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環江有人上榜這份自治區級推薦榜單!

河池市推薦評選2020年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人選公示

根據《自治區黨委辦公廳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廳函〔2020〕20號)和《中共河池市委員會辦公室 河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組織做好2020年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便函〔2020〕35號)精神,現將河池市2020年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正式推薦人選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4月7日至4月13日,歡迎社會各界監督。如有異議,請以書面形式,並署真實姓名和聯繫方式,於公示結束之日前郵寄或直接送達河池市2020年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評選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河池市總工會,河池市金城江區城東新區肯旺橋西側北面市工人文化宮11樓11—05室),郵寄以郵戳為準,直送的以送達日期為準,郵編:547000,聯繫電話:0778-2108231。

群眾如實反映有關問題,將被嚴格保密,並受法律保護。

河池市2020年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評選委員會辦公室2020年4月7日

河池市推薦評選2020年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人選名單

何偉忠,男,漢族,1979年10月生,群眾,中專學歷,廣西皖維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VAE乳液廠聚合工段工段長、高級工。該同志從2015年1月擔任聚合工段工段長以來,帶領聚合工段全體員工艱苦奮鬥,精心操作,年產量連年突破紀錄,2019年產量高達85000多噸,超過聚合裝置設計最大產能,這是國內同一裝置的最大產能。同時,幾年來各項原輔料單耗指標都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乙烯、VAC、PVA等大宗原料,單耗下降特別明顯,效益顯著,單是VAC消耗下降使得生產成本降低,產生的效益每年不低於500萬元,為公司扭虧脫困、生存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陳世景,男,漢族,1989年8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河池供電局計量中心主任助理兼電能量數據班班長、工程師。該同志多年從事電力計量工作,認真細緻,大膽創新,為河池電力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他創造性推出並實施班組“指標主人”責任制,將44個實用化指標落實到班組責任人,實現實用化指標綜合評價位居廣西第一,自動抄表率位居廣西第二,順利進入公司年度紅榜。他主動承擔完成《基於南方電網公司2016協議電能量採集深化應用協議擴展》等6份標準編制;完成34個智能臺區建設,實現臺區低壓居民用戶電能錶停電上報、瞬時凍結技術等功能,為河池智能電網建設奠定基礎。他帶領班組打造“芯數聚、創無限”班組文化品牌,組織現場改善、職工創新、精益管理、科技項目12項,取得各級成果和獎勵20餘項。

覃海浪,男,壯族,1976年7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河池市菸草專賣局(公司)稽查支隊一大隊大隊長。該同志曾在部隊服役3年,1999年退伍進入河池菸草從事專賣執法工作。多年來,偵察兵出身的覃海浪一直奮戰在專賣執法的第一線,特別是2015年以來,他挖掘出120多條有重要價值的線索,帶領專賣隊員成功破獲了8起百萬元以上涉煙違法案件,總涉案金額達6.4億元,配合公安機關逮捕49名涉煙違法犯罪分子。他曾4次被評為廣西菸草打假先進個人,榮獲“金葉衛士”等榮譽稱號,是廣西菸草行業涉煙打假標杆人物。

黃宇,女,壯族,1977年3月生,群眾,研究生學歷,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西有限公司河池分公司工程維護部客戶響應中心主任、工程師。該同志是河池移動無線網絡起步和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建設和維護管理者。她超過十年的中秋、除夕和大年初一值守在通信保障指揮中心。她帶領年輕的團隊專研技術、從光寬帶覆蓋策略到技術解決方案以及運營維護上不斷探索和積累,落實公司戰略,為建設GPON技術的全光寬帶作出了積極貢獻。截止2019年,家庭寬帶客戶規模超40萬,光寬帶覆蓋在市縣鄉三級均100%覆蓋,貧困村用戶光寬帶覆蓋率提升至88.89%。2020年疫情爆發,她同志帶領團隊迅速建設了政府、醫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指揮以及企業復工復產所需專線,併為廣大移動網絡電視客戶網上學習進行寬帶網絡保障,為河池的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貢獻力量。

韋文忠,男,仫佬族,1972年10月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廣西鳳糖羅城製糖有限責任公司制煉車間主任,中級工。該同志工作以來,紮根製糖行業27年,盡職盡責,把高標準、嚴要求作為自己的工作原則,始終以“高安全、高質量、高收回、低消耗”為工作目標,組織和帶領制煉車間全體員工,團結一致、銳意進取,以真抓實幹、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生產工作任務,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在他有效的管理下,制煉車間各項生產指標每年都取得新的突破,為公司經濟效益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18年他組織完成了白砂糖自動包裝系統的技改工作,有效緩解了每年榨季生產時用工難的問題。

