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的孽債,究竟由誰來買單?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溺愛出逆子,養育孩子絕不是一味得遷就他、滿足他讓他開心、快樂,甚至縱容、包庇他的過失讓他逍遙法外,這是對孩子的極不負責,也是害了孩子。

—— 導語

《誤殺》的孽債,究竟由誰來買單?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這一影片當中的經典臺詞,真是罵到了人們的心坎裡去了,相信看過影片的人都會不約而同的吼一聲“罵得好!”。當那個作惡多端、姦汙女生,拿不雅視頻威脅甚至染指女生母親的禽獸少年“素察”被一棍打死時真是大快人心,叫人忍不住鼓掌說句殺的好,為民除害!

《誤殺》的孽債,究竟由誰來買單?


死者“素察”為自己的暴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被姦汙的女生“平平”在父母入獄之後也將失去依靠、悽慘度日。兩個原本幸福美好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素察不能死而復生,但李維傑一家蒙受的損失又該由誰來承擔?其實在《誤殺》這部電影中,沒有贏家所有人都是受害者。首先原本和諧美滿的李維傑一家人因為女兒被姦汙和“誤殺”素察被警察一次次逮捕、審訊,身心飽受摧殘;其次警察局長痛失愛子,兩人的前程也因本案盡毀;再次是本案引發了社會動盪,無辜平民的財產遭到破壞。

《誤殺》的孽債,究竟由誰來買單?


這一切的罪惡的根源都來源於一個不良少年“素察”對一名無辜女孩“平平”的垂涎,素察的背後是溺愛他的母親——當地的警察局長,“平平”的背後是安分守己、平凡度日的父親——李維傑。素察仰仗著母親的權勢平日裡欺男霸女、橫行鄉里,在學校更是肆意妄為、無法無天霸凌同學,電影《誤殺》的深層次根源是權貴子女對平民子女的“校園霸凌”,是兩個階級的間接對抗;《誤殺》的孽債,也該由“校園霸凌”來買單。相信影片中的女生“平平”只是廣大飽受“校園霸凌”女生的一個縮影,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平平”在面對霸凌後只能默默的承受,她們所受的苦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

《誤殺》的孽債,究竟由誰來買單?


“校園霸凌”的背後是社會的不公正和教育理念的偏頗。

一、社會的不公正使老百姓有冤難平。

警察原本是維護社會秩序、匡扶社會正義保衛百姓生命彩財產安全的重要社會力量。但在電影《誤殺》當中,警察淪為了欺壓百姓、巧取豪奪的反動勢力。他們可以隨意毆打民眾而無所顧忌,甚至對疑犯”嚴刑逼供“也不受法律制約,竟然還對投訴的百姓打擊報復。女生”平平“被姦汙後,無力反抗也是因為知道素察的背景而默不作聲,她知道自己有冤難平無法得到公平的對待。在素察與其母爭奪手機的過程中失手打死素察,他們一家人清楚平平去自首面臨的將是不公正的審判和無窮的報復,所以才隱瞞了素察的死因有了後面的故事。這一點從警察局長見到素察姦汙平平的視頻後作出的反應就可看出,這位局長和在場的警察沒有一人對素察的惡行感到愧疚而是選擇了不將醜事流傳出去。警察局長威脅平平的母親,說不敢該保證這視頻會流傳出去,還說所有人都看到了,足見其心腸之歹毒。


《誤殺》的孽債,究竟由誰來買單?


二、教育理念的偏頗使兩家的悲劇上演。

第一,警察局長夫婦不懂得教育兒子,尤其是作為母親的警察局長多次袒護、包庇兒子的惡行,溺愛兒子使其有恃無恐、為所欲為。真是印證了那句話,“慣子如殺子”,最終害了自己的兒子使其送了性命。

第二,李維傑夫婦也沒有教育好女兒,致使她不懂得保護自己被人下藥迷姦,然後又失手殺人。


《誤殺》的孽債,究竟由誰來買單?


“校園霸凌”如今已經成為一個社會難題,未成年犯罪、殺人、行兇的報道屢見不鮮,許多孩子被欺凌致死、有冤難平的新聞也時常見諸報端。整治校園霸凌刻不容緩,這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長共同發力進行整治,讓孩子健康成長才是對孩子最大的疼愛。在這其中家庭應當承擔起最大的責任,因為孩子的許多行為、性格其實都與父母有著莫大關聯,因此作為父母一定要為孩子做好榜樣這樣孩子的發展才能把握好正確的方向。身為權貴的父母不要縱容孩子犯錯,而應嚴格要求做好家教;身為平民的父母也要挺起腰板來為孩子撐腰,讓孩子有所依靠感到父母的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