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戰成名到大器晚成,比埃爾霍夫每走一步都算數

烏爾丁根聽起來籍籍無名,但上世紀80年代末丹麥巨星小勞特魯普曾在這裡短暫停留過一個賽季,隨後加盟了拜仁慕尼黑,瑞士球王查普伊薩特也是在90-91賽季後加入豪門多特蒙德。聽起來烏爾丁根有球星中轉站的意思,在兩位外籍悍將加盟之前,出道於此的比埃爾霍夫卻沒有被幸運女神及時眷顧。

從一戰成名到大器晚成,比埃爾霍夫每走一步都算數


效力漢堡期間曾單賽季交出10場0球,轉投門興後,又製造了8場0球的尷尬,縱然處子賽季中就為烏爾丁根打進了9粒進球,但17歲的仲夏深藏的詩和遠方此後變得越發模糊。當初德國媒體迫不及待用“新赫魯貝施”為一戰成名的年輕人鍍金,但在漢堡和門興的灰色記憶又迅速將他身上的光環稀釋乾淨。

痛苦,在所難免,而當初出道早的光鮮一瞬間又容易拼湊略帶偏見的批評聲,用現在流行的話講叫“糙哥”,當22歲的大男孩說出“也許我還沒有準備好”的話語時,除了一路支持他的父親,並沒有任何人感同身受。

從一戰成名到大器晚成,比埃爾霍夫每走一步都算數


與其說比埃爾霍夫選擇新的山峰攀登,不如說與德國相鄰的奧地利是他最好的避風港,而他自己也承認過自己是被嘲笑出了德甲,即便薩爾斯堡紅牛有豪門的即視感,但低級別的對抗在德媒眼裡嗤之以鼻。

不過彼時的德國人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一無所有,他選擇誠實地過日子。32場23球的數據襯托出一個大殺器,但更重要的是,德國人的信心指數推高了。國際米蘭認為他是一塊璞玉,敲定合約之後,原以為梅阿查球場是他的快樂天堂,最後卻變成了他悲傷情緒的收容所,他不在計劃內,救世主是“三駕馬車”,同是德國國籍的比埃爾霍夫即便可以為夢想赴湯蹈火,但星光黯淡的他難以融入豪門。

剛升級的阿斯科利投石問路,國際米蘭沒有考慮多久就決定放手。但薩爾斯堡茁壯成長的經歷卻沒有昨日重現,1991-92賽季他17場比賽只貢獻了2球,阿斯科利降級,比埃爾霍夫40萬英鎊的身價都變成了累贅,他被貼上了“水貨”標籤。

“我以為我的職業生涯結束了”

很難想象一個朝氣蓬勃且意識流裡堅強的德國人會說出這樣的話。他是一座孤獨,隊友與他保持距離,球迷刻意為難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決定留下來的他顯然看清了現實,沒有比誰是更好的擺渡者。三年乙級的磨練裡準確地匹配了他的雄心,矗立在禁區的他就是一次次在人群中起跳和破門,曾被質疑的”一招鮮“轉眼成了“救命稻草”,因為源源不斷的進球最容易堵住悠悠之口。

一片森林,走出兩條路,人跡罕見的這條,他卻走出了康莊大道。

時過境遷,實力孱弱的阿斯科利三年時間內從意甲跌落意丙,但當初被噓聲問候的比埃爾霍夫卻成了全民偶像。否極泰來,烏迪內斯給予他二次征戰意甲的機會,昔日意乙最佳射手31場17球的表現足以吸引德國國家隊的關注,回想起阿斯科利主席的一番話:“將來總有一天比埃爾霍夫將成為德國國家隊主力前鋒”。

雖然是入選96年歐洲盃德國大名單的最後一人,但他卻成為主帥福格茨的救星。溫布利的決賽星光熠熠,但傷病滿營的德國戰車卻被捷克人逼迫到牆角,動彈不得,搭上末班車的比埃爾霍夫就這樣成為無奈中的後手拳,最初的想法也只是想利用他1米91的身高橫衝直撞,但押對寶的德國很快見識了他的頭球威力,扳平比分已是喜出望外,但是補時第5分鐘這個拗口的名字再次成為解說員口中的“主角”,只是這一次他用自己的左腳射門為德意志戰車鋪平了佈滿鮮花的道路。