覃元爽,男,壯族,1974年1月生,群眾,初中,金城江新興繭絲有限公司設備機修工。覃元爽同志從事機器設備維護保養等方面工作已有20多年之久,該同志自從加入新興繭絲公司以後,憑著對機械的一股鑽勁,使很多無法使用的機械經過整修後,重新派上用場。如2017年,他發現公司有兩條繅絲流水線設備由於使用年份已久,部分零件已經損壞嚴重,經過幾個月的反覆實驗揣摩,他編寫維修方案並經公司領導同意,帶領機修科的同事們對公司繅絲流水線設備重新檢修,為公司節省了40多萬的設備成本。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正值公司放假期間,公司管理層大多都是家在外地,而覃元爽家離公司不遠,他主動組織那些離家不遠的幾名員工對工廠進行打掃、消毒,做好衛生防疫工作。2月下旬公司復工以來,他積極帶領同事們投入到生產中,還積極協助管理層做好防疫工作。作為一個普通維修工人,既沒有多高的文化,又沒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鑽勁,心繫公司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著自我的人生價值。

黃文軍,男,壯族,1965年5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廣西都安湘桂糖業有限責任公司制煉車間主任、煮糖技師。該同志在工作中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來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緊緊圍繞“抓質量、提兩率、降成本”為指導方針開展工作。建立健全車間管理制度、規程和考核方案,結合車間的實際情況編制完善各崗位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他協助制定最佳生產工藝指標,對輔助材料添加進行技改,確保輔助材料能連續、穩定、均勻的添加,確保糖漿質量。帶領車間在毫無經驗、無同行業借鑑的情況下,不斷地摸索黃金砂糖生產工藝,使黃金砂糖的色值從低到高,色香味俱全,為公司扭虧增盈作出重大貢獻。

賴紅光,男,壯族,1961年7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廣西河池運達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都安汽車總站站長。該同志不斷深化企業改革,促進企業快步穩定發展。積極帶領職工,創新管理機制,大力拓展客運市場,使企業的經營收入由一個在集團公司內部排名靠後的較小基層經營單位發展成為第二大經濟實體。他帶頭深化客運班線經營改造,為相關班線經營擺脫困境做出重要貢獻。他認真落實道路客運節能減排管理工作,成績突出。其中,都安至南寧客運班線“四統一節能減排”項目,被認定為全區道路客運節能減排運營改造示範項目。

黃淳,男,壯族,1978年12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河池東蘭供電局安全生產部(應急指揮中心)主任、工程師。該同志愛崗敬業,以身作則,上勇於擔當,積極主動,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成績突出。推進行業示範建設,助力脫貧攻堅。2015-2019年組織完成東蘭縣電網建設總投資約6.6億元,落實行業扶貧示範縣建設,助力完成2019年東蘭整縣“脫貧摘帽”。他注重引領職工技術創新,推動科技應用。作為“黃淳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引領東蘭局職工開展創新工作,累計組織實施了6項職創項目,有效推動職工科技創新和應用。

藍仁峰,男,壯族,1970年6月生,群眾,大專學歷,大唐巖灘水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設備部主任工程師、機械檢修維護首席專業技師。該同志從業以來,以行動詮釋奉獻,以實幹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完成企業重點項目126項,提出10項工藝改進方法,合理化建議超50項。他主持的“巖灘水電站巨型水輪機轉輪改造”科技攻關項目,解決了困擾巖灘電站近二十年的機組與廠房共振問題、尾水管壓力脈動值超標問題和葉片裂紋嚴重問題,為企業年增利潤達2000多萬元;“巖灘30.25萬千瓦機組新型導葉止推裝置研究應用”攻關項目,解決活動導葉的上浮及密封漏水問題,每年為企業增利潤約600多萬元;攻堅完成《水輪機主軸活塞式水壓端面密封裝置優化項目》徹底解決了端面密封燒膠及漏水過大等缺陷,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李沃毅,男,漢族,1978年3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廣西博慶食品有限公司石別糖廠安全環保部經理,國家註冊安全工程師。該同志遵紀守法,立足崗位,盡心盡職,以高漲的熱情、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全面推進公司、工廠安全與健康管理各項工作。為企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依託“杜邦”安全管理模式,融合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了一套“石花”品牌卓越安全管理模式,90%以上員工能夠自我管理;組建4個安全管理分委員會,識別漏洞,持續改進,每年更換30%成員,累計為公司輸送約110名有安全管理經驗的管理人才。推行安全環保創新工作,鼓勵班組參與各類安全環保設施的改造升級,2015年以來累計節約成本約375萬元。

