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年 頌 蘇 頌(文


點擊上方,聆聽音樂!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千 年 頌 蘇 頌

王禮剛(江蘇)


進入2020年,我的心情格外處在激奮之中,2020年12月10日,是蘇頌誕辰1000週年的日子。蘇頌不僅是中國和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在天文學、藥物學為中華民族和世界作出了貢獻。激奮還因為蘇頌是鎮江人,他的科學發明至今還為世人所用,他的科技成果與鎮江有關。據瞭解,鎮江有關方面正在積極籌備蘇頌誕辰千年紀念大會,以歌頌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蘇頌。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翻閱史志以及各種資料,記載幾乎是千篇一律的,都以同樣的結論頌揚著蘇頌:蘇頌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天文、藥物學家。蘇頌以儒家的理學思想,實現了在政治上、醫藥學上、天文學上卓越的貢獻,其精神世代相傳。他的思想和科學成果,千年來一直都在影響國人乃至世界。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蘇頌出生於1020年,祖籍福建泉州同安。他小的時候隨做官父親蘇紳漂泊,父親做官到哪裡,他的家就到了哪裡。他的父親逝世後葬在鎮江京峴山西麓,他為父親守孝居住在鎮江化隆坊,即現在夢溪廣場附近。他母親去世後,將五洲山因勝寺請為功德院。他為官退隱鎮江已經七十幾歲了,他不顧年高,把水運儀象臺的研製成果,撰寫《新儀象法要》,用文字詳細記錄下來,傳於後世。蘇頌於1101 年五月逝世,安葬在鎮江五洲山淨因寺東北阜。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蘇頌把根留在了鎮江。蘇頌的兒子蘇攜、孫子蘇師德、曾孫蘇忠規都在鎮江和丹陽為官。蘇頌的後裔分佈在鎮江市區、東鄉大路、高資和揚中。《民國丁巳歲重修崇本堂蘇氏族譜》,記載蘇氏大路這一支傳承與繁衍。蘇頌揚中的後裔蘇洪雯,還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智庫成員呢。

蘇頌22歲時考中進士,歷任朝廷集賢閣校理、禮部尚書和在地方上等職,1092年入閣拜相,成為宰相,這時他已73歲高齡了。蘇頌官曆宋仁、英、神、哲、徽宗五朝,從政長達五十六年,為人為官,言行品德為當代和後世稱頌。

蘇頌平生好學,他在集賢閣任職九年,孜孜不倦博覽皇家藏書。他在天文、藥物學等方面取得傑出成就,成為中國宋代著名科學家,與他的勤奮好學有著因果聯繫。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1086年,蘇頌奏請皇上,請求製作水運儀象臺,集渾儀、儀象和報時裝置結合在一架儀器中,利用水作動力。受命後,蘇頌主持研究並製作,對漢以來各種天文儀器進行分析,綜合各家之長進行精心設計,並挑選精通算術的韓公廉做助手。1092 年,水運儀象臺終於製成竣工。

水運儀象臺中有多項發明創造,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祖先。四遊儀窺管跟蹤天體運轉,實際上是現代轉運儀的雛形,天衡系統是近代鐘錶的先驅。渾天儀屋頂蓋板可自由移動,這是世界上最早設計的天文臺觀察室自動啟閉屋頂。水運儀象臺的發明創造,獲得了世界肯定。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史》撰著中說:“我們藉此機會聲明,我們以前關於鐘錶裝置……完全是十四世紀早期歐洲的發明說法是錯誤的……中國在許多世紀以前,就有裝有另一種擒縱器的水力傳動機械的時鐘”。“蘇頌把時鐘機械和觀測用渾儀結合起來,在原理上完全成功,因此可以說,他比羅伯特·胡克先行六個世紀,比方和斐先行七個半世紀”。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新儀象法要》,是對水運儀象臺的設計實施圖紙加以總結整理而成的一部專著,正文以圖為主,介紹水運儀象臺的總體和各部件結構,各圖附文字說明。這些圖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系統的機械設計圖。書中還附有兩套共五幅星圖,這是根據北宋元豐年間,一次恆星觀察的資料繪製的,共繪有恆星1462顆,而西歐在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前觀察的星數是1022顆。因此早於歐洲近400年,並且多440顆星。水運儀象臺製造成功,蘇頌為世界鐘錶之父。《新儀象法要》撰著於鎮江,世界科技成果文字完成在鎮江。

蘇頌還熱衷於藥物學研究,蘇頌曾奉命整理校定歷代醫藥典籍,編著《圖經本草》和《嘉佑補註神龍本草》。蘇頌刻苦專研,圖形文並茂,具有識別和應用意義。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圖經本草》是中國當時最新最全的藥物志和藥物圖譜,每種藥物都繪有圖樣,註明效用、產地、採集時間等備註的清清楚楚。李時珍對《圖經本草》評價很高,認為它“考證詳明,頗有發揮”。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多處引用《圖經本草》的成果。可惜的是《圖經本草》亡佚,只是有關典籍中存錄一些片段。

慎終追遠,史志記載,文字表述,都在歌頌蘇頌。蘇頌是善於治政的政治家;德、孝、仁、善的理學家;博學多才,深通天文、歷算、生物、醫藥的科學家。


作者風采: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王禮剛,男,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鎮江市作家協會、鎮江老年大學作家協會、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1969年3月下放江蘇射陽臨海農場(江蘇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第十一團),1979年3月知青回城。回城後從事交通運輸工作,2012年退休。數年來,曾有200多篇作品、通訊報道、攝影在國家、省、市報刊發表。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李淑華,筆名書中浪子,女,1966年出生,中學英語高級教師,鎮江市作家協會、丹陽市作家協會、丹陽市詩詞楹聯協會會員,鎮江市委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丹陽市委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丹陽慈善總會義工、丹陽護生小居、丹陽鳳凰慈善、丹陽如意慈善會員,曾在《青年詩林》《鎮江師專》《丹陽日報》《鎮江日報》《京江晚報》《英語週報》《中學生英語》《英語之友》《揚子晚報》《作家天地》《當代作家》等報刊雜誌,在《同步悅讀》《作家平臺》《一線作家》《人民雜誌》《新長江文學》《藝術薈萃》《女人花文學》等微刊及大小網站論壇發表或獲獎的論文、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1500篇。《中外文藝》《當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專欄作家,《浪花文藝》創始人、總編、主播。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攝影  郭振東


作者風采: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郭振東藝術簡介


郭振東(隨光逐影),男,筆名:遠山。江蘇丹陽人,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美國攝影學會會員,全國公安文聯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家協會理事,丹陽市攝影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攝影網簽約高級攝影師。


數百幅作品在國際國內攝影大賽中獲獎入展。2012年舉辦《“隨光逐影 風韻無限”郭振東藝術攝影作品展》,出版《郭振東藝術攝影作品集》。多次獲得地方政府文學藝術成就獎。
2019年7月在中囯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辦的《2019“大美祖國”全國攝影作品徵集活動》中榮獲“優秀評委獎”。


千 年 頌 蘇 頌(文/王禮剛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中文:鎮江有關方面正在積極籌備蘇頌誕辰千年紀念大會。

英文:Zhenjiang authorities are actively preparing for the Millennium anniversary of Su Song's birth.

日文:鎮江の関係方面では蘇頌生誕千年記念大會を積極的に準備していま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