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偉:在獄中受盡酷刑,仍堅貞不屈

張宗偉,原名有為,1882年出生于山東省牟平縣農村。小時因家境貧寒,未曾讀書,17歲時為生活所迫隻身“闖關東”,在流浪中,正巧遇上俄國人在東北招工,他去了海參崴,先後在幾個工廠當僱工,一干就是18年。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時,已經35歲的張宗偉,與華僑工人組成紅軍游擊隊,配合蘇聯工農武裝部隊,轉戰於貝加爾湖以南的赤塔、伊爾庫茨克一帶,同白匪軍和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頑強的戰鬥,為保衛蘇維埃政權立下戰功。不久,張宗偉加入蘇聯共產黨,並且被提升為游擊隊的政委和非常委員會委員,該地區局勢平穩後,游擊隊解散,張宗偉回國,與蘇聯共產黨斷絕聯繫。

1921年,張宗偉回到東北,為了生存,張宗偉回國後曾在黑龍江南岸的金礦當工人。由於他說得一口流暢的俄語,不久,經人推薦,來到黑龍江邊上的一個叫室韋的小鄉鎮,在設治局(新設的縣級政權)當翻譯。同年,他與來自彼岸的蘇聯聶爾欣斯克林的貧窮農家女阿格拉費娜結為伴侶。1927年,張宗偉攜帶妻子兒女,來到室韋南的小鎮,在中蘇合辦的扎賚諾爾煤礦當了一名礦工。在煤礦成立的工會里,他被選為工會主席。1929年7月,中東路事件爆發,煤礦關閉。為尋找生活出路,他攜帶全家來到哈爾濱。在道外五道街的一個大雜院裡安下家。雖然他才47歲,由於長期勞累過度染上肺病。一家生活全靠他妻子給人家擦地板、洗衣服掙錢維持。

張宗偉並沒有閒著,利用一切時機進行革命宣傳。他經常到鄰居家串門,或請客人到家閒談,潛移默化地宣傳蘇聯十月革命,講當時工農群眾是怎樣齊心協力,打倒地主、資本家,建立工農政權的;還時常講日本鬼子在中國長不了,早晚也得垮臺,使這些鄰居受到啟發。在這個院裡,他人緣非常好,大家都願意接近他。張宗偉的這些舉動,引起同院住的一個南方人的注意,他叫袁品富,是一位中共地下黨員。他把張宗偉的情況向組織作了彙報。經組織允許後,袁開始接觸張宗偉,瞭解他的出身、歷史和思想表現。經過近兩年的考察,條件已經成熟的張宗偉於1931年經袁品富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宿願。他決心在黨的領導下努力工作,為勞苦大眾的解放獻出自己的一切。在他的積極要求下,經組織批准,把他的住宅指定為地下革命活動的聯絡站。為工作方便,由黨組織出資給他家另選一個住處。這個聯絡站,常以前屋開小鋪為掩護,且多次搬遷,1933年後又在後屋辦了一個小印刷廠,印刷黨內文件和宣傳品。同時,聯絡站還是滿洲省委開會和接待外地來哈同志的場所。當時,中共滿洲省委書記魏抱一,抗聯領導周保中、李兆麟等不少黨的負責同志曾在他家住過。

1933年秋,張宗偉被滿洲省委任命為地下交通員。他頭戴禮帽、身穿長衫、腳下穿著一雙黑皮鞋,打扮成商人模樣,坐上了由哈爾濱開往上海的列車。列車緩緩地開進了東北通往關內的要塞山海關車站。列車還沒有停穩,突然上來日本軍警,要例行搜查,把每位乘客攜帶的衣物打開後,逐件檢查。張宗偉預感事情不妙,便機警地環視一下週圍旅客,然後蹲下,把藤箱從座椅下向外拉了拉,把手伸進去,在夾層中把黨的秘密文件抽出來捏成一團,迅速塞進嘴裡吞下,躲過軍警的檢查。

1937年3月1日,中共哈東特委宣傳部長傅景勳向哈爾濱日本憲兵隊自首告密,敵人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策劃,於4月15日在東北全境,瘋狂進行大逮捕。數百名共產黨員和愛國志士被投入監獄。4月16日,哈爾濱特委書記韓守魁也被捕。在敵人的利誘下,這個無恥的叛徒竟然把他知道的一切機密全盤端出。4月20日,敵人撲到張宗偉家,把他抓起來,還在地窖裡搜出黨的秘密文件。

入獄後,張宗偉不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敵人開始對他實行酷刑,灌辣椒水、坐虎凳、上大掛等。每次都把他折磨得死去活來。當他能夠起來時,就湊到難友身邊,向他們講述蘇聯的革命情況並說日寇將來肯定會垮臺的,啟發和鼓舞難友。

1937年7月27日,張宗偉等被集體槍殺在太平橋。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