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女人质爱上绑匪

为何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源于一场发生在瑞典的银行绑架案,一个著名的真实故事。

1973年8月23日上午,一个30岁出头的男人走进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信贷银行。

他从夹克衫里拉出一把冲锋枪,向天花板开了火,同时用英语大声喊道:“派对刚刚开始!”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女人质爱上绑匪


​这个男人叫扬·埃里克·奥尔森(Jan-Erik Olsson),来自赫尔辛基,是个惯犯,曾犯过几次武装抢劫和暴力行为,坐过三年大牢。

奥尔森打伤了一名按无声警报器的保安后,将四名银行雇员劫为人质,关押在银行金库里,与闻讯赶来的警察形成对峙。

这四个人质中,有三个女的:克里斯汀、伊丽莎白和比尔吉塔,一个男的:斯温。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女人质爱上绑匪


​由于担心人质受到伤害,瑞典警察非常配合,几个小时之内答应了全部要求:

拿来了现金,释放了奥洛夫森,一辆加满汽油的蓝色福特野马。

但是,当奥尔森提出要将人质同车载走时,警察果断拒绝。双方陷入了长时间的僵持。

​这桩引人注目的银行绑架案迅速成为全世界的头条新闻,并在瑞典的电视上现场直播。 ​

外面乱哄哄,谁也没想到,在冰冷的银行金库里,人质却和绑匪结下了奇怪的纽带。

四个人质被困在狭窄的银行保险库中,到了晚上,奥尔森表现出意外的善意。

克里斯汀嫌冷,奥尔森将羊毛外套披在她肩膀上,并在她做噩梦时安慰她;

伊丽莎白抱怨自己有幽闭恐惧症,奥尔森允许她套着一根30英尺的绳子,走到外面的穹顶透气。

比尔吉塔担心家里的两个孩子,奥尔森让她通过电话联系家人,第一次没打通,奥尔森安慰道:“再试一次,不要放弃。”

​在奥尔森的恩威并施之下,四个人质很快就和绑匪站在了同一阵线,他们甚至比绑架者更惧怕警察。

后来,当警察局长被允许进入银行检查人质健康时,他注意到人质似乎对他怀有敌意,但与绑匪轻松愉快。

对峙期间,克里斯汀打了个电话给瑞典总理奥洛夫·帕尔默,恳求他同意自己和绑匪一起坐汽车逃走。

她向总理保证:“他没有对我们做任何事情,相反对我们非常好。但是,我担心警察发动袭击会导致我们死亡。”

僵持过程中,奥尔森一度打算开枪打斯文的腿部威胁警察,克里斯汀居然帮助他说服男同事:“斯文,就在腿上打一枪而已。”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女人质爱上绑匪


最终,奥尔森没有开枪。在对峙了130多个小时后,8月28日晚上警察终于行动,往金库里发射了催泪瓦斯。 ​

奥尔森迅速表示投降。警察喊话让人质先出来,但四名人质为了要保护绑架者,同时拒绝了。

克里斯汀大喊:“不,如果我们先出来,你们会开枪的!”于是,奥尔森和人质同时出门,在门口他和人质一一拥抱亲吻。

当警察扭住奥尔森时,两名女人质喊道:“别伤害他,他没有伤害我们!”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女人质爱上绑匪


人质对绑架者的看似不合理的忠诚困扰了公众和警察,警察甚至调查了克里斯汀是否和奥尔森共同策划了抢劫案。 ​

奥尔森后来在监狱中度过了几年,几个人质都去探访过,克里斯汀还和他有过一段恋情。

在狱中,奥尔森收到了很多妇女寄来的爱慕信件,这些女性认为奥尔森既豪爽又绅士,是浪漫的情人。

奥尔森1980年获释后,与一个爱慕他的女性结了婚,移居到泰国生儿育女,并在晚年回国,向所有人质道歉。

人天生有利己自保的本能,当生命遇到危险时,人质就会对绑匪屈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活命。

要是这个绑匪释放出一点点善意,人质就会觉得是莫大的恩赐和感激,甚至变为崇拜和爱慕。

这种屈服于暴虐的人性弱点,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