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部視角”?

《偉大的思想》第九冊。這本書很有名——奧古斯丁的《懺悔錄》。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奧古斯丁,基督教歷史上最重要的神學家之一,生活在羅馬帝國後期,也就是親眼看著羅馬帝國崩潰的那一代人。這個人重要到什麼程度呢?

我即不懂基督教、也不懂基督教神學。但是我有一個參照,我們得到裡有一門課,劉蘇里老師的《名家大課》(戳此瞭解),專門講西方思想,一年滿打滿算也就講了52本書,但是這位奧古斯丁一個人就佔了其中的兩本。

一本是《上帝之城》,還有一本就是今天我們說的這本《懺悔錄》。佔比就這麼高。劉蘇里老師甚至說,如果《名家大課》只允許講三個人,也一定有一位,就是這位奧古斯丁。

道理很簡單,因為西方文明的重要支柱就是“兩希”,一“希”是古希臘,提供了哲學和科學,還有一“希”就是希伯來,提供了宗教信仰。奧古斯丁就是後一根支柱的代表人物,《懺悔錄》就是他的代表作。你說重要不重要?

當然,原作的《懺悔錄》部頭不小,《偉大的思想》叢書裡的,仍然是精選的一小冊。翻完之後,我感覺幸好是精選的一小冊,為啥?因為對於一個沒有基督教信仰的人來說,你會覺得從頭到尾每一部分都差不多。大都是奧古斯丁在對著上帝說話。

典型的句子都是這樣的:“主啊,我想告訴你的是,我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到這通向死亡的生命中,或者說,這通向生命的死亡中?對我來說,這些都是隱藏著的。雖然我已記不起這一切,但我知道,從我來到這個世間的那刻起,你的仁慈便時刻準備護佑我。”大多是這樣的。所以,《懺悔錄》雖然是奧古斯丁的自傳,但是更準確地說,是他的心靈自傳,詳細記載了他從一個異教徒,怎麼皈依了基督教,然後怎麼錘鍊自己信仰的過程。

今天,我就不跟你介紹這本書本身了。

那今天我跟你說為什麼我們可以快速閱讀一本書,也就是我說的“刷書”。你可能有一個疑問:這麼快速刷書,不還是丟掉了這本書裡的精華內容嗎?

不見得,看你怎麼刷。我刷書用的一個方法是——用“外部視角”來審視一本書。

又來了一個新詞,叫“外部視角”。這是我們公司內部交流業務的時候,經常用到的一個詞。我解釋一下。

日本設計家原研哉有一個說法,他說,這個世界上,我們用的所有東西只有兩樣,一個是碗,一個是棍子。什麼意思?

碗,就是用它圍合起來的那個內部空間。比如水缸、冰箱、液化氣罐、汽車、房子、手機,本質上都是碗。它內部裝了什麼,決定它是什麼。

而棍子呢?就是用它去作用於其他東西。比如弓箭、螺絲刀、槍炮、鍵盤,本質上都是棍子。它作用於什麼,才決定它是什麼。

其實,我們中國人在文化中也有類似的分類法。我們經常說一個詞“器具”。所謂“器”,就是裝東西的,就是原研哉說的“碗”;而“具”呢,就是作用於其他東西的,就是原研哉說的“棍子”。這兩樣東西合起來就是“器具”,也就是人類造出來的所有東西的統稱了。

之所以提這個分類方法,是想說,我們觀察任何東西,都有兩個角度,一個是看它內部裝的是什麼,就是它作為一隻“碗”的特質。還有一個,就是看它作用於什麼,就是它作為一支“棍子”的特質。

比如說,我們瞭解一個人,當然可以把它看成一隻碗,看他身體內部的狀況,給他做體檢,和他談心,看他的所思所想,這是瞭解一個人的方法。但是我們也可以把他看成是一根棍子,在他周邊的社會關係中進行訪談,看他幹了什麼,成就了誰,又禍害了誰,他在自己的社交網絡裡面填補了什麼空白,他的每一個行動是在應對什麼挑戰。

