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件再提“收縮型城市”,這些城市要注意

文|凱風

有城市在擴張,有城市在收縮。有城市在新生,在城市在衰落。

01

影響中國城市格局的重量級政策來了。

近日,“2020年城鎮化重點任務”下發。其中,除了備受矚目的《全面放開大城市落戶》之外,城市區劃政策同樣迎來大調整。

一方面,中心城市崛起,再度獲得政策鼎力加持:

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優化發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重要節點城市等中心城市,強化用地等要素保障,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


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和管轄範圍,解決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

這說明,雖然面臨意外事件衝擊,但“以中心城市促進城市群發展”的城鎮化思路並沒有改變。


中心城市的發展,不僅將被繼續置於關鍵首位,而且城市擴張、市轄區調整、土地供給都獲得更多想象空間,一些省會的擴張合併之路將會加速。

另一方面,官方提出培育“新生城市”,同時再次提及“收縮型城市”,兩類城市的命運將會截然不同:

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統籌新生城市培育和收縮型城市瘦身強體,按程序推進具備條件的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設市,有序推進“縣改市”“縣改區”“市改區”。


穩妥調減收縮型城市市轄區,審慎研究調整收縮型縣(市)


這意味著,有的城市即將獲得擴張之機,撤縣設區、撤縣設市乃至撤鎮設市,均已在路上。這些新生城市,將會成為區域經濟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改變既有的城市格局。

有的城市可能面臨持續收縮。減少市轄區,撤銷行政區劃與周邊城市合併,乃至精簡行政人員配置,都不是沒有可能。這些城市未來想要進行規劃攤大餅,幾乎沒有可能,而資產價格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這兩種城市的命運,將會大相徑庭。

02


哪些城市在新生?

撤鎮設市、撤縣設市,不只是簡單的名字之變,不僅是行政級別的提升,更涉及一系列的城市擴權,財權、事權、地權、人事權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屬於名副其實的城市大擴張。

撤鎮設市,已經不是新鮮事。

2019年9月,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正式升級為“縣級龍港市”。龍港市不設鄉鎮街道,由浙江省直轄,溫州市代管。

龍港鎮,原屬蒼南縣。這一次撤鎮設市,不僅讓龍港與原來的蒼南縣獲得同等層級,而且龍崗作為縣級市,由省政府直管,管理權限大幅提升。

事實上,浙江龍港僅位列全國百強鎮第17名(19年因撤鎮設市而退出榜單),比龍港規模更大、實力更強的鎮還有不少,

這些鎮未來同樣有望躋身“撤鎮設市”之列。


中央文件再提“收縮型城市”,這些城市要注意

2019年全國百強鎮

撤縣設市,更是呈現百花齊放之勢。

早在1990年代,“撤縣設市”就已蔚然成風,不過隨後就被叫停。直到2017年,在新型城鎮化的指導之下, “縣改市”重啟上陣。

最近3年來,全國已有至少28個縣完成“撤縣設市”,從普通縣升級為“縣級市”。


僅2019年,就有安徽廣德、湖南邵東、河南長垣、陝西子長、黑龍江嫩江、四川射洪、雲南澄江、安徽無為、新疆庫車、廣西平果等地完成撤縣設市。


中央文件再提“收縮型城市”,這些城市要注意

而正在推進“撤縣設市”的地方,還有數十個之多。不難預測,隨著政策加碼,未來幾年來,還會有一批新生“縣級市”誕生。

顯然,無論是縣還是鎮,都偏向農業管理模式,無論是財政權、規劃權、管理權乃至土地審批權,都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

一旦升級為“市”,則意味著正式向城市管理路徑轉變,從農業向工商業跨越,這顯然有利於城市自身的擴張。

03


哪些城市在收縮?

收縮型城市,這一概念自2019年提出之後就廣為人知。但對於收縮型城市,向來缺乏官方定義。根據研究,一般常住人口或城區人口出現連續3年的下降,可以視為收縮信號。


一般而言,收縮型城市,人口流失往往與經濟增速、財政收入下滑關聯在一起,從而形成城市經濟基本面的整體性收縮。


這其中,最為知名的收縮型城市當屬黑龍江鶴崗


這個東北小城,一度擁有煤炭之都的煤炭,但隨著資源枯竭,經濟、財政、人口都出現明顯收縮。城市收縮,房子也跌成白菜價,如今一套房子總價在深圳買不到一平方。(參閱《鶴崗的房子,你真的“買不起”!》)


那麼,全國共有多少收縮型城市?

根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特別研究員龍瀛的研究,在2000年到2010年間,全國有180個城市的人口在流失,三分之一的國土人口密度在下降。


中央文件再提“收縮型城市”,這些城市要注意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吳康副教授也曾發佈研究成果稱,2007~2016年間,中國有84座城市出現了“收縮”。這些城市都經歷了連續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減少。

根據如是金融研究院的數據,

從2014年到2017年共有26個城市出現連續3年的人口淨流出,這些城市多數位於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均有不少縣市出現人口收縮。


中央文件再提“收縮型城市”,這些城市要注意


不難發現,這些收縮型城市,多數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因產業變遷而導致人口外流、城市收縮;還有部分位於偏遠地區,由於經濟發展缺乏亮點,難以吸引外來人口,加上自身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滑,出現明顯的城市收縮。

可以預料,正如《中國經濟差距不在東西,而在南北》一文所論,最近幾年,隨著城鎮化下半場加速,大城市全面放開落戶,加上經濟南北分化態勢進一步加劇,部分北方地區的人口流失只會更加嚴重,收縮型城市還會進一步擴容。


04

收縮型城市,未來怎麼辦?


去年政策要求“收縮型城市要瘦身強體”,但如何瘦身、何以強體,卻一直缺乏細則。

這一次,新文件更進一步:穩妥調減收縮型城市市轄區,審慎研究調整收縮型縣(市)。

這意味著什麼?


一是調減市轄區數量,一些市轄區可能要進行拆分合並。

二是調整收縮型縣市,這些縣市又可能面臨跨區域的整合,有些城市可能會面臨“消失”的命運。

這將帶來深遠影響。

城市收縮,規劃不會再允許擴張,未來想要再玩大建新區和土地財政的遊戲,恐怕行不通了。


隨著人口流失和城市收縮,這些城市難以支撐起大規模的公共設施建設,從而與地鐵、城軌、新基建等擴張無緣。

更進一步,如果面臨被拆分合並的命運,那麼這些城市不僅失去了過去的榮光,或許還會失去自己的“名字”。

05

有城市在新生,有城市在收縮,這給我們帶來多少啟示?

其一,城市收縮,房價等資產價格同樣無法維持。房地產的根本支撐在於經濟和人口,經濟衰退,產業衰退,人口外流,那麼原來的房地產價格自然難以維持。

這一道理在國內外都適用,無論是美國底特律,還是黑龍江鶴崗、甘肅玉門,隨著城市收縮,資產價格都出現明顯下滑。

其二,一二線城市優勢會更加突出。無論是“全面放開落戶”,還是“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均標誌著“大城市化”的政策思路將會一以貫之。(參閱《超級文件發佈!再不放開落戶就晚了》)

大城市的吸引力將會獲得倍數級提升,城市競爭的馬太效應只會更加明顯,人口、資源、產業向大城市集中,將是不可避免的大勢。

其三,到年輕的城市去。哪裡有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哪裡就有充滿想象的未來。

隨著全面放開落戶,新一輪搶人大戰正在打響,哪些城市能吸引到更多高學歷人才,哪些地方能涵養更多年輕勞動力人口,這些地方的未來一定不差,反之同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