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

隨便生活 | vol.1

新開的一個欄目,用來記錄我們生活裡不值得長篇贅述,卻也有意思的時時刻刻。

如果要給它定個性,可能更像是朋友跟朋友間,那些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分享點新鮮的事,隨便聊上幾句,互相沒有壓力。

「Hey我跟你說了嗎?我最近...」

打算用這樣的開場白。

我最近工作還挺忙的,所以把積壓一週的寫稿時間,都放在了週六。我週六會早早起來寫稿,寫完才剛中午,剩下來一整天都是我留給自己探索城市的時間。

不免會打卡幾家網紅店,說實話都不太喜歡,空間裡每一個角落都好像用力的大喊著“快來和我拍照吧!”。沒有人在咖啡店裡喝咖啡,也沒有人在書店裡看書。

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為了證明我確實去了這些hype很高的店,拍了幾張照片。不過沒有其他照片了,因為店裡都是人啥也拍不著。為一杯45塊錢的中杯燕麥拿鐵等了二十分鐘,站在門口等的時候反問自己:Manner它不香嗎?後來走到武康庭,發現Arabica%居然沒有客人,感嘆上海的網紅店更新迭代,真的,太快了。

不過還是想跟你分享兩個喜歡的好地方☕️猜你現在剛起床,喝口咖啡,跟我開始吧。

⛪️

随便生活 | vol.1

思南書局詩歌店

上海皋蘭路16號

皋蘭路公寓,是父母解放前就租的房子,蓓蒂住底樓,幫傭的紹興阿婆吃長素。小時候,和蓓蒂爬上屋頂,眼裡是半個盧灣區。香山路,復興公園,祖父獨棟洋房一角,尼古拉斯東正教堂。東南風起,蓓蒂身體緊靠,頭髮飛舞,瓦片溫熱,黃浦江船鳴,這是我永遠的記憶。

—— 摘自舞臺劇《繁花》臺本

繁花是我看過為數不多的專門兒寫上海的小說,裡面對街道和建築的記錄近乎事無鉅細,以前看沒感覺,在這裡六七年了,現在很多路名看起來也有了親切感。三月中的時候,我去了這家思南書局詩歌店。就坐落在皋蘭路16號,正是《繁花》裡阿寶所說的聖尼古拉斯東正教堂。

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皋蘭路舊名高乃依路 ,是跟著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家皮埃爾·高乃依命名的,皋蘭路一溜是老上海的花園洋房,和武康路、鉅富長比起來,雖梧桐掩映,卻安靜許多,這座1932年落成的教堂,在其中倒也不突兀。

因為教堂舊址裡面的牆壁和天頂都不可以觸碰,所以這間詩歌店在改造和設計的時候,其實是用銀色的鋼板書架,在教堂原來的空間中創造了一個完全獨立結構體系的新建築,作為書店——a church within a church. 頗有些現代人的精神庇護所的意味。

随便生活 | vol.1

找來的設計師手稿:兩個建築形式上互不觸及,但情緒上毫無疑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間書店,準確的說是詩歌店,只賣詩。

詩本按照國際分類陳列,從古至今。陳列也看得出花了很多心思:我看到海子和駱一禾兩人各自的詩選邊上,就陳列著西川編選的《駱一禾海子兄弟詩抄》。在這裡你也可以找到日本、愛爾蘭、俄羅斯、美國等等眾多國家超過1000冊詩集。然後除了按國籍排列之外,還有專門的豆瓣精選專區,老豆瓣er看到十分親切!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我去的時候需要在官方公眾號上預約,人不多,有空的話,可以去感受一下:詩歌在信仰的中央,quite literally.

(記得進門的時候“哇”的聲音小一點喔...)