重點來了。一本書和人一樣,既是碗,也是棍子。

所以,讀一本書,自然也就有兩種方法:把它看成是一隻碗,那麼就關注它裝了什麼內容,仔細一字一句,精讀這本書。但是我們還可以把一些書看成是一支棍子呢?就看它解決了什麼問題,又和什麼其他的事物產生了聯繫。

繞了這麼一大圈,我終於可以說了:把一本書看成棍子,就是我所謂的看一本書的“外部視角”。

我讀書越多,就越知道這種外部視角的可貴。為啥?因為每一本流傳下來的書,都不見得是因為它的內容有多好,更重要的是,它回應的問題有多重要。鑽到一本書的內部看,即使看到倒背如流,其實也不見得能看到它的完整價值。

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遇到挑戰,然後人類回應的歷史。一部天上有很多洞,然後女媧補天的歷史。所以,如果仰頭只看天上星星的光芒,還不算了解那些星星,更重要的是,知道這些星星補到了天上的哪個縫隙裡。把那些縫隙和洞穴看清楚,我們才能看清楚人類的精神世界。

還是回到奧古斯丁的這本《懺悔錄》。如果看它的內部,我們能看到的就是一個虔誠的人祈禱詞。如果我們不是基督徒,其實看不出什麼門道。但是如果從外部視角著眼,那麼可以琢磨的東西就多了。我簡單列幾條,供你參考。

第一個外部視角的線索:我看到這本書,想起了林語堂的一本書,《從異教徒到基督徒》。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怎麼皈依一個宗教,經歷了什麼樣的心路歷程,什麼樣的宗教體驗,中國人其實可以去讀林語堂的這本書,更好理解。

第二個外部視角:歷史上叫《懺悔錄》的書很多,最著名的有三本。還有兩本,分別是俄國人托爾斯泰和法國人盧梭寫的。但是特點不一樣。托爾斯泰的那本,是他老人家活到50歲的時候,有各種人生困惑,對自己人生的整理,所以是對自己的懺悔。

什麼是“外部視角”?


而盧梭呢?是因為很多人罵他,把他罵急眼了,決定寫這麼一本《懺悔錄》,把自己最不堪的那一面也放在桌面上讓大家看,想跟大家比比,到底誰更坦白。你看,他這不完全是懺悔,其實有賭氣的成分。

只有奧古斯丁的這本《懺悔錄》,是真正地做了一場和上帝的精神對話。如果這三本書都翻過一遍,三種坦白的態度,你會感受到其中的那種微妙的差別。懺悔的對象不同,作品的氣質也完全不一樣。這三本書連起一個串,對他們的理解更深了一步。

再來,還有第三條外部視角的線索。

前不久我去以色列旅遊。我問導遊,猶太教和基督教到底有什麼區別?這兩種宗教同根同源,相似的地方很多,不同的地方也很多。要是解釋教義上的區別,那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導遊說:“基督教是一種信仰,而猶太教是一種宗教。”哎,啥意思?他進一步解釋:基督教是一種信仰,意味著只要你信仰它的教義,你就是一個基督徒。但是猶太教不同,它只屬於猶太人,你不管多認同它的教義,只要你不是猶太人,你仍然不是猶太教徒。

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理解過這兩種宗教。算是燈下黑吧。導遊寥寥幾句話,讓我腦洞大開。

這個時候你再回看《懺悔錄》這本書,是不是又多了一層深入的理解?從猶太教發展到基督教,一個人只要靠對自己精神的錘鍊,就可以提升自己對一種宗教的歸屬感,基督教給了一條更通暢的精神上升的通路。

這張外部視角的清單,我們還可以再列下去。因為任何一本書,尤其這樣的名著,解決的問題太多太多。

你發現沒有,每一本書攤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其實是有無窮的深度的。往內探尋它的字句,是深度的一種。往外看到它解決的問題,也是深度的一種。

這兩天,我一直在講的快速刷書的閱讀方法,其實不只是圖快,提高閱讀效率,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讓我們更容易跳出書本,看到這些外部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