譚江成,男,毛南族,1977年11年生,群眾,中專學歷,環江理昂農林廢棄物熱電有限公司機務點檢。該同志愛崗敬業,勤於鑽研,勇於創新,他積極鑽研生產技術,研究發明的“熱膜廢水循環利用”和“劈柴機制造”等技術申請了國家專利,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為節能增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愛崗敬業,兢兢業業,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為企業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袁玉理,男,瑤族,1984年8月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南丹縣南方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電鋅廠班長,技術員。該同志時時以一名模範班長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踏實工作,默默奉獻,爭創一流。他認真抓好班組團隊建設,身先士卒,經常利用班前班後會及業餘時間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穩定員工隊伍,讓每個員工都樹立以司為家,愛司如家的思想。他勤於學習,勇於實踐,技術過硬,帶領班組多次獲得表彰,為企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羅萍,女,瑤族,1983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廣西博東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室文員。該同志面對繁雜的工作,10年來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奮戰在行政工作一線,她的努力也贏得了公司領導和廣大職工的讚譽。她勤於學習,勇於實踐,愛崗敬業,盡職盡責,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嚴於律己,作風優良。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主動性,對繁瑣的辦公室事務從沒產生過一絲一毫的懈怠、厭倦心理,對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到一絲不苟,保質保量。多年來,她養成了埋頭苦幹的實幹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閃耀著她不平凡的光彩。

吳榮全,男,漢族,1971年11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廣西丹泉集團實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該同志創立廣西丹泉集團,發展壯大非公有制度企業,企業業務已涵蓋有色金屬探採選冶和深加工、白酒生產和銷售、房地產開發和經營、旅遊投資開發四大核心產業,總資產70多億元,2019年納稅1.5億元。旗下丹泉酒業公司是廣西規模最大、品質最優的知名白酒企業,丹泉白酒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改寫了廣西沒有高端白酒的歷史,在“振興桂酒”中勇當排頭兵。同時,創新實施以易地搬遷搭建新起點、全域旅遊提供新平臺、工農融合廣開新富路的扶貧新模式,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林傑,男,漢族,1976年7月生,群眾,大學學歷,廣西都安嘉豪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該同志以“特色化、生態化、可持續化”的發展戰略,創建河池市最大的瑤山牛養殖繁育基地,依託國家高端肉牛品種改良繁育體系和現代冷鏈倉儲物流系統,打造形成養殖、銷售、深加工、冷鏈電商、糞汙能源有機肥加工、休閒農業旅遊一體化閉環產業鏈,一二三產同頻共振、融合發展,是廣西現代農業示範企業和產業扶貧標杆企業,公司建設的“瑤山牛”扶貧產業示範區被認定為廣西唯一一個以養殖業為主導產業的五星級核心示範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公司作為都安縣“貸牛還牛”扶貧產業龍頭企業,帶動19個鄉鎮248個行政村2萬貧困戶飼養肉牛3.5萬頭,培育發展肉牛養殖合作社147家,受益群眾8.7萬人。同時,吸收50個貧困村集體經濟資金2500萬元入股肉牛養殖產業,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5萬元以上。

韋竣嚴,男,壯族,1969年6月生,民盟,大學學歷,廣西生富銻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4年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及河池市委政府統一部署規劃下,廣西生富銻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河池市大任產業園區全面啟動實施年產1.5萬噸銻金屬綜合回收異地搬遷技改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10.46億元。韋竣嚴帶領公司採用由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設計的國際領先的“富氧熔池熔鍊”三連爐連續煉銻新技術,是國際上第一條用於冶煉銻礦和含銻冶煉廢渣的新技術示範生產線。新工藝比傳統工藝節能約30%以上、生產成本降低10%以上。在做好自身經營的同時,還不忘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千企助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先後向賓陽縣、河池市宜州區、鳳山縣鳳城鎮、都安縣等地捐款1200多萬元。