從一戰成名到大器晚成,比埃爾霍夫每走一步都算數


福格茨點石成金,但他不想喧賓奪主,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比埃爾霍夫是上帝恩賜的禮物”。那一年他28歲,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諸多大器晚成的球員中,金球制勝的他無疑是最特別的一個。

福格茨是幸運的,他只是聆聽了妻子的建議,才將比埃爾霍夫帶到英國,年輕的扎切羅尼是幸運的,他從一開始就為這個特別的大個子設置了核心戰術,烏迪內斯一下子從野雞變鳳凰。1997-98賽季,德國巨人更是在32場比賽中打進27球,穿走金靴的同時還讓烏迪內斯領略了意甲第三的風光。

扎切羅尼咆哮著說:“我們是有實力和任何強隊過招的”,他的底氣在於保羅·波吉、斯特羅帕、赫爾維格,更在於以快制快和以高制高的進攻方式上,這樣比埃爾霍夫成為理所當然的關鍵先生,包夾中起跳、撕扯中起跳,無論是擺渡,還是進球,比埃爾霍夫的頭已經成為烏迪內斯球員第一選擇。

當時扎切羅尼曾吐露過金句:“我敢打賭,如果他打籃球,一定會用頭頂入籃筐的。這是我說的,我還沒說他的頭能打高爾夫球呢”。

聲名鵲起的他終於有機會拉進和豪門的關係,扎切羅尼被AC米蘭選中,而他的條件就是帶走弟子比埃爾霍夫,這不是盲目的選擇,34場18球,延續美好的德國人為AC米蘭帶來了時隔三年的意甲冠軍,哪怕這是彼此關係最融洽的一年,但物超所值是德國人的另一個標籤。

從一戰成名到大器晚成,比埃爾霍夫每走一步都算數

童年加盟的萊曼在聖西羅相當慘淡


直到現在他還是說最美好的記憶都在聖西羅,永遠支持AC米蘭,不過既然是“大器晚成”,他能被利用的剩餘價值就被貶職,以至於最後一年的他總是轉會市場上緋聞對象,傳聞代替的他的人從託尼到盧卡雷利,因扎吉的到來徹底封死了他回家的路。

雖然對外宣稱“德尚向我發出了邀請,他看重我的能力,對於新合同和新球隊我都感到滿意“,但從意甲到法甲,本身就是一次墜落,事實證明33歲的年紀也只交出了在18場5球的數據,他歸咎於戰術保守,歸咎於腳踝傷勢,甚至也曾將“感冒”搬上臺面。

從一戰成名到大器晚成,比埃爾霍夫每走一步都算數

雖然趕上了韓日世界盃,但同樣以頭球著稱的克洛澤已經是他無法逾越的大山,退出國家隊的他既受限於高齡,又被動地認清自己,六年的國家隊生涯中35粒進球已經反應他“金頭”實力,但至此以後,他只能摸索屬於自己的方式。

從一戰成名到大器晚成,比埃爾霍夫每走一步都算數

於是回到意甲,甚至不介意加盟“小毛驢”切沃,職業生涯經歷中他相當於一個從泥潭裡走爬出來的孩子,雖然有富二代的光環,但他不介意外界理解的“委屈”,喜歡在鋒線上安排一高一快組合的德爾內裡認為他是那個禁區內的可以扭轉戰局的高塔,而切沃居然也願意為此付出400萬的年薪。

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心心相印,但始終存在賭博性質,至少切沃球迷聽聞他加盟的消息後,絲毫沒有歡迎的態度,雖說短短一個賽季7粒進球馬馬虎虎,但其實這已經他力所能及的“完美”,在戰勝拉齊奧、AC米蘭的比賽中他都有斬獲,而他的告別戰中更是用帽子戲法震懾過“老婦人”。

從一戰成名到大器晚成,比埃爾霍夫每走一步都算數

對抗老東家AC米蘭


排在意甲第7的切沃距離歐洲賽場一步之遙,但比埃爾霍夫卻贏得了所有。聽一聽《米蘭體育報》的聲音:”我們又看到了昔日那個最好的比埃爾霍夫”。讓人意外的是,也只是因為切沃主力前鋒的受傷,才讓比埃爾霍夫有了這次完美的告別演出,或許,這就是天意使然,被偏愛才能有恃無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