紅六軍團指揮部舊址建設,除了對舊址和歷史建築進行修繕外,還精選資源、精心籌備,新建紅軍學校、歷史陳列展覽廳、紅軍井、紅星廣場、黨性培訓中心廣場等,打造國防教育名片,主題教育“紅色課堂”。

寓教於樂 國防教育從小抓起

“老師,我們收集了許多關於少年英雄的故事,有視死如歸的劉胡蘭,有犧牲在西柏坡的王二小,送雞毛信的海娃,還有抗日小英雄小兵張嘎。下面,有請我們的小演員,為大家演一演《小兵張嘎奪槍記》……”在徐家井小學的一間教室內,幾個學生藉助一些小道具,用稚嫩的童聲和精彩的表演,充分演繹了抗日小英雄小兵張嘎的機智勇敢,以及他對日寇的憤慨。這是徐家井小學“傳承紅色基因 爭當好少年”主題活動中一幕。

當天,學生們圍繞主題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表演,除了精彩的情景劇,還有優美的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抑揚頓挫的詩歌朗誦《長征》、演講、繪畫等內容豐富的國防知識比賽等,不僅普及了國防知識,也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

近年來,徐家井小學一直非常重視國防教育工作,針對不同年級制定國防教育課程,每學年組織學生去革命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參加各級各類組織的各種軍事表演活動,把國防教育作為學校一項重要的德育內容,納入班級日常考核,採取漫畫、電影、手抄報、演講、排演節目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愛國情懷。“通過製作國防知識手抄報,我們掌握了許多國防知識,增強了國防觀念。”該校四年級學生李利佳說。2018年8月,徐家井小學被教育部認定為“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學校”。

潤物無聲 國防教育入腦入心

2019年11月7日,零陵區退役軍人先進事蹟暨國防教育巡迴報告在梳子鋪鄉開啟鄉鎮首站巡迴報告模式。報告會上,越戰老兵唐鳳國、和平使命紀念勳章獲得者張文、放棄百萬年薪“兵支書”陳錦賢、火場中的最美逆行者王金東和吳建城5名優秀退役軍人代表,分別用深情質樸的語言、真摯動人的情感,講述了他們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先進事蹟,詮釋了退役軍人的初心和使命。該鄉全體鄉村幹部、基幹民兵及退伍軍人100餘人聆聽了他們的優秀事蹟報告後深受感動,備受鼓舞。

“5位代表的優秀事蹟報告,入腦入心,聆聽後感觸很深。”在現場,一線扶貧幹部陳亞文告訴說,“他們的年齡不同,故事不同,相同的是脫下軍裝永葆本色、忠誠擔當的高尚品格。作為黨員幹部,就要以他們為榜樣,在本職工作中向典型看齊,爭榮譽、創佳績。”

零陵區人武部自啟動退役軍人先進事蹟暨國防教育巡迴報告以來,積極推動國防教育宣傳進學校、進鄉鎮(街道)、進企業,全力做好面向黨員幹部、廣大群眾和青少年學生的國防教育工作,在該區6所高職院校、16個鄉鎮(街道)、2家企業舉行國防教育專場巡迴報告,3萬餘名黨員幹部、學生、工人和群眾聆聽了退役軍人先進事蹟宣講,在全區營造崇尚英雄、愛國擁軍、情繫國防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國防教育之花在古城零陵綻放得更加豔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