韋勇,男,壯族,1976年3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銅坑礦爆破工區井下采礦組組長。該同志作為井下采礦組組長,認真學習礦山開採、爆破施工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夠熟練地獨立指揮各種條件下的採場爆破作業工作。爆破作業是礦山採礦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僅2019年,該同志帶領採礦組人員實施了406次採場裝藥施工作業,總裝藥量371335公斤,完成了900046噸的採礦量;2015年至2019年,共計完成採礦量4442221噸,為生產出礦提供了充足的礦源,為銅坑礦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在緊張施工的同時,他不忘增收節支,和技術組技術員用三腳架套編織袋接炮孔返粉炸藥,將回收的炸藥返粉用於下次爆破施工,僅2019年就回收返粉炸藥15300公斤,回收價值126990元。

班華忠,男,壯族,1986年3月生,大專學歷,天峨縣納直鄉納直村丘樂屯農民。該同志2008年底退役後種植80畝三紅蜜柚和60畝龍灘珍珠李,經濟效益達到78萬元。該同志不忘帶領群眾致富。幾年來,他帶領周邊43戶貧困戶種植珍珠李面積1200畝,4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同志及時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組織掛橫幅、貼標語、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切實當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員,同時,帶動群眾向鄉政府疫情防控指揮部多次捐出甜竹筍、臘肉等生活物資,累計總共8000元。他在積極深入鄉村開展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好復工復產工作,充分利用果農微信交流群,與果農進行交流互動,帶領周邊有條件的群眾種植辣椒120畝。

韋吉曉,女,壯族,1979年12月生,群眾,初中,廣西嘉聯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工人。該同志在工作中勤學苦練,練就了一身“穩、準、快、好”的操縱本領,在成為公司操作尖子後,不忘幫助技術上有困難的工友,充分發揮尖子效應,積極主動做好傳、幫帶工作。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除了管理自己負責的機臺,她還經常幫助旁邊的機臺,看到絲線斷停,不管是不是自己負責,只要在自己身邊,都麻利接上。每次趕產量,她總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後,在困難面前從不退縮,並以自己帶頭乾的作風引導著身邊的員工,她所在的機組產量比總體機組高出10%左右,在車間同機臺、同品種擋車工中,她的產量最高,質量最優,操縱最好,而消耗最低。

覃的妹,女,壯族,1974年9月生,群眾,小學,巴馬瑤族自治縣巴馬鎮城東社區居民委員會清掃保潔員。該同志愛崗敬業,弘揚“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敬業精神,努力做好垃圾清運保潔工作。在疫情期間,該同志做為一名保潔員身處疫情前線,不顧個人安危,勇敢“逆行”奮戰在一線,做好社區清掃保潔工作,給居民創造一個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為遏制疫情蔓延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安全防線”。

韋永員,男,壯族,1965年5月生,中共黨員,中專學歷,現任中共河池市宜州區劉三姐鎮乍洞村支部委員會書記。該同志身為大石山區深度貧困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敢想、敢當、敢做、勇帶頭,先後帶動24戶共100名貧困人口脫貧摘帽,帶領群眾走上產業致富的道路。該同志帶領群眾在產業發展道路上走出了三大步,一是走電商扶貧路子。帶動乍洞村率先在宜州區經營“農家飯票”、特色民宿項目,並與互聯網企業聯合經營,帶動54戶貧困戶增收。二是走特色產業路子。組織群眾種植黃金百香果300畝。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經營養殖規模達3000只土雞的養殖場。三是發展村集體經濟。他先後帶領全村實施村集體經濟項目3個,覆蓋光伏發電、特色養殖、水果種植的行業,2019年全村集體收入達4.1萬元。

李俊,男,壯族,1973年3月生,中共黨員,高中,現任鳳山縣御園綠科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該同志帶頭髮展“菜藍子”工程。2015年以來,一直擔任合作社理事長,穩定種植320畝蔬菜基地,年產600噸,平價供應縣城區和全縣中小學校。每年為合作社30個成員創收480萬元,創利潤165萬元,使成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帶領5個貧困戶脫貧。他積極為百香果產業提供技術服務。2019年,針對全縣發展百香果特色產業普遍存在病蟲害現象,主動無償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服務,義務擔任5個鄉(鎮)百香果病蟲害“防治員”,使百香果產量達5000噸,產值達1200萬元,創潤400萬元,使種植戶年人均純收入8000元。2016年6月該同志被認定為高級新型職業農民。

陳勇,男,壯族,1976年5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東蘭縣牛角坡板栗林下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2年,該同志一手創辦成立了東蘭縣牛角坡板栗林下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始發展林下生態養殖東蘭本地特色農產品三烏雞。2014年5月,“東蘭烏雞”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同年,該合作社被評為“自治區級示範社”。2017年,陳勇創辦了東蘭縣農村黨員實用枝術培訓基地,肩負著全縣農村黨員、貧困農戶、庫區移民的種養技能培訓,併成立了黨支部,解決了32戶貧困戶的就業困難問題,帶動了板老村120多戶貧困農戶脫貧摘帽,起到了黨旗引領的帶頭示範作用。

