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因子NMN走出實驗室,人到八十依然年輕?

2019年,由NetFlix出品的《愛、死亡與機器人》中曾描述過這樣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未來:

人類能夠將肉體改造成機器人,從而擺脫肉體的束縛。而這一幕其實在現實中已經發生:

長壽因子NMN走出實驗室,人到八十依然年輕?

英國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三年前被診斷罹患漸凍症,隨後彼得召集到來自各個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通過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手術將自己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個“半肉體—半機器”人類。

一直以來,對抗死亡、延長壽命都是人類特別是全球富豪所感興趣的話題,而彼得的“弗蘭肯斯坦”式續命之路更是吸引了人們對漸凍症醫治、壽命干預等領域的關注。

2019年12月,彼得在他的個人社交賬號上宣佈他的“機械人”改造之路即將圓滿“收工”,他不僅戰勝了死神給他宣判的“三年死刑”,而且他將以“彼得2.0”的身份“重生”。消息一出,科幻成真,這場“續命戰”也掀起了人們狂熱的議論。

長壽因子NMN走出實驗室,人到八十依然年輕?

逆轉衰老、延長壽命一直是學術各領域的研究重點,彼得所採用的續命手段對人來說或許過於科幻,然而,生物科學界在“衰老和壽命干預”研究領域則是打破科幻,得到嚴謹科學驗證。

2014年起,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日本慶應大學等國際頂尖學術機構的科學家們相繼證明:一種名為β-煙酰胺單核苷酸——在生物體內負責衰老修復及細胞能量代謝的關鍵分子,具有顯著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效果,並證明該物質使與人類相近的哺乳動物整體壽命延長逾1/3;通過注射方式讓實驗鼠體內NMN表達增加,實現了剩餘壽命長度翻倍。


長壽因子NMN走出實驗室,人到八十依然年輕?

而根據人民網2019年10月28日的報道,在2019年10月底發表於《細胞·代謝》中的最新研究表示:在為實驗鼠餵食了β-煙酰胺單核苷酸(NMN)之後,其能量代謝、肌肉、眼睛等器官的機能都得到了顯著改善,且無明顯副作用。

不久前落幕的全國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上,清華大學交叉醫學研究院國際生物經濟中心主任王宏廣認為,隨著衰老和壽命干預研究在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壽命延長已成為國內生物科學界的共識。

長壽因子NMN走出實驗室,人到八十依然年輕?

人為進行壽命干預在富人圈並不罕見,早在萊特維健NMN10000上市之前,據媒體披露,華人首富李嘉誠就已通過私人渠道獲取到NMN前體(即萊特維健NMN前代產品),並在長期服用後感覺超棒,隨後豪擲上億投資該生物科技企業;微軟大王比爾·蓋茨也曾在某次活動中暗示,自己身邊許多富豪朋友都在服用類似萊特維健NMN的產品,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人為延長壽命,且他自己也有意向。

彼得作為通過跨多領域科學手段,以“半人-半機器”方式實現續命的首位人類,他所接受的一系列複雜且高難度手術,對於常人來說如同象牙塔一般的存在。而萊特維健NMN問世之前,NMN因其高達150萬/年的高昂服用成本,也一度成為極少數超級富豪才能觸及的“象牙塔”。

2016年,日本某技術公司首次將NMN實現產品化,不過彼時2萬/月的服用成本依然讓絕大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2019年,香港萊特維健藥廠針對NAD+前體物NMN口服產品展開系統的研發和生產,結合國外多項前沿科研成果,完成了詳盡實驗,通過安全性評估及臨床反饋,推出了一款成熟型NMN衰老抑制劑萊特維健NMN10000,NMN終於能夠進入大多數高淨值人士的消費區間。

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在不斷突破著生命的不可能,而當下生物科技正在為人類打開“健康自由”窗口,人類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提高壽命的健康質量或許才是人類下一步需要考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