随便生活 | vol.1

Lumos Flower Bar

上海紹興路100號

紹興路,絕不是上海的網紅路段,先前的名氣,多半來自老牌買手店Triple Major和漢源書店,可惜現在都已人去樓空。

Lumos Flower Bar這家小花店,就開在紹興路上,名字來自《哈利波特》中的一句魔咒:Lumos(熒光閃爍)✨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Lumos的花,不像常規的花店那樣,成桶成桶地擺滿。只有幾隻插在花瓶裡,高地錯落的站著,好像已經自成花束。花材也比較稀奇古怪,大多數我根本叫不上名字。花啊草啊葉啊,都有股帶著靈氣和野氣。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剛好那天要去朋友新搬的家裡試酒,查了一下Lumos離她家只有兩百米,就順道去挑了一束花。卡片上還幫我印上了兩位朋友的initials,和花一起裝在透明袋裡,簡簡單單。

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說到酒,那天在朋友家喝了一順溜格魯吉亞的自然酒,太陽還沒下山,已經醉了。

随便生活 | vol.1

這位朋友就是我的好姐妹小劉,我們倆一起去學的紅酒,之前給大家推薦過的自然酒平臺Bruto就是她人到中年興趣發展成事業的,蒸蒸日上的小項目。晚上回家心癢癢,又在Bruto的小程序上,下單了兩瓶現貨natural wine,小藍和小紅。

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自然酒的酒標可真是太可愛了。小藍這瓶叫tout bu, or not tout bu,翻譯過來就是:喝完,還是不喝完?整這麼哲學,當然是喝就完了。

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喝就完了」(我自己給它起的名)的產區是法國曆史悠久的Languedoc - Roussillon(朗格多克-魯西榮)大區,以前以量產和便宜的酒酒而出名,老派的法國人一般看不上。但其實這塊地的terrior(風土)很好,處在法國最南端地中海中心,氣候宜人,環山地形,土質豐富。然後近年來走上轉型之路,越來越多的種植園走上了不用農藥和化肥之路‍右邊那張圖是我們查natural wine的一個app,你看這個大區的自然酒酒莊有多多!

随便生活 | vol.1

tout bu or not tout bu「喝就完了」這瓶的葡萄是黑歌海娜和慕合懷德,有著清新的石榴紅色澤,和新鮮的果香。聞著香,但入口並不是你想象中的甜,它酸度較高,單寧適中,畢竟酒名都reference哈姆雷特了,不是給沒有故事的女孩喝的。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我覺得還蠻易飲的(老高覺得酸),看部電影的時間,我一個人把一瓶都喝完了。

随便生活 | vol.1

最近真的沒有新電影看了...

我把自己最近看的電影做成了海報,奧斯卡之前的那些不算啦,如果你還沒看奧斯卡片,我提名《Jojo Rabbit》, 《婚姻故事》這兩部。

随便生活 | vol.1

這9部我都打了3-4顆星(The Gentlemen我想打5星的,我愛蓋裡奇,兩杆大煙槍也是我以前最愛的片子之一,但這五星還是沒打下手)。反倒是有兩部冷門片,成了這段時間觀影的心頭好。

《酷刑報告》,英文原名叫The Torture Report,後來把Torture一詞劃去,僅剩下The Report。在說電影之前,我想問問,講真,2019年是不是Adam Driver年?從Star Wars,婚姻故事,到酷刑報告,表示沒看夠這張魅力醜帥臉...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酷刑報告可以說是2019真理三部曲裡我最喜歡的一部,Vice廠牌獨立電影,豆瓣上只有2600個人看過,寥寥15篇影評。講的是2016年美國參議院發佈的一份關於對恐怖分子進行極端審訊計劃的報告,和它背後的故事。

電影是偽紀錄片形式,都是真人真事,連配角的表演都可以說是精彩絕倫。它有大段快速而複雜的臺詞因而顯得沉悶,在我看來它是必要的,因為現實就是這麼沉悶,沉悶之下有著巨大的怒氣和勇氣。整個電影沒有一分一毫多餘的情節。

電影的後勁很足,看完之後我花了三個小時去查片中的人物關係和現狀。片名中這份The Report,指的是The Senate Torture Report,現在是一份可供下載瀏覽的公開文獻,這個叫Dan Jones的公務員,花了6年時間整理了630萬份raw material,光是摘要就有600頁,最終公佈於世的,也僅僅是這600頁的摘要。

是一部需要全神貫注看的電影,得挑個時間正襟危坐地看掉。

随便生活 | vol.1

第二部推薦的是一部鬼片《通靈車教 Extra Ordinary》我作為一個恐怖片觀看大戶,一個上海電影節不跑文藝排片場,專跑恐怖片場的人,我宣佈這是最近幾年我看到最可愛的鬼片!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如果你喜歡英式幽默(雖然這是愛爾蘭片...),這片子從頭到尾都是quirky sense of humor. 裡面所有人都很可愛,連大壞蛋和devil都可愛。當然,恐怖的元素一個也沒少,簡單來說是一個可可愛愛的驅魔故事。