楊天勇,男,漢族,1983年6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河池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副支隊長。該同志長期奮戰在第一戰線,率隊偵破了一大批重特大和疑難案件,創下了河池破案史上的多項記錄。特別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該同志相繼組織偵辦了社會影響極大的宜州“5.20”莫淋棟等人涉黑案、宜州“8.4”覃建強等人涉黑案、環江“7.5”涉惡集團案、南丹“10.25”羅燕波等人涉黑案等人涉黑案。打掉多個涉黑犯罪組織和涉惡犯罪集團,抓獲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近300名。2019年,河池市掃黑除惡績效考評成績排名全區第一。此外,楊天勇組織偵辦的“8.30”特大網絡賭博案,涉案資金5.2億元,凍結資金2800萬元,起訴76人,創下河池史上偵辦此類案件抓獲人員、涉案金額的最高記錄。

覃治鄢,男,壯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自治縣教育局副局長(兼)。該同志狠抓德育教育,針對新時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率先開展感恩教育,並創造性地發展成為一個系列教育活動,在區內外引起廣泛的影響,中央電視臺、廣西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作了深度報道。在該同志和他領導的團隊的努力下,環江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辦學效益顯著,一大批學生考上清華、北大、復旦、浙江大學等一流名校。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校園”、“全區德育先進集體”、“自治區和諧學校”等榮譽稱號,成為全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聯繫點和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實驗基地,是廣西新課程改革樣本學校。

喬彩榮,女,漢族,1965年2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河池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該同志以女性黨員領導幹部身上特有的細膩周密和睿智堅韌品質,依法履職、勇於擔當、身先士卒,率領審計幹部隊伍開拓創新,較好地發揮了審計推動完善治理、服務改革發展和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作用。近年來河池市審計局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審計機關先進集體、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公務員集體嘉獎、全國土地出讓收支和耕地保護情況審計表彰審計項目、全國優秀審計項目地方表彰獎、廣西五一勞動獎狀、廣西優秀審計項目一等獎,得到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區審計廳主要領導正面工作批示22次,連續6年獲得河池市年度績效考評一等獎。

張宗慧,女,壯族,1979年6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國家稅務總局河池市稅務局系統黨建工作科科長。該同志用如火的青春、全心地付出演繹著一名稅務幹部的使命擔當。她外塑形象內強素質,代表河池市稅務系統參加“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入圍自治區稅務局封閉集中選撥人員赴國家稅務總局比賽訓練團隊。入選廣西稅務系統兼職教師、巡察人才庫,多次在培訓班擔任師資。她積極探索 “四有三化兩抓手”黨建模式,創建河池市黨建工作示範點、廣西稅務系統首批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河池市稅務局榮獲自治區人民滿意公務員先進集體一等功、全國文明單位、首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點等集體榮譽。

韋韓,男,壯族,1984年3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副主任,高級工程師。該同志刻苦鑽研教學技術,精益求精,心繫學生,把無限的激情傾注在高等職業教育上,厚德強技,修行致遠,贏得了廣大學生的讚譽和教師同行的肯定。近年來,他指導學生代表廣西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全國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指導學生代表廣西參加第二屆全國智能製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榮獲全國二等獎1項,參加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2項,參加廣西第二屆智能製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榮獲二等獎1項,參加全國和廣西第三屆智能製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鉗工(教師組)分別榮獲二等獎1項、一等獎1項。

覃漢振,男,壯族,1968年11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河池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水產高級工程師。該同志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加強水產養殖規範管理,督促指導水產養殖使用證核發,全市累計發證面積7.2萬畝,保證了水產養殖有序合法開展。在全市創建了19家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主持並指導全市和各縣(區)完成《養殖水域灘塗規劃》(2018-2030年)修編工作,並積極投入全市“十大百萬” 淡水生態養殖扶貧產業工程取得明顯成效。他牽頭負責河池市水產產業人才小高地建設,加強水產產業技術團隊建設,人才科技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李建良,男,壯族,1967年8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巴馬瑤族自治縣公安局看守所所長。該同志在刑偵大隊工作期間,作為全局痕檢工程師,作風嚴謹、技藝高超、心思縝密,每年參與勘查的現場至少120餘起,出具痕檢鑑定100餘份。在轉任監管場所負責人後,他將法制教育和道德引導相結合,幫助在押人員重樹生活信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落實有效措施,使監管場所未發生疫情感染和傳播情況。他與那社鄉那乙村平巴屯4戶群眾結成“對子”,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從2001年6月開始,李建良為履行對一名死刑犯臨行託孤的承諾,18年如一日照顧死刑犯的老母親和一雙兒女,默默撐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庭,用高尚情懷寫下無私大愛。

