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过早晨,就怎样过一生


你怎样过早晨,就怎样过一生

曾国藩曾说:做人,从早起起。西方也有相似的谚语:“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而早起,是人生最高级的修行。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长期早起是种怎样的体验?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说:自己从13年开始早起,工作日都是六点半左右起床,双休也不例外。五年后,最明显的两个感觉,就是精神会变得比较好,而且会觉得一天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利用早晨的时间读书、健身、写文章,充实自己。

只要时间规划的好,能做的事情就比其他人多。换句话说,当你开始早起,就已经走在了别人前面。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网友小鹏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平时上班经常迟到,即使能准时到达公司,也是急匆匆地踩点。

你怎样过早晨,就怎样过一生


影响在领导心里的印象不说,工作效率还特别差,事情多的时候不得不熬夜加班,反而让第二天工作状态变得更差。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领导终于看不下去,把他喊到办公室骂了一顿:“每天早起半个小时,那么难么?”

小鹏把这句话记到心里,当天很早就休息了,第二天也早早的起来,好好地吃了饭才去上班。因为走的早,路上不着急,所以到达公司的时候时间也非常充足,可以很从容地开始一天的工作。事情进展的顺利,自然也就不用加班,可以早一些回家休息。

你怎样过早晨,就怎样过一生


有人说,早起和不早起,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这是因为早起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规划,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能够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而当生活逐渐进入正向循环之后,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改变。

也许一次两次的早起看不到成效,但积少成多,坚持早起,就会和他人拉开巨大的差距。作家村上春树一辈子都在写作,长篇、短篇、随笔、翻译作品等不断问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根本没念完大学,30岁才开始写小说。

你怎样过早晨,就怎样过一生



他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这样说:“写长篇小说时,基本都是凌晨四点左右起床,从来不用闹钟,泡咖啡,吃点心,就立即开始工作。重点是,要马上进入工作,不能拖拖拉拉。”

还有国学大师季羡林,每天早起,能完成一篇4000字文章;文学家梁实秋一生都保持早起的习惯,甚至在北方寒冷的冬天,也会从被窝里钻出来;哲学家康德被称为“会走路的时钟”,一生坚持早起散步……

你怎样过早晨,就怎样过一生

一个早晨的时间,其实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每天早起一个小时,一年就多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当你经年累月地坚持下来,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足以实现人生逆袭,弯道超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