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小兔》:愛你,就做你的超級英雄

我偷偷放開你的手

看你小心地學會了走路

你心中不明白離愁

於是快樂地不回頭

……

原來是沒有夢的我

如今卻被你來感動

為你我願一切從頭

——金曲《心甘情願》張艾嘉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你會為了那個小小人兒,努力一切從頭開始?

你是否願意,為了那個小小人兒,上天入地成為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


我相信你的回答一定“是”!如同《逃家小兔》中的兔媽媽一樣執著堅定!

《逃家小兔》是一本創作於1942年的繪本,作者瑪格麗特·懷茲·布朗是美國圖畫書界的先驅人物。作為美國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逃家小兔》自誕生以來一版再版,2002年美國還專門在新版的封面上貼了“六十週年紀念版”的金黃色大獎章,引進國內後,豆瓣評分也高達9.0分。

《逃家小兔》:愛你,就做你的超級英雄

1

這本書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暢銷半個多世紀還熱度不減,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故事講述了一個試圖通過變身來逃離家的小兔子,卻次次都被媽媽用相應的變身迎回溫暖的家。

小兔子一路不停的逃,變成小花,躲在花園裡;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變成小帆船,飄得快快的;變成空中飛人,飛得高高的;媽媽一路不停的追,變成園丁,找到小花;變成樹,讓小鳥飛回家;變成風,把小兔吹到媽媽要他去的地方;變成走鋼索的人,走到半空中遇到變成空中飛人的小兔子;最後,沒了辦法的小兔子說要變成小男孩,媽媽說那我正好變成你的媽媽,等著你回家!

讀到這裡,你一定和我想的一樣,會覺得這完全是一個愛與束縛的故事,這個兔媽媽未免也太束縛孩子了,孩子一路跑,她在後面一路追,孩子如何能站得高,走得遠呢?但是,當我看到兔媽媽裝扮成走鋼索的人,用它已經不再年輕,甚至有些肥胖笨拙的身軀,努力在高空中保持平衡,只為遇見變成空中飛人的小兔子,我瞬間就懂了,那是一個母親為了孩子願意付出一切的真心。

如果故事只停留在這裡,或許它也不會風靡半個多世紀了。隱藏在這個故事裡,最深刻的寓意是:為了孩子,要拼盡全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逃家小兔》:愛你,就做你的超級英雄

我就變成風,把你吹到你想去的地方

2

成長的過程,是孩子不斷掙脫父母的懷抱走向外面世界的過程。此時的孩子,最盼望擺脫的是來自父母的阻礙和束縛,儘管這阻礙和束縛都是因為愛。

可是孩子不知道,即便成為芬芳撲鼻的花朵,也需要園丁的培育和灌溉,才能茁壯成長;即使成為展翅飛翔的小鳥,也需要棲息的大樹,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就是變成小帆船,還是要藉助大風的力量,才能走得更遠;成為空中飛人,也只有媽媽理解他的孤單,奮不顧身選擇變成走鋼索的人,在世界的半空中,和他相遇!

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這段話被擁有理性頭腦的父母奉為經典,在促進孩子獨立的道路上奮力踐行。

可為什麼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呢?一定是那句“將孩子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試想,這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原本血脈相連、無法割捨的親情,為了讓孩子獨立,就要被生生的割斷嗎?難道孩子的成長必須以遠離父母為代價嗎?我想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法!

《逃家小兔》:愛你,就做你的超級英雄

我會張開手臂好好抱住你

3

史蒂芬•列維特在《魔鬼經濟學》中,運用經濟學工具,對大數據進行深挖分析,得出“孩子未來的成就取決於父母本身而非教育方式”的結論。與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末,開展的一項關於兒童早期教育的長期跟蹤研究的結果不謀而合。在跟蹤研究中發現,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是父母本身的特點,如高學歷、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家中藏書多等,而“父母為孩子做了什麼”,如更好的小區環境,為孩子讀書等相比反而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這個研究有力地證明了要讓孩子獨立,取得成就,得益於父母本身的素質,以及父母的榜樣力量。美國當代心理學家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實驗”也再次證明,孩子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獲得學習。因此榜樣對孩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父母希望孩子獨立、有成就,最好的方法是先把自己打造成獨立、有思想、有主見、有成就的人。這個成就不一定是身家百萬或身居要職,而是在自己工作領域或者興趣領域能夠深耕,能夠不斷學習,為社會帶來價值和增量。

父母的勤勉努力、不懈奮鬥,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潛移默化中學會追求,學會思考,學會努力。

《逃家小兔》:愛你,就做你的超級英雄

我要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4

我的孩子今年11歲,是個十分熱愛閱讀卻不喜歡寫作的孩子。疫情讓我們一家人每天朝夕相處,他常常看見我在電腦前忙著寫各種各樣的報告、論文。突然有一天,他開始在本子上抄寫書中的金句,並用紅色的筆在下面做批註,寫自己的心得和想法。晚飯後,看到爸爸媽媽仍在電腦前忙碌,他也不再以放假為藉口開電視,自己安安靜靜的坐在書桌前看書、做筆記。

最令我感慨的是,因為工作繁忙無暇分身,我並沒有刻意要求他這麼做,完全都是他自覺自願的行動。這不就是榜樣的力量麼!


所以,成為更好的自己,是父母對孩子最深沉的愛。

故事中那個穿著不合身的衣裙,賣力的走在細鋼絲上的媽媽,為了與變成空中飛人的小兔子在半空相遇,讓自己成為了走鋼索的人。她要與自己不再年輕的身軀對抗,要拼命練習走鋼絲的技巧,為此付出的心血與汗水,只為和孩子在高空相遇,這份愛令人動容。


《逃家小兔》:愛你,就做你的超級英雄

我要變成走鋼絲的人,走到半空與你相遇

5

如果說龍應臺的“站在小路這一端,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是父母無奈又悲涼的深情,那麼與孩子一起看遍世間美景、共享精彩人生的相互獨立又互為依靠,則是為人父母最美的樣子。

孩子,你有你的追求,我自有我的快樂;我為你加油吶喊,你也可以駐足欣賞我的風采。我們可以互相鼓勵,相互欣賞,誰說父母與孩子就不能成為高山流水的知音呢?

只有大海的廣闊,才能讓帆船更好的遠行;只有巍峨聳立的高山,才能吸引雄心壯志的登山者;只有鬱鬱蔥蔥挺拔而立的大樹,才能讓雄鷹安穩的棲息;只有經驗豐富的園丁,才能讓花朵嬌豔欲滴。只有堅志而勇為的父母,才能造就卓越不凡的孩子。


《逃家小兔》:愛你,就做你的超級英雄

如果你變成小花,我就變成園丁

這本書,告訴我們,愛是以身作則,愛是自律自強,愛是首先成為更好的自己,用這樣的方式來愛孩子,你與孩子的生命鏈接將更加緊密而獨立,你與孩子的愛將是相互間的成全。

這本書的畫面設計十分巧妙,變成大樹的兔媽媽,雖綠葉成蔭,但還是兔媽媽張開雙手的樣子,要去做捕魚人的兔媽媽,扔出去的魚餌竟然是根胡蘿蔔……妙趣橫生的畫面,讓這本書更加精巧而耐人尋味,是值得一再品味的好書。

《逃家小兔》:愛你,就做你的超級英雄

如果你變成小溪裡的小鱒魚,我就變成捕魚的人

----END----

*******************************************************

我是 ,熱愛閱讀與寫作。歡迎你關注我,漫漫人生路上,我們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