鄧紅葉,女,壯族,1983年10月生,群眾,大學學歷。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鎮第三小學副校長、教導主任(兼),小學高級教師。她刻苦鑽研,教法獨特,探索出一條“趣、活、巧、樂”的語文教學路子。“思維導圖作文法”研究在鎮、縣小學語文學科頗有影響。她幫帶多名教師參加市、縣級課賽均榮獲一等獎,多名教師成為市級名師、縣鎮級骨幹教師。她多次義務在縣語文教師交流會上示範課、做專題講座。她主持並完成多項課題研究,教學論文《“做-說-讀-評-寫-評”作文六步曲》發表在《課程教育研究》雜誌,《思維導圖開啟小學生作文創意之旅》《以語用為核心,實現說明文教學的有效突圍》分別發表在《中華辭賦》和《當代家庭教育》教育刊物上。

陸政,男,壯族,1986年9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大化瑤族自治縣水利局水利站站長、駐村第一書記。該同志2015年赴大化縣板升鄉弄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工作成效顯著,推動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72%下降到目前的2.47%,2019年全村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全村建成家庭水櫃375座,17個屯建成集中供水水櫃及通屯路;358戶1532名群眾住上了穩固住房;91戶456人搬遷到縣城安置,弄納村面貌實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他採取“黨支部+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22戶83人發展七百弄雞養殖業,125戶731人通過發展鴿子特色產業參與“聯建聯養”,35戶651人發展種植黑豆,同時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6萬元,成了全縣滿意脫貧、體面脫貧、經驗脫貧的榜樣。

郭孟德,男,壯族,1983年3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天峨縣公安局四級警長、駐村第一書記。該同志2013年以來,一直紮根在脫貧攻堅一線,先後完成天峨縣三個深度貧困村的脫貧摘帽任務。2018年患慢性病的他依然申請到全區深度貧困村板麼村擔任第一書記。他先後爭取資金600萬元幫助3個村實施集體經濟項目建設,為村集體經濟創收60萬元。7年來組織開展貧困戶培訓120場次,解決貧困戶勞動力就業1500人次。爭取資金3700萬元解決5000名群眾的路、水、通訊問題,籌集資金30萬元為127名學生髮放獎學金、幫助6名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發動捐助籌資80萬元,幫助12戶無能力建房戶完成建房任務。他辦好事實事1800餘件、解決矛盾糾紛670餘起,得到黨委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認可。

譚翱,男,壯族,1966年11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河池市中醫醫院院長,主任醫師。該同志20餘年如一日,心繫百姓健康,完成手術2000多例。他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研究3項科研成果在國內外推廣應用。擔任院長後,他籌資2.5億元資金,2015年建成5萬平方米業務大樓,引進衛技人員460餘人,培養5名副職領導、100餘名中層、120餘名高級職稱人員,僅用6年就成功創建國家三甲中醫醫院。他帶領醫院團隊開展健康扶貧,投入50多萬元,引進326萬元,選派500多名技術專家幫扶貧困村、開展基層醫院能力建設8家、重點專科6家,受益群眾50000餘人次。他堅守疫情防控一線,主持中醫藥研方“固表清瘟飲”,為市縣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免費提供60000多包。

潘觀寧,男,仫佬族,1969年2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外二科主任(兼),主任醫師。該同志在羅城縣醫院外科一線工作一干就是28年。他工作認真,事業心強,專業理論基礎紮實。他在基層醫院開展甲亢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等大中型手術,臨床效果好。作為縣衛生系統應急小組成員、醫療及傷殘鑑定專家組成員、“降消”項目技術小組成員,他在2010年引進開展腹腔鏡手術,讓群眾在當地基層醫院就享受到微創高科技術服務,填補了醫院空白,提升了科室、醫院外科的綜合實力。他完成三、四級手術近2000臺,在近幾年搶救胸腹外科病例中,成功搶救了11例心前區刀傷、急性心包填塞的危重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來源:河池市2020年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評選委員會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