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槐樹是我的家 貧困戶是咱親人

記獲嘉縣馮莊鎮張槐樹村第一書記梁晉中

"通過地下道,經過一座橋,就遠遠的望見了張槐樹村村口立的功德碑,來到跟前還沒來得及看清碑上刻的字,一條嶄新的硬化道路便映入眼簾,路兩邊綠草如茵,太陽能路燈屹然而立……"這是縣食藥監局扶貧第一書記梁晉中今年四月份到達張槐樹村的見聞。

老梁剛到村裡就遇上了"大事",2018年換屆選舉。黨組織是基層的戰鬥堡壘,黨組織換屆選舉的有序推進是扶貧第一書記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剛來村裡的時候,我什麼情況都不瞭解,所有的事都是硬著頭皮上。組織讓我來扶貧是對我的信任,我必須做好"他用28年前從連長手裡接過槍的豪情,接下了扶貧這根接力棒。在他的組織下,張槐樹村於6月15日,選舉產生了支部書記、委員;7月11日選舉產生了村委主任、村委委員。隨後,他組織村裡全體黨員開展"兩學一做"活動,提高黨員素質,與廣大黨員幹部一起脫貧攻堅、環境整治、秸稈禁燒等各項工作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張槐樹是我的家 貧困戶是咱親人

這一天,天氣格外的炎熱,門外幼兒園的孩子也都老老實實躲在教室裡。對面的文化廣場上,已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只是幾個乒乓球檯上不知道哪位大娘曬著自家的棉花。已經連續奮戰了幾個通宵的老梁像往常一樣坐在桌前梳理著貧困戶的信息,扶貧隊的每一位成員都各司其職。眼看要到中午了,午飯卻還沒有著落,看著扶貧隊員忙碌的身影,老梁站起了身,走向廚房,剛走沒幾步卻一個趔趄栽倒在了地上……

張槐樹是我的家 貧困戶是咱親人

再次醒過來,老梁發現自己已經躺在了村衛生室裡。他抬起頭看著掛在頭上的點滴瓶,透明的液體一點一滴的輸進自己的體內,環顧四周,眼前這個耗費幾萬元改造的標準化衛生室,讓他想起了自己來到張槐樹的這段時光。他覺得自己儼然就是一個點滴瓶,正在將自己體內積聚的能量一點一滴的輸給貧困戶,每天到戶宣傳扶貧政策、推薦貧困戶就業、助力貧困生完成學業、關心服務貧困戶,為全村56戶貧困戶帶來了光伏發電收益、各類保險服務、教育扶貧補貼等眾多扶貧好政策。他正想著呢,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讓老梁的神經再一次繃緊。看著手機上妻子的電話,想著自己已經幾個星期沒有回家了,他心裡充滿了愧疚。電話裡,妻子告訴他4歲的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發燒不止,身上也起了很多疙瘩,現在正在新鄉市傳染病醫院住院呢!老梁掛斷電話,眼神又回到了頭上的那個點滴瓶。

張槐樹是我的家 貧困戶是咱親人

老梁的身影又出現在了村裡,他還是像往常一樣穿著布鞋,拎著個大水壺,走在去往各家各戶的路上。他沒有因為自己的傷病而退縮,因為貧困戶是他的親人。也沒有因為家人的不理解而放棄,因為張槐樹是他的家。"2018年投資10萬元,建立一個1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投資7萬元進行75平方米的標準化衛生室改造;投資17.63萬元為村集體籌建一個光伏發電產業項目增加村集體收入;為全村56戶貧困戶辦理了人身、農業、大病等保險;為貧困戶家中的在校生辦理了教育扶貧補貼……"一件件實實在在的事,村民們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張槐樹是我的家 貧困戶是咱親人

又是一個酷暑難耐的天氣,扶貧工作組的屋裡走進了一位衣著樸素的中年婦女,黝黑的臉上透著些許的羞澀。"俺作了一首詩,想念給扶貧幹部聽。"她聲音顫抖著將手中褶皺的紙慢慢打開。

愛崗敬業工作組,

日夜操勞真辛苦。

為了我村貧困戶,

在攻堅脫貧路上,

不畏嚴寒和酷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