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王羲之的《蘭亭序》因為各式各樣的歷史原因和內在藝術素質,被後世稱為書法史上的絕唱。特別是經過唐太宗的大力推崇,使得技巧完備的東晉書風在唐代有如聖明。然其後晉人書風,特別是王羲之筆法斷趨黯談,至五代,“衰陋之氣"生焉。但有個人卻如黑暗中耀眼閃亮的明星,傲立於寂寞的書壇,堪稱一代領袖,這個人就是被世人稱為瘋子的楊凝式。

楊凝式(873——954年), 五代書法家。字景度,號虛白,自持癸已人、希維居士、關西老農。華陰(今屬陝西)人,後居洛陽。

《韭花帖》,字體介楷書和行書之間。麻紙墨跡本,高26釐米,寬28釐米,共7行, 63字。真跡為羅振玉藏,清內府所藏為摹本,現在無錫博物館。《韭花帖》是封信札, 內容敘述作者午睡醒來,腹中甚飢之際,恰逢有人饋贈韭花作食品,清爽可口,遂執筆以示謝意。文字平實清淡,書風蒲散隨意, 不管是在用筆,還是結構上,此帖都堪稱楊氏行(楷)書的代表作。

楊凝式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極為重要,作為一種審美趨向和風格追求,他是一個從唐代的“尚法”到來代的“尚意”書風轉變的關鍵人物。楊凝式書法得力於唐代諸賢,如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後人“二王”深奧。楊凝式流傳下來的墨跡十分稀少,大約他喜歡題壁,不喜紙書緣故吧。現僅見《韭花帖》《夏熱帖》、《神仙起居帖》、《盧鴻草堂十志圖題跋》,刻本《步虛詞》等。唐昭宗時,登進土第;唐末為秘書郎;後歷梁、唐、晉、漢、週五朝,官至太子太保,卒贈太子太傅。後漢時任太子太師,世稱“楊少師";曾患“心疾”狂病,常佯裝自晦,時稱“楊風(瘋)子”。

(順序未按正文,請參考最後一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練習精緻小行書的不二法帖《韭菜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