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彝鄉 電力“引擎”照亮脫貧路

脫貧攻堅在彝鄉 電力“引擎”照亮脫貧路

脫貧攻堅 電力先行

電力一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峨山電力部門積極服務峨山縣脫貧攻堅大局

把貧困地區“用上電、用好電”

作為扶貧的主攻方向

為當地產業經濟發展

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脱贫攻坚在彝乡 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李傳友一家收看電視節目

脱贫攻坚在彝乡 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扶貧搬遷配套電力建設

脱贫攻坚在彝乡 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化念鎮化駱新村村民 李傳友

化念鎮化駱新村村民 李傳友

在老村的時候,原來如果是用電高峰期時候在早晚煮飯的時候,用電飯煲飯都煮不熟,有些時候跳閘,下雨打雷的時候經常跳閘,電用下來最不方便了。

在化念鎮化駱新村的易地搬遷安置點,搬遷戶李傳友一家三口休閒之餘正在收看電視節目。能正常使用家用電器,在搬家以前卻是不敢想的事。李傳友家原本住在化念鎮羅細巴村,距離集鎮有18公里山路,那裡電網基礎薄弱,線路老化、電壓不穩等問題突出,村民們都不敢使用大功率家用電器。

由於受地質災害的影響,羅細巴的24戶村民在政府的規劃引導下,搬遷到了化駱新村易地搬遷安置點,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這裡再也不用擔心用電難的問題了。

原來,為確保搬遷戶及時用上電,玉溪峨山供電局緊密跟進易地扶貧搬遷電力工程建設,確保易地扶貧搬遷配套電力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產”,及時有效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著力提升了貧困地區電力保障和供電服務水平。

脱贫攻坚在彝乡 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旱地用水

脱贫攻坚在彝乡 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脱贫攻坚在彝乡 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峨山縣千里緣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 吳安勇

峨山縣千里緣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 吳安勇

因為這個旱地用水要從大溝裡抽上來,從這個東大溝,在抽水時當時電不通,我們是使用柴油機和汽油機結合抽上來,當時就很費力也很費錢。

農村電網改造不僅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用電質量,同時還帶動了一部分農戶購買電氣設備發展產業。吳安勇2013年從昭通永善縣搬遷到化念鎮以後,用分到的14畝旱地發展枇杷產業,但灌溉卻是個難題。

玉溪峨山供電局瞭解到搬遷安置群眾的困難後,積極爭取資金,幫助安置點實施配網建設工程,解決了吳安勇的枇杷果園抽水灌溉問題。

充足的電力供應和貼心周到的供電服務為搬遷安置點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有了“電力”護航,群眾的新生活也越來越有盼頭。

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玉溪峨山供電局聚焦精準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實施方案,抓好峨山電網規劃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圍繞支持鄉村振興、打贏扶貧攻堅戰、提高農村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農村現代化建設水平及電力普遍服務能力為重點,全面加快推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建設,全面解決農村電網供電可靠性低、電壓穩定性差及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地區用電瓶頸問題,推進貧困地區電網建設、生產技改及營銷技改等鞏固提升工程,全面滿足易地搬遷、扶貧產業項目等脫貧攻堅電力需求。

如今,一臺臺變壓器穩坐鄉間,一根根電杆矗立山林,一絲絲銀線並肩前行,將安全、優質電能送往貧困地區。截至2020年3月,峨山供電局累計爭取投資13284.88萬元,完成配網建設項目122個,有效提升了峨山縣配網網架結構,以“電力”引擎為峨山縣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脱贫攻坚在彝乡 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玉溪峨山供電局副局長 魏建志

玉溪峨山供電局副局長 魏建志

積極爭取資金,認真組織實施配網建設,全面推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全力改善供用電指標,營造優異的用電環境,通過努力,使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由3.68小時控制到3小時以內;多措並舉,認真落實定點扶貧工作要求,著力提升了貧困地區電力保障和供電服務水平,讓貧困地區群眾真正實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

雲南網通訊員 馬宇路 柏海雄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