你問我這怎麼可能?看了就知道。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最近都沒拍私服,不過不代表沒有購物哈哈。簡單寫寫幾個最近比較喜歡,又很實穿的衣物吧。

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第一個是Mackage的皮衣,型號叫SANDY。Mackage是加拿大品牌,我念書的時候就買過一件,當時是在Aritzia上買的,只記得它比Aritzia上其他牌子都貴很多,十年過去了,Mackage也終於進了中國,這件Sandy Biker Jacket我是在天貓上買的,為了想寬鬆一點,所以選了M碼。

這件特別好搭配,這幾天上海的天氣變幻莫測忽冷忽熱...我想不出來穿什麼的時候就會披上它。

然後是Stella McCartney Falabella小包包,今年春夏出了新的顏色!我有一隻小號的銀色,看到圖片又被這隻棕色/黃色?的種草了。

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實物顏色更奶油幼滑,握在手上和春天的衣服顏色也好搭配。軟乎乎的一隻,斜跨手拎都很好背~我們在100 Awesome Items裡還有一期專門寫過這隻包,經典的造型,過了這麼多年也沒有看膩。

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這套米色的無袖西裝套裝是我在NAP上發現的新銳韓國設計師品牌 Le 17 September,100%羊毛的材質,不容易皺,廓形硬朗,冷的話裡面搭一件黑色高領毛衣也可以穿。

随便生活 | vol.1

和朋友在今年的上海時裝週NOT SHOWROOM

随便生活 | vol.1

三雙新鞋子,從左到右:Rejina Pyo, Marni, Stella McCartney.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随便生活 | vol.1
随便生活 | vol.1

大花裙子是Marimekko春夏,配上這雙被稱為「阿拉丁鞋」的Stella McCartney好像也很合理?

随便生活 | vol.1

我最近讀了本黃慧蘭的回憶錄,叫做《沒有不散的宴席》。

黃慧蘭是我們國家前外交官顧維鈞的第三任妻子,亞洲糖王黃仲涵的女兒。說她含著金湯匙出生並不過分,身世比宋氏姐妹更顯赫,這本書也記錄了她對自己一生的回憶。從兒時在家族庇護下的養尊處優,到遇見顧維鈞,他和她求婚時只說了一句「我的孩子需要一個母親」,她便陪伴輔佐了他外交生涯中最重要的時光,到所有人眼中天作之合的婚姻,在36年後以令人唏噓的方式收場。她富貴、熱鬧,也寂寞的一生。

書裡寫道:有一位很有學問的英國人曾經問過我,最冷酷的一句中國成語是什麼。我想了一下,告訴他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正如書名一樣,黃慧蘭在書中好幾處都寫到了這句話,看似普通的幾個字,每次在書中看到,我都會有一點難過。

她其實並不複雜,晚年甚至還有著和年齡不相稱的天真,這可能是所有養尊處優的女人的共性。書裡處處都能感受到她一生優渥帶來的驕傲,她精通多國語言,有自己熱愛的事業,得體知進退,但在講到顧維鈞時,有幾次並沒有再逞強:

"我盼望從丈夫那裡得到愛情... … 維鈞很有才華,但他缺少溫柔和親切的天賦。他最關心的是中國,為國家效命。他看不到我這個人也就不奇怪了。他關心的是時間,不是個人。他是個可敬的人,中國很需要的人,但不是我所要的丈夫。"

這本書,語言易讀,娓娓道來,除了她的一生,也有一些政治野史和她自己經歷的怪奇之事,我沒有從中學到任何深刻的道理,但讀完如同走馬燈放映完她的一生時,有了一個感悟:一個女人幸福的組成,應該是適度的自由,適度的財富,適度的愛人,和適度的自我。

/

沒想到本來只是想「隨便」說說最近的生活,卻還是寫了這麼多,寫出來才發現,這段日子過得並不空虛,生活裡那些近在眼前的人和物,變得更值得記錄。

留言交換給我你最近的生活靈感吧!

Happy weekend.

***** by sugar *****

随便生活 | vol.1

“好看”我們,和更多人分享你的好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