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汽車先越:先活下來

“今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要的窗口期,淘汰必不可少。新特是新進者,

我們內部的定義是先活下來。”9月20日,在杭州舉行的未來出行大會期間,新特汽車CEO先越接受媒體群訪時如此表示。

新特汽車先越:先活下來

“洗牌已經開始。我們認為要讓新特活下來,必須要充分發揮新勢力造車的三個優勢,同時也要彌補新勢力生產經驗缺乏、供應鏈不完善和線下銷售渠道短缺三個短板。”先越說道。

在先越看來,新造車勢力與傳統車企相比有著三點優勢:新勢力沒有傳統車企複雜的人員與攤派壓力,在創新道路上包袱較少;新勢力產品的核心是圍繞著智能互聯之一核心展開的,更符合汽車智能網聯的發展趨勢,要領先於傳統車企;新勢力作為產業變革者更受社會關注,更容易建立自己的品牌

克服生產經驗缺乏,保證產品一致性

“新勢力很難保證產品一致性。這是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整體挑戰,但我覺得傳統車企會更有優勢。”先越說道。

先越介紹,新特汽車目前由一汽代工。一汽為新特配備一條優質的裝配線。線上工人平均從業時間在八年左右。在量產過程中,新特派遣人員向這些工人學習,學習了很多生產管理經驗。“比如一汽施行的螺絲釘管理。每一條螺絲中間有一條刻度線,生產時必須擰到這條線上。否則汽車在運行過程中很可能出現螺絲鬆動的情況,從而影響產品的一致性。”

新特汽車先越:先活下來

完善供應鏈,掌握生產成本

新特目前有180多家供應商。部分零部件雖然供應緊俏,但利潤率卻不高,供應商會根據車企產量進行優先供應。新特處於起步狀態顯然難以吸引供應商注意。

“供應鏈體系決定成本,供應量越大你的成本管控優勢越強。”先越強調道。

新特為解決供應鏈問題做了很大努力。首先在研發期就同部分供應商簽署協議,支付定金,穩定製造成本。其次新特讓供應商參與到企業成長之中。當新特發展速度有目共睹,這讓供應商心態有了很大的改變。此外新特汽車有大約4萬輛汽車訂單,這給供應商注入一針強心劑,使得新特供應鏈產生了很大改變。

“現在有很多供應商已經主動投資給我們做模具,我覺得這對於新興製造企業還是非常可貴的。”先越說道。

健全銷售渠道,形成正向現金流

新特汽車成立於2017年9月,一年時間裡新特完成快速進化。今年8月30日,新特推出公司旗下首款車型DEV1,計劃在今年10月進行批量交付。新特DEV 1最低售價6萬元左右,擁有300公里綜合工況續航。

“截至本月我們有15個城市渠道會開業,我們會和渠道合作公司會做體驗點,現在海口店、武漢店、山東店已經陸續開業。”先越分享了一些DEV 1上市後的新進展,“山東、四川、湖南、貴州、海南幾個省銷量比重較大,佔到60%左右。三四線城市是我們的主力市場。”

新特汽車進入三四線城市,利用車輛高性價比搶佔銷售渠道。經銷商加盟已經為新特帶來一定現金回款。“新特現在現金流還是比較好的。如果資本寒冬來了,在我看來新特還是比較有信心過冬的。而且這個月大概率會超過我們以前定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